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鬼也說人話

談論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形式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國正在走進法西斯製度。 習近平欲帶領中國脫離三十多年的法西斯製度

(2022-01-28 08:12:57) 下一個

美國正在走進法西斯製度。 習近平欲帶領中國脫離三十多年的法西斯製度。

西方認為隻有兩種資本運作模式 - 1. 自由資本 2. 法西斯資本。

在歐洲各國的‘自由資本’和“自由市場”是在原始資本積累完成之後。 是在金融製度已經成熟之後。 時間也很短。 大概不到100年左右的窗口。 很快地壟斷資本就上台了。 在那很短的所謂‘自由資本’時期到來之前歐洲各國執行的基本上都是‘權貴/國家資本主義’。  就是在歐洲各國自己的殖民地也沒有真正的自由市場。 (問問印度覺醒的曆史學家吧。 他們說在英帝國統治時期印度的本土經濟是如何被壓製和破壞的。 英國貴族資本如何用壟斷的資本從印度盜取35萬億的財富)。 基本到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掠奪和進行原始資本積累的都是歐洲各國的貴族。 他們本國貴族之間的確有資本的自由博弈。 這個時期一些歐洲國家是盡力排擠別的歐洲國家的資本進入他們自己的殖民地。 (比如德國就處處受到排擠)。 美國十幾代白人拓荒時期的資本積累也主要是盎格魯薩孫之間的博弈。 沒有什麽自由市場。 唯一有特殊地位在歐洲博弈的就是猶太資本。 在各國都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原因就是他們沒有祖國。 在多數歐洲國家他們都占據非常大的金融地盤。 不論那國的國教是哪一種的耶穌教(Christianity)。 猶太資本進入美國就比較晚一些。 戰後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猶太人也重來不缺席。 在第三世界,除了一些被洗腦的書呆子和賣國賊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像TTP推銷的所謂自由經濟學說。

中國的崛起跟歐洲發達國家的崛起差別不大。 靠的就是權貴資本主義加上外來資本FDI。 西方人認為他們的資本在“民主製度”的監控下已經走進合理的,“科學的”,人道的,自由民主的資本運作模式。 其實這是假的。 西方的模式也基本是政治權力和資本勢力融為一體。 習近平之前的中國更是政治權力和資本融合的法西斯。 不過接下來的發展道路是可以不限於這兩種: 所謂的自由資本和法西斯資本。 如果習近平號稱的“不忘初心”不是騙人的。 那接下來中國走的經濟路子必然獨樹一幟。  因此中國的上層社會建設也必然不會是多黨製的“自由民主競爭”。

習近平對‘孫立軍政治團夥’的第一波調查結果不滿意。 再成立全國政法係統“孫立軍團夥”調查專案組.  幾天前又有周江勇事件。 這個本質上也是一個政治團夥事件。 它的罪狀包括他涉及幹部的錄取和提拔。 他跟馬雲集團的關係很深。 又是政治人物的“白手套”。 因此周江勇的調查專案組也剛剛成立了。 以上這些例子都在凸顯中國的法西斯政商融合體已經相當有基礎了。 習近平的努力方向就是顛覆和鏟除上幾屆政府遺留下來的法西斯運作模式。 希望在習近平卸任之前能給中國建立一個新的資本運作係統。 有別於西方的金融壟斷大資本和法西斯的政資融合體製。

也許針對法西斯的鬥爭會延續到20大。 至少能讓20大之前敵對勢力不再發動新一輪的什麽“逆流”。 因為跡象都顯示孫立軍和周江勇的後台是江派和“團派”。 覺得隻有得到國務院李克強的撐腰的情況下他們才敢如此囂張。 回頭再看2012之前那場共產黨繼承人的鬥爭。 也許團派對習近平的支持隻限於他做兩任就必須讓位給團派的李克強或汪洋。 畢竟胡錦濤是鄧小平的“入門弟子”。 是確保鄧小平遺誌順利完成的繼承人。 五十年內讓共產黨變色。 20大後如果汪洋和李克強退下來我們就可以放心鄧版國民黨是走進曆史了。

以下是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的簡短曆史

1.  以軍事擴張形式建立的羅馬帝國崩潰後(Greco-Roman Empire)。 它的一個猶太殖民地(Judea)的神棍給羅馬皇帝建立了一個意識形態的帝國 - 以耶穌教為本的【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原來的希臘和羅馬文化圈的(Greco-Roman)之後再分裂出1. 以希臘文化為主的東正教羅馬帝國(Byzantium). 2. 以羅馬拉丁文化為主的西部羅馬帝國。 統治中心就是梵蒂岡。

2.  經過長久的經營梵蒂岡跟分列出去的,前羅馬帝國的各個歐洲民族王國建立了聯係。 在這些王國的疆土上教會和教堂的財富為梵蒂岡所管。 不久梵蒂岡的財富就遠遠超出個別國王所擁有的財富。 各個王國之間打戰時往往需要向梵蒂岡借錢。 梵蒂岡逐漸變成歐洲的“中央銀行”。 猶太人也傳授給梵蒂岡一套資本運作的模式。 梵蒂岡和猶太“銀行家”精英的關係很密切又很曖昧。 時不時梵蒂岡還需要把他們拿出來鞭撻一下。

3.  梵蒂岡發動的十幾次十字軍東征目的部分是宗教性質。 部分還是經濟和貿易性質。 結果出現了Knight Templar(Freemason自由石匠的前身)的資本集團和兩個金融和商業中心Venice (威尼斯) 和 Genoa。 梵蒂岡和猶太資本家合作愉快。

4.  西方的航海擴張時期歐洲各個小王國都跟梵蒂岡的金融有關。 天主教為國教的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商業和殖民地擴張都有梵蒂岡的投資。 後來歐洲發生了宗教改革/革命。 歐洲的資本板塊發生了大變化。 分成了天主教板塊和基督教板塊的資本。猶太資本和梵蒂岡資本也開始鬧分裂。 猶太銀行家把資金集中到兩個改革新教/基督教的國家 - 英國(倫敦) 和 荷蘭(安姆斯特丹)。 這兩個集團之間的鬥爭和戰爭一直延續到十七/十八世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