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君

描寫我的兩個小外孫在美國的成長過程
正文

第47章 蒙特梭利教育在美國

(2020-08-04 15:18:08) 下一個

 

我和國內很多媽媽一樣“望子成龍”,希望給小驊最好的早期教育,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在工作之餘,我查閱了無數資料,帶著小驊走訪了很多美國早教學校,最後,選中了蒙特梭利學校。我想結合為什麽挑選這學校,將我的思路、心得、體會介紹給國內年輕媽媽,和大家分享。

 

 

 

 

                                              蒙特梭利學校

 

我所考察的一所蒙特梭利學校建於1970年。是私立的,有三個學前班,收3-5歲兒童;三個小學班,收6-10歲孩子。每班有30個學生,四個老師。其中一位是主導老師。所有老師都有蒙特梭利專業教師證書。有的教師還有碩士學位。它是一所典型的蒙氏教育學校,注重孩子智慧和品格的培養,處處體現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教師采取的不是固定的集體教學和灌輸式的教學,而是根據蒙特梭利原則,讓孩子自主選擇,很少看到老師的“教”,更多地看到了孩子的“做”,兒童自由地活動、交談、交換位置,每個孩子都忙於做自己的工作,安靜地走來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沒有教師的安排,更沒有訓斥,充分體現了蒙特梭利“教室中的自由”的教育思想和獨立成長理論。蒙特梭利學校和一般傳統幼兒園相比,具有那些特色呢?

 

 

有準備的環境

在蒙台梭利看來,兒童是永恒的求知者。他們從周圍環境中吸收各種信息,並將它們納入自己

 

蒙特梭利學校教室布置兒童為中心給人親切、自然,有家一樣的感覺。所有家具(桌子、椅子、工作櫃)的尺寸都是按照孩子的尺寸設計的,各個角落都有生機勃勃的植物,牆上的所有裝飾品都是孩子的作品……。孩子在這樣一個家的環境裏所表現出來的也是最自然、最輕鬆的狀態。

 

桌子的擺放有助於個人或小組活動,不像傳統教室那樣將所有的桌椅家具按一個方向擺,便於教師作集體指導。開放式的地麵為地麵工作提供了空間。教室所有的牆邊都放著許多低矮的開放式架子,上麵精心擺放著各種活動教具和材料,向兒童呈現,孩子們可以從架子上自由選擇。而且這些架子擴展到教室的好幾個地方,形成彎道或中心區域。這是蒙台梭利實際學習環境的獨特之處。

 

教具的設計原則是使每個教具都突出某個特定的概念或難點,便於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概念上。例如,立方體堆成的塔(粉紅塔)由10套立方體搭成,每套立方體增加的尺寸都很精確。每個立方體除了大小不同外,其他特征完全相同。這就促使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小這個特征上,探索各立方體之間的大小關係,避免了不必要的精力分散。

 

教具都具有感官導向的功能,能帶領孩子不自覺地從簡入繁、從具體到抽象地學習。所有教具的設計還能讓孩子在操作中自我檢查錯誤。因此,當錯誤產生時,孩子不但可以自我察覺到,還可以完全不需要他人幫助而改正過來,這種係統化的學習方法,可確保孩子在每一個學習階段的成功。這種<<能力產生信心、信心再產生能力>>的循環,將會推動孩子不斷的求知欲及工作欲望。

 

兒童工作(活動)的教具和材料,主旨在誘發兒童由淺入深的自我重複操作發展到自我教育。教具決不能成為世界的替代物,它不過是協助兒童“征服世界文化”的工具,是通向世界的鑰匙。

 

這學校不僅工作(活動)教具具有美感,而且教室環境本身除了美之外,清潔、富於吸引力、生動,又不淩亂,給兒童完全和諧的氣氛。

 


不教的教育

 

在這學校裏,家長很少看見貼在牆上的一頁頁的教學計劃安排,一天學習的時間是3小時,學生必須從事自己選擇的個人或小組工作。一天當中由主導老師集體教學不超過1小時,否則,就不算蒙台梭利教育。

 

教師的工作不是刻意地"教給"孩子他們所沒有的知識,而是在一個精心準備的環境裏給學生以自由。由日常訓練著手,在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按照自己天生的時間表和意願來發展,自發性的主動學習,自我教育。蒙特梭利的學習活動會以協助幼兒展露自我及發展潛力為先。如兩個孩子坐在地毯上,玩1-10的數字卡片和很多塑料小豬。卡片和撲克牌有點相似,如卡片8上有8個圓點,兩個孩子用手指將小豬放到圓點上,來回重複地放,由8個塑料小豬和8個圓點一一對應,孩子們不知不覺自己就學會了8的抽象概念。

