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2020-05-25 20:52:04) 下一個

人們的書信往來是一種彼此情感的表達,它有獨特的表達對象,有著不被外人所知的私密性。在紙張還未問世之前,古代人是用竹木或絹帛來書寫信件,稱之為"尺牘"或"尺素"。書信往來有個傳遞的過程,也就有了魚雁傳書的說法。黃堅庭:"南雁傳尺素,飛來臥龍城"的詩句,形象優美地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書信往來。把書信稱之為信還是紙張發明之後。

我認識到書信往來的重要,還要追溯至50多年前。那時候我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整天隻知道無憂無慮的生活,不知道自己身邊最親近的外婆每天都在望眼欲穿的盼著遠方舅舅的來信。

我一天到晚的在我家樓下玩,幾乎每天下午,我總能碰見一位戴眼鏡的叔叔推著一輛自行車,挨家挨戶地投遞報紙和信件。投遞員叔叔的自行車前輪上方掛著一隻綠色的帆布包,後輪左右二邊也掛著同樣的帆布包,三個包裏整齊放著一疊疊的報紙和書信。當這位叔叔走到我家門口時,如果剛巧有外婆的信,他總會扯著嗓子叫道:"張秀英信"或"張秀英圖章"。每當我聽到他這樣的喊聲,總是爭搶著去拿信或遞送圖章,因為我知道來信多半是遠在寧夏的舅舅寄來的,需要蓋圖章的往往是北京的姨媽寄給外婆的零用錢。舅舅的來信字跡工整,外婆完全能讀懂。姨媽的來信字跡潦草像天書,外婆看不懂,所以姨媽便把來信寄給媽媽,再由媽媽轉述給外婆。外婆是裹著小腳的舊時婦女,走路緩慢,行動不便。而我有渾身使不完的勁,跑腿拿信的事我喜歡。

外婆收到舅舅的來信總要高興許多天,一封信要看上無數遍。外婆讀過私塾,認識很多字,能讀會寫。舅舅的信外婆有時會撿一些愉快的,讓我聽的懂的內容讀給我聽。如果我看到外婆收到信後一言不發,暗自垂淚,我知道她一定是讀到令她十分難過的內容,或者是睹信思人的憂傷。就這樣我從外婆的喜怒哀樂中慢慢懂得一封家信在一個人心中的份量,也從信中慢慢地認識了我的舅舅。直到15歲那年,我才生平第一次見到從寧夏回滬探親的舅舅。

 


  

外婆最喜歡我,她一生最愛的三個男人,隻有我陪在她身邊,所以外婆心裏有什麽煩心事都會跟我講,她也知道我還是個孩子,並不明白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但她不同我說又有誰可以傾訴呢?媽媽在醫院一天忙到晚,外婆寧願把心中的苦悶對我訴說,也不願給媽媽增加負擔。在外婆整天的嘮叨中,我知道舅舅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孩子。舅舅小的時候很頑皮,經常與鄉下的小夥伴去河裏遊泳,有一次遊泳竟差點淹死在河裏。受五四新思潮的影響,舅舅與大舅舅(北大政治係畢業)一起到處砸孔廟,砸寺廟,盡幹些讓大人不放心的事情,鄉坤們礙於情麵也不敢告發。但舅舅人很聰明,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記憶力超強。50年代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新聞專業,在北大讀書期間,因言獲罪而打成右派,畢業之後被發配到寧夏同心縣勞動改造,這一去就是22年,這期間他們母子倆的情感交流完全在這一張張的白紙上。22年來,他們之間有多少信件往來已經無從知曉。當我長大以後讀到"一行書信千行淚"的詩句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外婆是因流淚過多,思念過甚而導致視力嚴重的受損。

 


  

外婆每當接到舅舅的來信,總是力求盡早的回信,因為外婆知道舅舅孤身一人在外的艱辛,家信或許能給他帶來些安慰。上海的冬天特別的陰冷。每當外婆給舅舅寫信時,我總看到她穿一件深色的中式棉襖和一條厚棉褲,戴著一頂紫色絨線帽,佝僂著坐在寫字台前,用生滿凍瘡的右手吃力的給舅舅寫信。外婆寫信的時候,我就坐在一旁看著,在她的一筆一劃中體會親情的無價。外婆眼睛不好,有青光眼,又有白內障等眼病,所以她寫信很慢,很認真,每個字都寫的特別工整。寫完信之後,外婆總是長長舒一口氣,雙眼泛著淡淡的淚光,眼眶中布滿了紅紅的血絲,她把寫信當作是一件神聖的事情來完成,因為信的字裏行間都刻有他們的母子情深,字字句句都包含著傷心的淚水。我看不懂信的內容,隻知道一張信紙會引起外婆如此傷心,會讓外婆淚流滿麵,這讓我對家信懷有一種愛如珍寶的情感。每當寄信的時候,我總陪著外婆去提藍橋郵局寄信,還總是爭著把信投入進郵筒,好像這封家信有我的一份努力,有我的一份祝福。

有一次,我和外婆收到舅舅寄來的一大包裹,裏麵裝著寧夏產的枸杞子和一封家信。外婆看完信後告訴我:"這東西吃了可以治療眼病,你舅舅要我天天吃。"以後,我看到外婆煮飯的時候,總會拿出一個精致的小碗,放一小把洗淨後的枸杞子,然後她把小碗放在米飯上蒸上一會兒。吃飯的時候,外婆總是要在我嘴裏喂上幾顆,喃喃地說:"舅舅寄來的東西你也要吃,長大後,眼睛視力好好的,像你爸爸一樣做個出色的外科醫生。"看著她慈目善眉的麵容,咀嚼甜絲絲的枸杞,我的心同外婆一樣很開心。

待我中學畢業後,外婆收到舅舅的信總是笑迷迷的,顯得很開心。從外婆和父母的言談中知道了舅舅的處境越來越好,催淚的家信已經讓位於能給全家人帶來歡樂的喜訊。

 


  

等到我長大成人後,特別是八十年代後期出國留學,自己開始提筆給家裏人寫信的時候,才深深感到家信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真正經曆家信給人帶來的那種思念,渴望,欣喜和寬慰,也能真正體會過去外婆那種盼信,讀信,寫信的熱切。在一封封家信中,我所有的情感都會被信中的那個人,那段文字,那份親情所感動,還有魂牽夢繞的思念。世上沒有什麽東西比家信更讓人心潮起伏,百看不厭。

現代人已經很少用紙質書信的形式來交流情感,過去那種等待家信的不安感覺,那種手捧信紙的喜悅,那種反複閱讀的快樂,那種珍藏多年的寄思,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而漸漸遠去。唯一留下的是泛黃的信箋所帶來的感懷,是一段永不磨滅的銘心記憶。

舅舅已經離我們遠去,他永遠安葬在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畔那座美麗的小島上。今天是舅舅的網上追思會,"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這封寫給舅舅的信,這段幾十年前的回憶他再也無緣讀到。願他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痛苦,也沒有令人牽腸掛肚的家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