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上艾青的這首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一直不喜歡。
當年是讀不懂,覺得這玩意兒也是詩嗎?現在自以為讀懂了。
艾青是地主家的孩子,家裏有錢有勢,偏偏不安生過他的好日子,學人家去鬧事,結果一鬧把自己鬧到了牢房裏。外麵下了大雪,牢裏火盆暖房,綾羅綢緞,隻有跳蚤臭蟲在稻草裏爬來爬去要吸他的血。年青的艾青不免要問自己,我為什麽要落到這步田地?值得嗎?
《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他的自白,就是他給自己的答案。那時節,他是顧不上什麽韻腳、節律,管不了這玩意兒像不像詩的。
而這首詩,和艾青同一個時代的年青人都看懂了。那一代的知識青年們,家裏既然能供你讀書,總還是有點辦法的,不是赤貧;他們如果想安生過好日子,運氣不太壞的話,也可以混的不錯。然而世道逼迫著人心,年輕人,血是熱的。想起他們自己的大堰河,選擇去反抗,不憚於坐牢甚至去流血的,按比例可能並不多,絕對數量不會少。
那個時代的當權者們選擇了把這批理想主義的年輕人抓將起來,甚至殺掉。那個時代的當權者們失敗了。
但,他們不是敗於艾青這幫理想主義的文青之手。
語文課本上艾青的這首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仍然不喜歡。但我得承認,它是詩。
有時候詩歌是無力的。未來會怎樣,我實在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