風吹時節

有經曆、有才能,有表達的欲望;生命曆程,在這裏,寫出來分享。
正文

母子守望

(2020-09-03 18:37:16) 下一個

母子守望

   風吹時節 5月24日
這是今年端午前發的公眾號文章(風吹時節)文章,請大家欣賞。


近端午,遙望鄉關,思念古人,給大家講三個故事;

都是身邊的事情。平常的人,能給你講出傳奇般的故事。好比你隨手記錄下來,故鄉的景色、近況--這幾天北方該是豐收的麥田了-- 就會給遠方的人一篇慰藉。

 

1.  青藍藍天上掛月亮

    大雨過後共書香。

有一天,在現代文學館聽講座。

鄉愁、守望,一直在心底放著 藏著。聽了個故事;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周明,十年前去台灣,代表大陸文化界探望柏楊先生。柏楊先生身負重病、不能說話。看到故鄉來的周明,激動不已。周明拿出一張紙,讓柏楊寫一句話。

老先生寫到:回家的感覺真好。

   (是想到他回故鄉的記憶和情景吧) 

沒過幾天,柏楊先生駕鶴西去。 

 

2. 這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真事

有位老奶奶,當年帶著三個孩子從甘肅逃荒出來,一路乞討來到陝西,生活非常的不容易。來到陝西後落戶在一個農家,又生了兩個孩子。一生中幾乎沒回過娘家幾次……

 

兩年前,我的朋友回老家,見到他鄰居這位老太太,已經84歲了,身體也不好,有時糊塗有時候清楚,都不認識家裏人了。我這朋友從小在村裏長大,外出發展;他一回去,老人倒是認識,竟能叫出他的名字來。

 

老人跟大兒子在村裏一起過著,可能怕老人到處亂跑出事還是怎麽,把老人鎖在屋子裏麵,窗戶也關上了。有一天老人從窗戶上掙紮著爬出來,掉在地上摔壞了,就躺在床上。老人整天念叨著說要回家看看她媽媽。

 

我這朋友心腸好,給老人小兒子說,你找一個車,我們帶老人回老家看一看。

當年老人生活艱苦,逃荒流浪,跨省流落到這地方,幾十年都沒回過老家幾次。老太太那時都84歲了,她媽該早就不在了吧。

 

老人小兒子安排車,我的朋友開著,他們驅車幾百公裏回到了老人的老家。貧窮的地方,吃的水都是天下雨,積存起來,存在挖的地窖裏。

那水,喝著有股味。

當地人生活,吃這樣的水。

 

我這朋友實在有點忍不住,就讓小兒子和他媽媽在老家待三天、他去旁邊的縣城。老人的兒子說“這幾天,我們就不管你了”。

 

過了三天,朋友回到這村子,看到老人家裏麵都高低不平,沒一塊平地。吃水又這麽艱苦。就這境況,老太太說“這家裏這麽好啊,家裏這麽好啊。”

 

 

然後他們開車跟老太太回來。在回來的路上車裏放著鄧麗君的歌曲,老太太聽著呢,竟然跟著哼起了小曲兒,精神是那麽好,愉悅,像個小孩樣開心快樂,連他的兒子都說,從來沒見過他媽這麽高興過。

 

回到家裏一個月老太太就駕鶴西遊,去找她媽去了。

 

*** 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父母駕鶴西去,人生僅剩歸途!

 

3.母子互相守望的故事

 

這位老奶奶出生在民國初年,老奶奶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那時家裏生計苦,有時候吃飯會餓肚子。家裏老爺爺呢脾氣暴躁,家法厲害,著急了就打老奶奶和孩子。這位老奶奶盡量護著孩子。大兒子長大了,想著我要去當兵,“我當兵,就要保護我媽”。就這樣出去,當兵去了。

 

這大兒子在部隊,有一次出差途中經過老家,順便看望,還帶著配槍。大兒子已在外麵鍛煉了,跟這老爺爺說話頂撞了幾句。這老爺爺覺得兒子衝著他受威脅。就去部隊告發,使兒子受了好幾年的懲罰。

 

這位老大在外麵發展了幾十年。那老奶奶呢,在家還是一直惦記著她的兒子,就給老家的大孫子說“你有空哈,去城裏看看你大伯;以後我走不動了,要不在了,你記著 每年去城裏看看你大伯。他在外頭,棲惶(心慌)”

 

小時候孩子要媽媽保護,兒子長大了,跟父親衝突,要保護媽媽。後來媽媽老了,還記掛著兒子。讓孫子去城裏,在人海之中看望自己兒子;帶著老家的慰問關心。

 

這故事,是真事。

 

有同感、共鳴吧,外出的人,親人和自己相互守望。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公眾號:

    風吹時節

長按 - 識別 - 關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東坡隱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Hawk'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歡迎和讚評。這幾個故事,都是真事。第三個故事,是我們家的故事;每當想起這段,我就心裏難受---“老奶奶呢,在家還是一直惦記著她的兒子,就給老家的大孫子說“你有空哈,去城裏看看你大伯;以後我走不動了,要不在了,你記著 每年去城裏看看你大伯。他在外頭,棲惶(心慌)”
tHawk 回複 悄悄話 恭喜開博,很感動人的故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