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馬嵬驛即人們口頭訛傳的馬槐坡.那故事大約這樣唐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後期,唐明皇攜楊貴妃及皇家親信及禁衛軍部隊,一路逃出長安,當皇室暫居興平城西馬嵬驛時,禁衛軍嘩變,要求唐皇殺死楊貴妃楊國忠等誤國之臣。唐皇無奈,賜死楊貴妃於馬嵬驛,然後禁衛軍才保護唐皇急需西逃,直至“安史之亂”平定後返回長安退位做“太上皇”.
光陰荏苒,時光過去800多年,從那時以降,馬嵬驛楊貴妃墓就成了人們緬懷楊玉環,也是附近州縣女性們敬拜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並在其墳上抓土期望自家女兒美貌如她的一個所在。如今更成了觀光景點和附近地區趕會的所在。我因慕名,也於2月初探訪此地。
我因不喜麻煩別人,就查好路線,當日一早乘坐西安地鐵+鹹陽到興平大巴+興平到晁鎮公車,一路用了近三個小時,來到距離西安近35公路的馬嵬驛。
馬嵬驛其實距離有公交的大陸路有段路,約步行十五分鍾。與我來說,出城來,看麥田野樹也是好的。況且敬慕楊玉環,因為步行以示敬意似乎順理成章。見圖。
馬嵬驛博物館麵積頗大,進入館門區域前,先穿過一個類似農村集市,實際是遊客飲食服務區的狹長道路。那裏麵有賣涼皮,熱餄烙,菜盒子,及其他簡單飯食的攤點。我最主意的,反而是一個用老式爆米花爐子爆大米,並做成或白色或褐色的大米糖球的攤位。對我來說,那有點嚇人的爆米花爐具,承載著幼時少時許多美好的記憶,大米糖球_1970S兩分錢一個,是幼時嘴饞的我心心念念的好零食。如今5元一袋大約二十個,我不愛帶東西就沒買。買了一個菜盒子做中飯,“行軍途中”要簡潔快速吃飯,這菜盒子味道不錯,很應和在美多載,已習慣用三明治或漢堡解決餓肚子問題的方針。路過一個大展示牌(上麵是興平縣旅遊資源地圖,我細看了一下這裏與興平茂陵博物館的距離,不太遠。而且發現我外婆住的村子並不是我從小就知的豆馬村,而是竇馬村,就此糾錯。包括我在從興平到晁鎮的中巴車上,被售票員糾正_不是馬槐坡,是馬嵬驛。這驛站是秦漢唐官驛_即送信信使或來往京城官員路過興平下榻換馬的地方).見圖。
小結一下:馬嵬驛是免費參觀的景區,裏麵除了楊玉環大墓外,還有關中地區農業農具陳列,及典型農家院落及地窩子等類院落,另有遊藝園,戲園子茶社等等休閑園地。它已成為周圍地區廟會聚居區似的所在(過年過節人多地狠!)。我自己覺得它是有心人收集並建立的陝西關中地區農耕生活大覽圖(如栓馬樁,石磨盤,農用大木車的車軸心都各搜集了近百個,由物及人,會讓我覺得觸及到那些曾經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人們,和那些不太久遠的二三百年來的本地曆史)。(我自己整個90年代曾在西安含光門附近上班,1995年前後,含光門內甜水井街區被拆除改造(甜水井是清朝民國有錢富戶集中居住的街區,之前不拆遷人家門戶緊閉,我是無緣去看人家院內木雕啊影壁之類的。拆遷時居民人一般空,拆遷進程時有停頓,就給我機會觀覽舊時富裕家庭的四合院,說來是可惜了,拆了那整個街區)。(當時每日中午在附近吃午飯完畢的我,總要到灰塵仆仆的拆遷院落裏去看門墩/窗欞/入戶房簷上的喜鵲報春木雕門框等等,當時覺得這些東西真好,可惜沒錢沒力,要不都抱回存在我家裏。現如今看見馬嵬驛裏這類東西留存挺多,不禁感慨比我懂行的人從來就有,隻是我愛操閑心罷了)。我知道這些東西這些展示有些土氣,但陝西一直是農業大省,八百裏秦川養育了幾千萬老陝,兩千年前也曾養育秦人秦軍,其部族崛起了成為了(大秦帝國),都是這同一片土地發生過的事情。也曾輝煌了“回頭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出園區前會看到巨大影壁上蒼勁書法全文謄寫的白居易所做(長恨歌)全文)。
升發一下:哲學上有三個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我在馬嵬驛也曾問自己,也在問楊玉環。楊的問題且不說。說我自己,我真是用了二三十年時間,特別是移美十一年間,我才認清自己其實就是個“普通人”。真話!這是用了血淚的代價才認清的。我外婆生活過的村子離馬嵬驛不遠,我母親八十幾年前出生在那村子裏。我家遷移陝西幾地再基本舉家移民紐約,才不過是近三十年前的事。我自己十一年前。即我母親是農民的女兒。我家包括大多數中國人能吃飽飯過上小康生活還隻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所以,我與土地的關係?再說再說。
而我乘坐中巴車來過興平縣城,我看明白一座縣城其實就是兩個大工廠—興平408廠(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下屬船用發動機製造廠)和興平化肥廠。這兩個廠我都有知:我一個表姐和同是化工學校中專畢業的表姐夫,在那廠相似廠(叫華縣氮肥廠)工作過多年調回的西安。我自己,曾外協408廠的兩個分廠,一個是機械分廠,曾工作的石油器材公司曾較長期訂購它加工的機械鋼管(那廠長的姓名我忘了,很精明很實際一個人。我是如今遠觀他廠廠區,才發現他是能人,他爭取訂單不光是為自己,他更是為了他分廠裏百十號人幾十台機器床子不空置人員不流失,他肩上老國企的擔子比我們當時的民企重多了!我當時隻覺得他是老江湖,其他無感。因為假如我自己學校畢業就被分配進它的廠設研究所,那真是一輩子可能就呆在那大廠裏了,即使後期吃不飽餓不死,但大廠國家部屬啥的,還是多數大廠人的榮光和依靠)。我另一個接觸的是408橡膠分廠,我當時是去外協看他們能否訂做較大直徑的聚四氟乙烯加青銅材質的橡膠圈。結果被告知,訂單太小他們不做,雖然他們做潛水艇艇身連接處的巨大O型圈。我後來又跑了向陽公司和607基地的橡膠分廠才解決訂製了我公司熱水均壓機耐80攝氏度水溫的密封圈問題。跑偏了!
我是想說,一般看一個地區的發展,不看它中心城市,要距離它30公裏100公裏,去看它郊區周圍縣市的發展情況,才叫了解這一地區的真實發展水平。我去看興平,去看馬嵬驛附近的村莊農業工業,才了解家鄉真正的發展。發展如何?馬嵬驛周圍,較大的商業戶是個散養雞豬羊的約三畝地大的散養場,附近還有些蔬菜大棚,養殖草莓售賣。再就是馬嵬驛景區做服務的商鋪攤販,由當地農人轉為清潔工,售賣員,管理員等的服務團隊。如我在博物館園區時,問一個年紀很大麵相很善的做室內保潔的老阿姨,那陳列的圓柱型木樁是幹啥的?她微笑回答“那是農村用大車軲轆的中心”。再從停車場門口經過,那五十多歲麵容較黑麵相寬厚的男管理員正與熟人嘮嗑,喊話“人多不要把娃兒給遺了!”鄉情深厚,古風猶存!(指陝西鄉土話有很多古語遺存,如那個“遺”字古語古語裏指“丟”了。)
遊古跡回顧曆史,審視自己,頗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