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石點頭

談論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形式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視頻加文章:嚴格地說中美不存在意識形態的差異。 美方卻極力向世界為這個賣點作廣告

(2021-03-07 04:39:43) 下一個
視頻加文章。 嚴格地說中美不存在意思形態的差異。 美方卻向世界極力為這個賣點作廣告。

 
 
嚴格說中美是沒有意識形態差異的: 都是貴族享受“社會主義”。 老百姓享受“資本主義”。 (這兩個名詞已經被濫用。 我就再濫用一次吧。)
 
說美國過去幾十年的固定政策是想以“顏色革命"來改變中國是不正確的。 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事實是從一開始鄧幫自己就企圖把中國改變成美國。 整個鄧幫的改革開放就是朝這個方向前進的。 美國一直非常期望鄧幫朝這個方向走到黑。 所以“顏色革命”改變中國根本不是美國的首要國策或是國家戰略緊迫的那一部分。 一直到大約2008年金融危機後鄧幫不肯屈服在美國的壓力下作出犧牲自己部分的發展利益來滿足美國的需求。 美國這時才企圖改變鄧幫的路線。 過去幾十年中美兩方的競爭,妥協,磨合是異常複雜和不可思議的。
 
當年(2008)美國為了應對經濟,金融危機拋出‘貨幣寬鬆'政策,幾乎所有以這個政策為名而印發的美元都進入那0.01貴族的口袋裏。  民間就感覺到這藥不對症。 並且以弱小的聲音抗議道: “這不就是給資本家貴族享受社會主義的同時讓百姓繼續在資本主義中掙紮嗎 ?” 也是後來RT Kaiser Report 中那位金融家多年來不斷解釋的 'Cantillion Effect'。 (請努力閱讀相隨的視頻)。  但是我們中國人中一小部分人並不感到奇怪。  縱觀美國曆史這是必然的。 美國建國初期屠殺千萬數量的土族也是向白人移民(相對土族他們就是貴族)實行“社會主義”嘛!隻是在消除土族後重複曆史上的“跑馬圈地”不是嗎? 白人可以隨便圈地。 與古代不同的是。 在消除土族後哪兒來的勞動力啊!就必須有接下來美國的“改革開放”。 讓白人貴族引進非洲奴隸也是針對白人貴族的“社會主義”政策。 以後我幹脆就稱它為“莊園社會主義”。 因為美國建國時的農業莊園就是這樣維持和發展的
 
鄧幫的改革開放也是從貴族享受“社會主義”開始的。  原來屬於人民的資產大量地以非常低的估價轉到紅色貴族手裏。銀行貸款也隻憑人際關係或貴族身份取得。 許多以貸款設立的企業在破產時政府也不嚴格追究責任或追討欠款。 這時百姓卻以資本主義的標準出賣勞力。
 
這裏隻想提一提蘇聯後期的“莊園社會主義”。 蘇聯的大規模農業生產製度在黨員/官員/貴族的控製下的勞動人口跟美國莊園的奴隸沒太大的差別。 最後他們是以失敗收場。  當然不能不提毛澤東時期的農業集體化。 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農業不是“莊園社會主義”。 毛澤東的經濟建設路線是企圖把勞動人民的地位提升到國家的主人翁。  根據鄧幫的總結這個毛澤東集體農業是以失敗收場的。  可是這個精神和理論不應該被遺忘和一筆勾銷。 我本人很懷疑習近平的農村改革和小城市建設是往資本主義的改良方向發展的。 在這個製度裏百姓不會是國家的主人翁。 溫鐵軍指出在共產黨進行土地改革之前中國的農業可以分成兩個模式。 地主佃農模式和族群共有集體經營模式。  目前還無法斷定習近平會走哪一條路。
 
希望論壇上像‘院生’網友那樣的民間業餘“思想家”和狗吠火車“思想家”勇敢地爭取發言權。 繼續給網友多一些不同的思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