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開冒 一丘萬壑

原創????????邱開冒????????一丘萬壑
個人資料
開冒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八佰》,戰爭史上的豔遇之戰

(2020-08-29 09:06:50) 下一個

 

 邱開冒 一丘萬壑 4 days ago

讚美戰爭已經成了沒心沒肺兼弱智的標配。隻有把《小兵張嘎》《地雷戰》《平原遊擊隊》當做真實戰爭的人,才會覺著戰爭好玩。


沒有經曆過戰爭的觀眾,亦通過一係列還原一小部分真實戰爭的影視作品,都感覺到人類語言在描述“殘酷”上的蒼白無力。把活生生的肉體說成“炮灰”,都有點涉嫌美化生命了。那麽沉重的屍橫遍野,哪能擔當起灰飛煙滅的飄逸?過去軍隊有個潛規則,不讓重機槍手參與打掃戰場,因為被重機槍撕裂的屍體很恐怖,怕重機槍手精神受刺激。

《鋼鋸嶺》《兵臨城下》《拯救大兵瑞恩》《從海底出擊》《1917》《1944》等眾多電影,都在努力還原血腥戰鬥場景。士兵在孤獨中廝殺,沒有觀眾,沒有鮮花,沒有補給,甚至永遠不會被後人記起。電影裏的殘酷場景,隻有考古學意義上拚接的真實。

1937年開始的中國抗戰,由於實力對比懸殊,尤為悲壯慘烈。但卻收獲過一次堪稱二戰史上浪漫豔遇之戰——四行倉庫保衛戰。

很少有這樣一場戰鬥,觀眾居然比戰鬥人員多,在歡呼與鮮花飛揚中如占盡主場的比賽。《八佰》也努力渲染蘇州河兩岸戲劇性對比,北岸是四行倉庫攻防戰,南岸是主場熱情的觀眾啦啦隊。北岸是熱兵器的槍林彈雨,南岸是戲台上趙子龍大戰長阪坡。南岸租界裏的觀眾一邊看著戲台上的名角古戲,一邊看著四行倉庫在國際政治舞台背景下真槍實彈。

誰在現代戰爭史上見過這麽浪漫的戰鬥?主場觀眾能隔河觀戰加油,能送給養,能送國旗鼓勁,重傷員可以送進租界治療。四行倉庫保衛戰,是戰士的浪漫豔遇之戰。

國軍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之前的戰鬥中,處在被日軍強勢碾壓的狀態,一個師拉上去,兩天就被打殘了。在日軍的優勢炮火下,國軍在淞滬會戰中付出慘重代價。但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謝晉元部卻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四行倉庫與英美公共租界隔河相望,日軍怕誤炸租界引發國際糾紛,不敢用重炮和飛機轟炸,這就自廢武功,失去了炮火優勢。四行倉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平射炮、迫擊炮不起作用,易守難攻。四行倉庫又是周圍最高的建築,可以居高臨下壓製日軍的火力點。守軍共裝備有27挺輕機槍,接近每班一挺。4挺24式水冷馬克沁機槍以及兩架高射機槍。在裝備上,至少與進攻方旗鼓相當。還有租界群眾送來的水果、麵包、蛋糕、紅酒、香煙,補給充足,在撤退進入租界前,還有輕重機槍子彈四萬餘發,迫擊炮彈、手榴彈四百多枚。跟那些彈盡糧絕的苦戰比,簡直是舒服又體麵,戰果豐厚又損失很小。特別是蘇州河南岸的主場觀眾,與戰場近在咫尺,卻能絕對安全地當啦啦隊。中日軍隊仿佛給租界觀眾獻上一場表演賽。這種戰鬥表演賽是戰爭史上的奇跡,是可遇不可求的豔遇。

可能有愛國者對這說法很生氣:這麽慘烈的戰鬥,你竟然說是戰爭史上的豔遇之戰,全無心肝!

