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師

(2020-07-22 13:16:35) 下一個

大師

研究生畢業後,我在省城的一家外資公司找了份技術工作。周末大把的空閑時間,再加上夏天城市裏的熱浪,都將我推向城南的大山中。

我一般都會在周末的清晨,搭乘遠郊公交車到城東南的小峪穀口,從小峪上山然後在山頂上穿越到隔壁的大峪再下來。上山的石子路,順著山上流下來的溪水蜿蜒曲折,路旁邊隻有不多的幾戶農家,極是安靜閑逸。到了山頂上,行走在正午水邊的叢林中,涼爽幽靜,恰如王維詩中的兩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有一次我正走在山頂,突然聽到旁邊的大石頭後麵有人說話:“小夥子,小夥子。“我扭頭看時,隻見一位五十來歲的大叔,城裏人打扮,正衝著我招手。我答應一聲後,走了過去。

“你好,小夥子。我的腳崴了,走不動路了。這山上也沒有手機信號。能不能麻煩你到山下叫兩個當地人把我抬下山?“

“沒問題。不過您一個人在這行不?“

“我其他都還好,不用擔心。謝謝你啦!“

我急忙原路返回,在半山腰的農戶裏,尋了兩個當地人,卸下一扇門板,又回到山頂,將大叔抬下了山。

得知我有駕照後,大叔讓把他抬進他停在山下的奧迪車中,又給兩個幫忙的當地人付了錢,然後就指引著我開車往城裏返。

大叔自我介紹說他姓郭,在一家國企工作。我也簡要介紹了自己一下。一路上兩人也並沒有多少話。

三個月過後的一天,郭大叔給我打電話,說是他的腳好了,約我周末一同進山。大叔開車來接我的時候,我剛打聲招呼,大叔就打斷我說:“別稱呼我大叔,叫我老郭就好。“

我因為出國培訓,也有好久沒有來山裏了。等進了小峪,才發現經過一個夏天,山穀裏沿著溪水邊冒出了好多家農家樂,很多城裏人也都在周末過來吃山裏冷水養殖的虹鱒魚。山路上人來車往,喧囂異常,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幽靜。

老郭就提議換個峪口登山。我們倆沿著環山公路,一路向西開。開出去了一個多鍾頭,又調轉車頭朝回開。轉過一段彎路,隻見前方一座小山頭,和後麵的大山中間夾著一道平坦的山梁,遠遠望去,山梁上甚是開闊。等車開到小山下,才明白剛才從東邊開過來的時候,因為角度的原因,看不見小山頭後麵的山梁。

車剛剛停在山下的一塊平地上,就從山坡上轉出來一個農婦,遠遠地衝著我們喊叫要收停車費。我邊掏錢,邊問這山叫什麽名字。那婦人道:“這是圭峰。“

我小聲嘀咕:“怪不得從遠處看就像是個大烏龜。“

老郭接著問:“山上都有什麽?”

那婦人回道:“你倆要是去草堂寺,那可不在這山上頭,而是在下麵的村子裏。這圭峰上以前什麽也沒有,自打大前年從南方來了個和尚,說是要在峰上蓋寺院。我們還都指望著能把上山的路也給修了。誰知道幾年了,就建了個小院子,倒是招了不少各地來的居士在上麵過活。我們啥好處也沒落上。“

我和老郭沿著一條羊腸小道,轉來轉去地向山上爬去。小山頂上是一片鬆樹林,穿過鬆林,向下走沒多久,就來到一大片山梁上。隻見這山梁寬有百二十米,長有五百多米,另一頭接到背後的大山上。山梁前麵的一片空地上種著些蔬菜,旁邊是一排平房。山梁後麵有一座不大的院子,遠遠瞧去,裏麵的房子也就三四間,不像是個寺廟。

剛進了院門,就有一個年輕的居士迎了上來,把我們讓到一張矮茶桌邊坐下,拿出來兩個一次性紙杯,倒上茶水。沒聊兩句,就見一個白胖和尚和一個黑臉的中年漢子從院子另一頭的一張茶桌邊走過來。那個茶桌旁圍著一群人,正在熱鬧地聊著天。

