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香探秘加拿大

探秘加拿大你最想了解的問題:移民心聲|2020移民留學熱點資訊|美食美景
個人資料
正文

加拿大移民工作難找嗎?華人新移民4大真實職場案例經驗分享

(2020-06-14 17:43:09) 下一個

視頻來自YouTube頻道:靜香探秘加拿大

大家好,我是生活在溫哥華的靜香。我曾多次被國內的朋友問到過加拿大好找工作麽? 今天這部影片我就要跟大家獨家爆料4個我身邊真實發生的職場事件,讓大家對加拿大職場文化有個初步的了解,也好讓你們以後找工作避開一些不應該踩的坑兒。懶得看文字可以看上方視頻哈~

先跟你們分享我一個獵頭朋友告訴我的一個真實故事。加拿大人喜歡買別墅你們知道吧? 買了別墅就多了2件專屬家務活,夏天剪草,冬天饞雪。加拿大人一般都親力親為,但是那些懶的就隻能雇人去做這些事了,所以這邊剪草工,園藝師,鏟雪公司層出不窮,競爭也特別激烈。獵頭朋友說的事是這樣的,有個年輕人是剪草工,一天打電話給一位
太太說:“太太,您需不需要割草工?”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有割草工了。”年輕人接著說:“我可以做到一些他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說,我會幫您拔除花叢外的雜草。”這位太太說:“這件事我的割草工已經做過了。”年輕人繼續說:“我還會替您把花園走道兩邊的草割好。”這位太太說:“這件事我的割草工也做了。”年輕人說:“那麽您的割草工沒做過的,還有什麽需要我做的呢?”這位太太說:“謝謝,不需要了。我的割草工都做了。我想我暫時不需要新的割草工。”這個年輕人掛了電話後,他的朋友問:“你不就是她的割草工嗎?為什麽你還要打電話問這些?”年輕人說:“我隻是想知道我還有哪裏沒做好。”這件事我聽了感觸挺大的,原來加拿大人辦事也這麽拚呀,其實,這個年輕人體現的是一種敬業精神。通過打電話給自己的太太上司來檢驗自己工作是否合格。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強,也是敬業的體現。業專於精,精於勤。對自己的專業的磨煉和技能的提升,都是你敬業的體現。在加拿大如果你在西人公司工作還好,如果你在華人公司工作,要知道這邊的華人圈子是很小的,如果你是一個不敬業的人,現在信息這麽發達,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慢慢就會成為人盡皆知的秘密了。所以啊,如果你很敬業,那就請建立起一個個人的口碑。這個口碑就是你的招牌,即使沒見過你的人也會知道你。而且這邊很多生意可能都是華人朋友們互相推薦的哦。

再說一個我朋友的奮鬥史。我的這位朋友因為英語不好,所以剛移民來溫哥華那會就在一個華人區的手機門店上班,上了1年後,覺得沒什麽發展,就開始自學汽車保險經紀一級,她跟我說了,這邊誰都要買車,所以不愁沒客戶。在這裏我要講一下,的確,在加拿大,每家每戶都得有一輛車,為什麽?因為公共交通不如國內發達,北京地鐵都十幾條線了,現在溫哥華也就3條線,而且公交車到了晚上和周末,很多都是半小時一般,這天氣好的時候沒什麽事,要是趕上下雪下雨,等個半小時一般人真吃不消。所以我朋友選擇這個行當也是正確的。2年後,她從一名普通保險經紀升職到了一家日本品牌車行的商務經理,主要工作就是給客人審批買車貸款,年薪至少5萬加幣吧。又過了2年,她又跳到了一家德國品牌車行的商務經理。她並沒有在加拿大的學曆,能從0開始混到這個職位,在溫哥華的華人圈也算不錯了。不得不說,她做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揚長避短,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所以新移民如果事業從0開始,在你移民前最好就分析一下這邊的行業前景,做好職業規劃,不要蹉跎了青春,要抓住在加拿大的機會。