其實,四行倉庫保衛戰一點都談不上慘烈。謝晉元部的“八佰壯士”隻有414人(一說423人),堅守四行倉庫四天五夜,陣亡不到20人,消滅日軍200多人。按中日傷亡比例,是整個抗日戰爭中最鼓舞人心的數字。以區區不到20人犧牲的代價,重創日軍,完成任務全身而退,這難道不是抗戰史上的豔遇之戰嗎?就算在整個戰爭史上,有哪支軍隊能邊打仗邊向觀眾揮手致敬?有哪支軍隊能邊射擊邊得到旗袍美女的歡呼?

這豔遇的基礎就是局部戰爭遇上國際格局,本土戰鬥遇上租界,英美租界是製造這起戰爭史上豔遇事件的背景舞台。在這之後的四年多時間裏,中國一麵苦苦支撐危局,一邊等待國際局勢的轉運。當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時,中國終於等來了百年之豔遇,鹹魚翻身加入戰勝國行列,一度成為“四大強國”之一。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微觀豔遇,成了四年後中國宏觀豔遇的吉兆。

剛上映的《八佰》與台灣版的《八佰壯士》有個異曲同工的地方,就是對旗子的誇張處理。女童子軍楊惠敏借夜色掩護,泅渡蘇州河送來了國旗。第二天國旗升起在樓頂,對上海民眾起了極大的精神鼓舞作用。但看營長楊瑞符的回憶,並沒有敵機俯衝掃射國旗,戰士冒著掃射去護衛旗子的插曲。《八佰》和《八佰壯士》裏,都有士兵們為了保護旗子,前赴後繼被成片成串掃射,死傷枕藉的橋段。好像這麵旗子比四行倉庫陣地還重要似的,可以為了旗子的飄揚全部戰死,這就顛倒本末,矯情過分了。在飛機俯衝掃射中護旗,違背一切軍事常識。那個長官如果下這麽愚蠢的命令,讓士兵為了旗子不間斷地飄揚,以肉身去對抗機槍掃射,真成笑話了!旗子是鼓勵活人的,不是誘使活人飛蛾撲火變死人的,人死光了旗子咋好意思飄揚?如果士兵們真像電影裏描述的這麽弱智,最開心的是日機駕駛員,把旗杆當誘餌,把本來該隱蔽的士兵吸引出來,太扯蛋了吧!

我明白導演用肉體對抗機槍護旗子是為渲染一種精神,想用慘烈的方式感動觀眾。但違背常識而虛構慘烈去感動人,就有點欺詐勒索了。真實情況是四行倉庫升旗後,沒有一個士兵為護旗而犧牲,日軍飛機也沒有俯衝攻擊旗子。就算真打斷了旗杆,也得等飛機離開後再豎起來唄,也不怕少飄揚那麽一會兒吧!人在旗杆下犧牲完了,誰來保衛四行倉庫陣地?

大陸和台灣導演可能都愛下軍棋,軍棋遊戲規則是必須把對方“軍旗”拔掉才算勝利。具體到《八佰》和《八佰壯士》,一見旗子就分外眼紅,不惜違背曆史真實也要編造出護旗血戰橋段,好像是民國版孫楠的矯情——青天白日/你是我的驕傲/我為你自豪/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美國戰爭片《父輩的旗幟》中,那張在硫磺島插上勝利旗幟的照片,是戰鬥結束後補拍的。壯麗的旗幟、勝利的旗幟都是在安全射程之外插上的。士兵為了勝利旗幟的飄揚,付出了巨大犧牲,這“勝利旗幟”是個象征性的說法,是指戰役、戰爭的勝利,不是讓士兵犧牲生命去護一麵布做的真旗子。


順便說一句,楊慧敏送去的那麵旗子,在撤退時也收拾好一起帶到租界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Vivian32817 回複 悄悄話 因著博主說的原因,我是不看戰爭片的。但是博主把《八百》說得如此浪漫,不由的心動。試試看能不能說服自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