 

這學校沒有課表,不劃分上下課時間。每個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將教具放回原處,讓孩子按照自己內心的需求,挑選另外一套教具,自由地、專心地“工作。”孩子的專心時刻如果被打斷,會養成孩子虎頭蛇尾的習性。反之,這種經重複練習而延長工作的時間,則能培養孩子重要的良好習性—專心和耐力。

 

教師的工作是觀察兒童的內心需要,在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仔細觀察每個孩子的發展,提供適時的引導。並且要給學生以恰當的鼓勵。這種不教的教育能使師生關係和諧,兒童自然能愉快學習,並能養成孩子自我約束、自我控製、自我糾正錯誤、自己選擇工作、培養獨立操作的能力。

 

 

引導者、觀察者、維護者

老師在蒙特梭利教室中扮演什麽角色?

 

教師設計環境,主導老師在集體教學中,為兒童示範教具操作,這樣的課應該是生動、流暢和恰當的。盡管蒙台梭利教室中的很多活動是為一個孩子設計的,但還有大量的活動是為兩個或更多的孩子設計的。教師的作用很小,但卻是集體的組織者。30個學生大都是單獨的各做各的“工作”,四個老師要在教室裏來回走動,給單個或小組兒童提供經驗、指導,和兒童談話,幫助兒童共同解決矛盾。

 

教師是在密切觀察的基礎上,在認真分析了每一個孩子的情況下,為孩子提供充分滿足其所需要的環境,並給予最為適時的指導。

 

教師還要仔細地準備和維護學習環境,當兒童表現出煩躁、無理或搗亂行為時,教師要給予幹預,讓他們投入到別的活動中去,為兒童準備和維護一個積極有序的學習環境。


老師隻是提示、傾聽、等待和幫助,孩子的潛能就是這樣一點點被激發出來的。教師把孩子作為教育的主體。而自己隻扮演協助、啟導的角色


“垂直式”的混齡班級 

“垂直式”的混齡編班也可以說是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特點。學生們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後可以借助"控製性"材料檢查結果是否正確。兒童通常可以向其他孩子尋求幫助。在他們看來,教師不是教室中唯一的信息來源。

 

在教室裏我們通常可以看到,年齡跨越3歲的三個年齡組兒童被分在一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集體生活的發展。鼓勵年齡大的兒童幫助比他們小的兒童,並且充當活動的領導者,為其他孩子作出榜樣。兒童可以在很大的範圍內選擇自己的朋友,發現和探索別人身上具備的一些和自己不同的特質。隻有在孩子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是不同於別人時,他才會知道如何善用和他人分享、合作及互相尊重的機會。與人合作,尊重他人是蒙台梭利教室集體的基本概念。

 

蒙特梭利教室一班通常可以容納30~35位的幼兒。隻要孩子之間的年齡層差距適當,而孩子們又具有足夠的獨立性,孩子完全可以互為彼此的老師。

 

 

有限製的自由

在這學校裏更多地看到孩子自主選擇、自由地“工作”、走動、交談。對兒童自然流露的信任是對其獨立性的信任,即在各種情境下都覺得"我自己能做"的獨立性。隻有提供自由,兒童才能隨時選擇最感興趣的活動教具和材料,才能最大發揮自己的潛能。

 

但這自由是"有限製的自由",包括有目的地、小心地選擇、使用材料的自由,指導自己學習的自由,與他人交往的自由以及在一定的空間內自由活動的自由。

 

這學校還非常強調個體責任感的發展。例如,用完材料後,兒童必須把材料放回架子上,下課時兒童都把自己的坐椅和小桌子整理得幹幹淨淨。

 

真正的規則隻有在自由的氣氛中才能產生。行為約束為兒童提供活動指導,讓他們知道如何與同伴討論,明白有關恰當運用活動材料的規定,同時維持一種社會尊嚴感和平靜感。地麵活動規則可以保證兒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

 

 

一種主動的平靜

教室是開放的,孩子在教室裏隨意走動,選擇自己喜歡和需要的工作。當他著迷時,開始專注於這個事物,就會平靜地進行工作。

 