說到職業規劃,我最後再說一個特別典型的例子。我有個朋友,是在曼省的溫尼伯上學的,讀的金融,畢業後去了這邊的第二大銀行CIBC, 去站櫃台,也就是cashier,一個金融係畢業的大學生站櫃台肯定心有不甘啊,但是她也堅持了2年。要知道,這邊的銀行很多職位都是內部發布內部競聘上崗的,所以她從內部得知溫哥華的CIBC在招人時,毫不猶豫的報了名,也順利的從溫尼伯調崗到了溫哥華,職位還升了一級,在後邊做貸款了。溫尼伯這類城市,人才很容易往外跑,所以競爭力就小了,留在當地的人也會更有機會找到比較好的工作,而溫哥華這種大城市,人才濟濟,你想擠進銀行站個櫃台那都得過五關斬六將啊。所以她的這個先從小城市做起再在同係統內調崗到大城市的職業規劃可謂是相當成功的。你也學起來吧~~

再談談職場文化,在加拿大找工作,簡曆上是不需要放照片,也不需要提國籍、年齡、身高和種族的,這是為了防止HR歧視,雖然其實從名字、學習經曆和工作經曆基本能猜出這些信息,HR那可精了啊,國內不都說了嗎,人事部的不是人。。咳咳。。其實我也做過HR的。大家總是認為國內的人際關係比較複雜,西人公司比較簡單。話是這麽說,但其實人心都是複雜的,我就有個心直口快的北方朋友,剛移民溫哥華的時候,認為跟西人一起工作要態度明確說話直接,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性格非常強勢的人,但很不幸,他的西人上司性格也非常強勢。有一次,他負責一個項目,但是在確定標準的時候上司堅持使用舊的標準。他忽然激動起來,說:“我計算過了,新的標準更適合這個案子
!”上司的臉色有點不好看,說:“這件事我們已經討論過了,結論是繼續沿用舊標準。如果你有想不明白的,會議結束之後單獨來找我。”我朋友說:“為什麽?因為你是上司?我處理過好幾次類似的案例,這件事上我比你更專業!”最後兩個人吵了起來,最後上司氣得拂袖而去。我朋友非常委屈,但也沒有辦法,隻得使用舊的算法和標準。幾個月後,這個項目完成後,他忽然發現:上司的做法才是正確的。隻有項目完成後,上司采取的標準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
 這件事之後他也特別後悔,怕被上司給開了。不過好在他後來工作比較積極,上司也就沒再說什麽。從這個例子我們能看出什麽,我感覺他的英語水平還是挺強的嘛,要不他怎麽能用英語跟上司吵起來呢?要知道能和西人不帶髒字的吵架,還得跟上人家的語速,那可真不是一個英語水平一般的人能做得到的呢。扯遠了,這個例子我要說的是無論你在中國還是加拿大,你都要去了解你的上司這個人的脾性,比如你的上司喜歡什麽樣的溝通方式,傾向於什麽樣的溝通頻率,喜歡什麽時間溝通。這邊的職場也沒你想象的那麽簡單,學會如何適應上司,哪哪都行得通。

我再談一下華人在加拿大找工作的優勢,顯而易見,首先就是我們會說英語和中文2種語言。在這邊,很多服務機構,比如銀行、理財、電話客服,在華人多的區,門店肯定會配有會說普通話,粵語的華人工作人員,電話客服也會有英語頻道和中文頻道,這樣便會吸引很多華人客戶,因為咱們有些華人的財力真是。。。你懂得。。。大金主啊。。。那得會說中文啊,會抱大腿啊。還有,就是華人工作努力啊,這聖誕節12月25日這天基本所有西人超市都全天關門,但是唯有我們的大統華,還在營業,你說是不是很可敬。什麽叫服務,這才是客戶至上的忘我精神啊!總結一句,在溫哥華、多倫多這樣的大都市,基本你不會英語,除了工作差點,生活上基本沒有什麽困難了。但是小城市,不會英語啊,你什麽都幹不了。然後就是無論在何地,我們都要把努力奮鬥的精神體現出來,但是啊,也別忘了多陪陪家人啊。你說你想在西人公司工作?那你英語水平和工作能力得齊頭並進啊,但是工作歸工作,如果說你想打入當地人的生活圈子,那就沒那麽容易了,中國南北文化差異還大呢,比如你用英語說個郭德綱的相聲,你指望著西人會笑麽,包袱都抖出十萬八千裏了,他們也不明白啊。 不過呢,咱們也沒必要非得打入他們的圈子不是,華人之間周末互相串個門,搞搞potluck,一起開車去海邊考個BBQ,那也挺開心挺滋潤的,幹嘛非得帶個西人才覺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