年輕居士介紹了和尚方丈,又指著黑臉漢子說道:“這位是大師,清華畢業的,才從美國回來。“

我一聽是個大師,心裏不禁偷偷地樂,想起網上一個關於大師的段子,說的是大師讓問道的年輕人往口袋裏裝落葉,還不停地說:“裝,你就繼續裝。“

我於是笑著問道:“不知大師在哪方麵精進啊?“

大師笑笑並不回我,端起茶杯來喝水。旁邊的年輕居士搶著答道:“大師國學造詣極深,周易八卦無所不通,尤其是拆字,極靈的哩!“

我聽了就又笑著問:“那能不能請大師給我算上一卦?“

大師放下水杯,淡淡地道:“你心裏並不信,算不成的。“

我扭頭看看老郭,隻見老郭眼光一閃,道:“那能不能請大師為我拆上一字?“見大師點了頭,老郭就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麵上寫下了個華字。

老郭的單位叫華進集團,所以我猜著他寫這個字是和單位有關。

大師細細地看了看老郭寫的華字,又抬頭端詳了老郭一陣子,才緩緩地道出幾個字來:“五橫五豎十畫。“

老郭盯著大師看了看,又扭頭瞧了瞧我。我們倆的臉上都是一片茫然之色。

老郭正準備開口詢問,那邊茶桌上的人群起身要離開,和尚方丈和大師也跟著起身走過去道別。這群人才剛出院門,又有一群人進來,和尚方丈和大師就又陪著新來的人說上了話。

過了好一陣子,我和老郭都不耐煩,就起身要走。遠遠地衝著和尚方丈和大師點點頭打個招呼後,那個年輕居士就陪著我們走出院子來。

到了外麵,年輕居士指著菜地說道:“這都是我們這些全國各地來的人種的。這山上不通公路,這一排平房也全是靠人力一塊磚一塊磚地背上來蓋的。“

下了山,我們倆就開車回城了。等再次接到老郭的電話已經是半年多以後了。電話裏不是老郭,而是他的妻子,問我周末能不能陪她一起去城北的看守所探視老郭。一路上,老郭夫人不停地嘮叨,說老郭當這個公司集團一把手,個人啥好處都沒有撈,就為著給集體搞了個小金庫,被單位裏不知哪個黑心的背後捅刀子給舉報了。進去了又說不清白,半年了還出不來,把人真是給愁死了。

老郭一見我就急著問:“你還記不記得半年前咱倆在圭峰上遇到的那個大師?我當時還寫了個華字請他拆解。大師當時解說了六個字,五橫五豎十畫。我當時也沒搞懂,以為十畫的畫字就是筆畫的畫字。這幾個月來我一直在仔細地琢磨,終於讓我想明白了。十畫的畫,不是筆畫的畫字,而應該是造化的化字。十和化加起來正是我請大師拆解的華字。你看這個華字,十字架上單立人,立人背後匕首陳。而我這半年的遭遇恰恰暗合了大師的拆解。這個大師還真不是個平常人。所以我今天請你來,就是想麻煩你再去趟圭峰,請大師幫我算算我現在的這個局最終會怎麽結。“

我聽了老郭的話,一時目瞪口呆,不過最後還是答應他盡快去一趟。

然而我在圭峰上並沒有再見到大師。和尚方丈告訴我大師兩個月前就離開了,去哪裏也沒有告知。我就又問上次大師給我們解字後有沒有再提到什麽,和尚方丈搖搖頭,表示什麽也記不起來了。

我打電話將結果告訴了老郭夫人,自己也就再沒去見老郭了。

又過了有一年多時間,這件事也慢慢快被我忘記了。有一天突然又接到老郭的電話,告訴我他半年前就已經判了緩刑出來了,如今在城南開了家茶秀,請我有空過去聊聊。

老郭的氣色看起來比上次見麵好多了,身體也發福了不少。衝上茶,隨便聊了一會兒後,老郭告訴我他開這個茶秀也不指望著掙錢,就是為了有個修身養性的地方。沒事的時候他就在店裏寫寫字練練書法。

“小鍾啊,我原來一直都是當局者迷啊。現在想想,大師再神,也不可能算出來我會有那一場變故的。我這一陣子練習書法,寫的都是繁體字,才終於明白了大師說的五橫五豎十畫,指的其實是華字的繁體寫法。我想大師也無非是規勸我們多多學習傳統國學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