在自由的同時又是有序的。孩子在選擇自由的同時,也選擇了責任,那就是維護教室的穩定,不幹擾到他人,所以教室裏顯得"安靜",每個孩子都在專心地做著自己的事,孩子們說話的聲音很低,老師說話的聲音也是很低,很輕柔的,這種安靜、穩定、與有序是在一般幼兒園很難看到的。

 

 

教學成果常以爆發的方式呈現出來

蒙特梭利學校以循序漸進的自我教育方式訓練兒童,因此在短期內不易察覺學習成果,但確常以爆發的力量突然呈現內在心智的成長。使學生具備了專注、獨立、堅持、合作、寬容、創造、毅力等優良品格。特別是:


獨立能力很強。清早起來,3-4歲小孩就自己穿衣服、鞋子、襪子。在家切菜,煮咖啡,自己到牛奶,吃早飯。

 

獨立工作,孩子喜歡摸、聽,喜歡閱讀,喜歡學習,受到小小挫折,仍然堅持,能一步一步建立起自信。

 

遵守秩序 ,每個孩子工作完了,自己收拾,整理,送回原處。在家也很有條理。自己掛衣服,放鞋子。

 

嚴肅,禮貌、自信:3-4歲兒童捂手像成人,校內外到處能聽到孩子們相互間禮貌用語,如:Hi! Please! Thank you! Excuse me! 和成人講話也極其從容,自信。

 

 

 

 

                                  美國蒙台梭利運動

 

發展和普及程度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西方國家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它憑借自己多方麵令人確信不疑的優勢,將眾多中產階段以上家庭的孩子盡收“麾下”。 僅在美國就有大約4000所蒙氏學校 (Schapiro & Hellen, 1998)。

 

美國蒙台梭利運動經曆了一個興——衰——興的過程,六七十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國複興後,蒙台梭利教育模式在許多方麵都與美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結合。比如,美國人以蒙台梭利文化科學教育的框架為藍本,設計了富有現代文化氣息、融合現代科學原理和知識的文化科學教育的方案和教具;再比如,美國人對相對穩定且極具特色的一些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也進行了充實、提高和完善。

 

1910年至1920年間,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在美國極受關注(1916年在舊金山的世界博覽會上,人們將蒙台梭利課程作為模範教育示範)。然而,自那以後到20世紀5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被人們遺忘了。但在這30年中,歐洲和印度的蒙台梭利學校卻在增加。

 

是什麽原因導致了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國被冷落了30年?

“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在“興”的時期盲目地、沒有消化地崇拜,沒有經過認真地本土化。艾爾金德(Elkind, 1998)認為,蒙台梭利教育最初在美國不被接受,原因之一是,美國當時的現代派父母們認為,兒童期是一個天真無邪的時期,能得到母親直接照料最好。另外,在環境(相對於遺傳)的作用問題,學習與發展過程中智力、動機、感知覺的變化問題以及對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的重視程度等問題上,蒙台梭利思想與當時的美國完全不合拍。看來,在哥倫比亞大學這所為美國培養了大批教育領袖的大學裏身價百萬的教授和約翰·杜威、威廉·哈特·基爾帕特裏克(William Heard Kilpatrick)的同事們並沒有發現蒙台梭利教育有什麽新東西,他們似乎對這種教育模式毫無興趣。

 

可如今為什麽又有興趣呢?因為當代眾多的教育家意識到,現在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已經發生變化,它們與蒙台梭利的思想卻越來越一致了。蒙台梭利理論並沒有改變,因此毋庸置疑,她的那些話曾被認為是過時的思想,但隨著對兒童發展的認識不斷進步,越來越被美國教育家感興趣了。他們說:“我們搞了幾十年的所謂'教育改革',事實上不過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部分”(Lindauer,1993, p. 252)。

 

當代美國蒙台梭利運動發起於20世紀50年代末,當時成立了一批幾乎完全服務於中產階級的私立學校。這些早期的蒙台梭利學校大多是父母們建立的。1959年美國蒙台梭利協會(AMA)成立。該協會的創始人拉姆布什(Nancy McCormick Rambusch)指出,在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時必須對它做一些修改,不隻是要翻譯,還必須結合美國的各種文化背景將其本土化"(Rambusch, 引自Loeffler, 1992)。


這一時期,蒙台梭利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從而導致了教師短缺。這促使人們開辦私立蒙台梭利教師培訓中心。美國蒙台梭利協會(AMS),國際蒙台梭利教育協會(AMI)及其他組織製定了合格的蒙台梭利學校標準。

 

20世紀60年代末,幾個校區的家長開始要求公立學校為他們的孩子提供蒙台梭利教育,這些家長的孩子都畢業於蒙台梭利幼兒園。聯邦政府提供的受歡迎課程基金大大地支持了家長們的迫切要求。現在,美國有150多個校區提供了某種類型的蒙台梭利課程(Kahn, 1990)。規模不一,小規模的隻有一個或幾個蒙台梭利教室,以"校中校"方式進行蒙台梭利教育;大規模的,如辛辛那提校區,擁有5個完整的學校(包括一所中學)運用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Kahn, 1990)。
但隻有一小部分公立蒙台梭利課程提供3歲、4歲、5歲三年的教育。

 

 

實際教育成果

根據蒙氏教育研究者的考察,蒙氏教育的兒童和其它結構化教育的兒童相比,有以下差別:

 

  • 蒙台梭利學前教育的最初效果很好,但難以保持其長期效果。在最好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蒙班孩子的智商比其它幼兒園孩子的都要高。

 

  • 當考察學校成績時,可以看到經過蒙台梭利學前教育的兒童與接受其他課程教育的兒童成績一樣好。而且杜艾克斯的教師調查數據顯示,蒙台梭利班的畢業生在中學時有以下幾項的得分較高:
    (1) 在中學階段運用生存基本技能的能力。
    (2) 責任心和可靠性。
    (3) 對班級的事情表現出熱情。
    (4) 具有個體主義精神,不怕跟別人不一樣。
    (5) 對不同的文化都知曉一二。
  • 接受兩種不同方式教育的兒童在一般理解力和數數能力上沒有差別。在數學成績中可以考察蒙氏教育的積極影響。在一項追蹤研究中,進過蒙班的男孩與上其它類型的學前班和同年級控製班兒童的數學成績間有顯著差別。有一些五年級的蒙班學生在數學方麵已經具有了十年級中期的水平。

 

  • 一般幼兒園的兒童在無衝突地處理人際關係的方麵和在使用人際間商議策略時通常比蒙班兒童水平更高。這可能是前者更強調兒童的自主性和人際交往經驗;蒙班兒童安靜,有秩序,被教師權威所控製,人際接觸較少。

 

  • 在難以測量的領域,如創造力領域,研究結果不一致。德雷耶和裏格勒(Dreyer & Rigler, 1969)用托倫斯圖畫結構測驗(Torrance Picture Construction Test)比較了14對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和來自傳統日托中心的5歲兒童,他們發現,在這一測量中,傳統日托中心的兒童要比接受蒙台梭利教育的兒童表現好得多。

 

 

美國人對蒙台梭利教育的看法

美國是多元化國家,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也有不同觀點。

 

正麵看法:

  • 學生們接受全班性的指導較少。他們做的更多的是:在教室裏走來走去,獨自 活動或參與小團體的活動,相互交談。這些不同的行為間是相互獨立的。蒙氏班比其他學齡前班級的學生更多地從事操作性的活動
  • 孩子們花很多時間來交談,交談的內容大多是關於學校作業和同伴間相互指導的。

 

反麵看法:

  • 不少美國人認為蒙台梭利學校是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特別是學習障礙兒童和天才兒童)開設的。
  • 蒙台梭利學校是一種宗教。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掀起的第二次蒙台梭利運動浪潮中,許多蒙台梭利學校都是天主教學校。盡管公立學校不是這樣的,也很少會有私立學校的校長願意把他們的生源限製在一個特別的宗教信仰的範圍內。
  • 蒙台梭利學校隻是為富人(或窮人)準備的。50年代末在美國掀起的第二次蒙台梭利運動主要是一次私立學校運動。由於這些私立學校靠學費收入支持,所以當時的蒙台梭利學校主要麵對的是中產階級或高收入階層家庭的孩子。如今的私立和公立學校的存在使得在蒙台梭利學校中有著來自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家庭中的孩子。
  • 蒙台梭利教學程序被認為是太嚴格了或者太過結構化。受過訓練的教師通常會有這樣的反應:“為什麽在教兒童擦桌子的時候我必須要記住17個步驟?”。
  • 孩子們可以玩兒嗎? 一般的幻想遊戲材料(小狗、木偶、表演式服裝)很少出現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最多的是積木和拚插玩具(70%的教師作出這樣的回答)。
  • 學業教育過多。蒙台梭利兒童能否“做他們想做的事。”有人批評蒙台梭利學校要求兒童學的東西太多,學得太快。所謂“讀書架式的蒙台梭利教學法”的說法,意思是蒙台梭利教師總是俯下身,建議兒童現在選擇學習數學、閱讀或“有挑戰性的工作”。事實上,多數蒙台梭利學校是為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家庭設立的。漸漸地,這些家庭把學前教育看成兒童教育中必要的第一步,甚至是進入“最好”的私立小學的前提。
  • 蒙台梭利教育過時了。有人認為,像蒙台梭利這樣陳舊的課程是否早就應該改掉了。因為他們認為從蒙台梭利教育產生至今,我們在兒童發展和教育領域已經獲得了大量的新知識。但核心的材料仍然保留著,例如:金屬插板、紙質字母板、活動字母箱。

 

 

 

 

 

                                     蒙台梭利教育發展史

 

瑪麗亞·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一個特殊的人物。她曆經磨難,成為第一位在意大利國內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女性,最終成為意大利第一位女醫生。蒙台梭利不僅僅是一位教育理論家,更主要地是一位教育實踐家。

 

 

蒙式教育思想起源

蒙台梭利在人類學的研究上迅速顯露出觀察的天賦,這最終促成了她第一本著作《教育人類學》的出版(Montessori, 1913)。1907年,她受命設計一項兒童保育課程。當時羅馬有一項住宅救濟計劃,專門救濟低收入家庭。蒙台梭利設計的課程就是針對來自這些家庭的4~7歲兒童。這就是第一個“兒童之家(Children's home)”。

 

在本世紀初期,她透過長期對兒童的觀察和實踐,發現孩子在0~3歲這段無意識學習狀態時期,完全未受成人影響之前,是他的學習力最完整的敏感時期。因此,當孩子置身在一個透過感官及動作從事學習的預備環境(教室)中時,他的需求、欲望和潛力(即有吸收力的心靈)便自然流露出來了。於是,她得出結論:傳統學校在下述兩方麵犯了嚴重的錯誤:一是孩子的學習開始得太晚;二是孩子被迫融入以大人尺度為基準的世界。因此,她的教學法特別著重在提早發覺孩子的潛力,以及創造一個完全配合孩子學習需求的環境。從而提出了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不僅改變了當時人們對兒童教育的看法與作法,也深深影響了後代。她將其一生貢獻於兒童教育。當她在1952年辭世時,已備受世界各地的矚目與尊重。20世紀的幼兒教育以重重的一筆記下了蒙台梭利這個名字。她創辦的“兒童之家”成了幼教工作者朝拜的“聖地”,她創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引起了人們對幼兒教育的極大熱情。20世紀被認為是“兒童的世紀”,她則被譽為“兒童世紀的代表”。

 

 

蒙式教育宗旨

蒙特梭利認為“人類的發展不僅指單純的人的自然發展”,必須“同時意味著人性的發展”。為了世界的和平必須依賴人性發展得非常優秀的“新人類”出現,這種“新人類”的出現隻有從幼兒的教育開始著手才能實現。

 

現代教育家已經了解:不良的學習動機和工作習慣根源於孩子早期的學習經驗和環境。如果幼童自然流露出的學習欲望受到適時的鼓勵與滿足,就能奠定日後成功的基礎。

 

蒙氏教育的目的旨在於:幫助幼兒的生命完美成長。協助孩子發展各方麵的潛能、基本常識、思考方式、人格教養,培養孩子天生的學習本能和終生學習的習慣。為他們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礎。

 


蒙式教育方法

蒙氏教育法的核心是在教師、兒童、教具三者之間,以兒童為主體,建立以觀察為基礎的新型關係。

 

盡管蒙氏教育法要求教師每節課都使用教具,每節課提供教具的目的是要激起兒童的願望,但要讓他們自己發展。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兒童展示所給教具、材料的用法,這樣的課應該是生動、流暢和恰當的。

 

當兒童自發地參與感興趣的活動/工作時,在有目的的、注意力集中地從事活動時,教師則要保持一個觀察者的順其自然的態度。無論孩子的活動方法是否符合教具、材料設計的本意,教師都不要幹預。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兒童的發展需要,尋求兒童與材料間的良好匹配,並對兒童的活動給予一種潛在而巧妙的促進作用。

 

兒童的注意力集中是整個蒙氏教育法的核心目標,兒童、教師、環境、材料都應該是集中注意力的組成部分。在運行良好的蒙台梭利教室裏,甚至像吃飯這樣必須要打斷的時間都可以由孩子自己來安排。

 

 

蒙式教育內容

蒙台梭利的教育內容是有體係的,可以根據是否以配合使用專門教具為主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配合使用專門教具為主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練習、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和文化科學教育;第二類是不以配合使用教具為主的內容,包括動作教育、道德教育、藝術教育等。

 

為3~6歲兒童設計的蒙台梭利學習環境分為4個基本領域:實際生活領域(日常生活),感覺領域(專門訓練一種或多種感覺的材料),語言領域,數學領域。此外,音樂、藝術、運動和戲劇也包括在蒙台梭利課程中(根據美國蒙台梭利協會)。

1. 實際生活領域

實際生活訓練通常被認為是蒙台梭利課程中的必要內容。兒童在參與生活實踐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技能,形成一些意願,這有助於他們在其他活動中專注學習。通過經曆熟悉的、類似家庭生活的體驗,例如打掃,做針線活,整理花園,兒童開始學會把精力集中在一個活動上,並且學會按順序從頭至尾地做一件事 。通過自我指導的活動獲得獨立性。所以,像切胡蘿卜這樣的活動,雖然直接目標是削、切、煮,但潛在的間接目標是培養獨立性、秩序感、專注能力、手眼協調能力、集體生活能力(請別人吃胡蘿卜)和樹立自尊心(通過完成工作)。

 

2.感覺領域

蒙台梭利感覺材料能吸引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和嗅覺。每套材料訓練一種感覺,突出一個具體的概念或感覺。例如,長柱子(突出長度),彩色寫字板(突出顏色),觸摸式寫字板(突出結實光滑的質地),聲筒(突出音量),嗅罐(突出特別的氣味)。每套材料都是從簡單變得複雜。例如,操作第一層彩色盒子的時候,兒童隻需匹配主要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這套材料最後的工作是,度量九種顏色從深到淡七個程度。操作完整套材料後,兒童的判斷力將提高,在過去的課程中獲得的感知經驗將得到改進,這些都成為兒童對自身活動的內部指導。
多數的感覺材料可以啟發兒童創造大量不同的活動,發展兒童探索和創造的能力。

3.語言領域

根據蒙台梭利的觀點,兒童要想學習寫(這被看作是社會活動),他們必須先具有寫的機械運動能力。兒童可以在操作自己的木製字母,或用手觸摸貼在石板上的、用砂紙剪成的字母的輪廓等活動中,發展寫字的機械運動能力。通過把這些運動與視覺、觸覺、動覺和聽覺(在兒童擺弄字母時教師讀出字母的發音)相聯係,兒童逐漸地在頭腦中形成了字母的概念,並記住每一個字母。

 

大多數現代蒙台梭利教師都把金屬圖片,砂紙字母和可移動的字母作為專門教授語言的核心材料。根據具體兒童的需要和興趣,開發了能夠激發語言能力發展的材料,包括名稱卡片,壓韻的詞或圖片,故事接龍卡片,組字圖片,同音字組卡片,字-圖匹配卡片,聽寫遊戲,命令遊戲(用圖片和單詞卡片進行指令)和語法遊戲。

 

蒙台梭利是想讓兒童在關鍵的敏感期裏熟悉書寫語言的工具,這樣,到了後來,兒童"爆發"式地書寫語言就成為自發的過程,而不是辛辛苦苦地學習書寫規則和機械練習的結果。

 

4 . 數學領域

蒙台梭利認為,秩序、精確、注意細節和順序感來源於生活,而感覺材料為她所說的"數學頭腦"奠定了基礎。例如,一對一的概念就可以包含在穿衣之中(一個鈕扣對一個扣眼),也包含在開鎖之中(一把鑰匙隻能開一把鎖)。

 

為了把感知到的包含10個物體的序列(積木塊搭成的高塔,樓梯等)數清楚,兒童被間接地引入了10進製的數係中去。蒙台梭利的數學材料分四種類型:

(a)0到10的數字和數物;

(b)線性數數材料(係統地由小到大數出連串的數);

(c)小數係統(用經典的金色小球表示數字中不同位置值的意義:一個個小球,10     

     個小棍,100個方形,1000個立方體);

(d)算術運算(加,減,等等)。通常在使用蒙台梭利材料的時候

 

當兒童發現了數字間的關係係統時,他們就逐漸形成了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新的和富有想象力的方法來把問題想明白,來使用所學到的概念。

 

5 音樂

蒙台梭利教學具有幫助兒童感知、表達基本音樂成份並訓練其音樂欣賞力的傳統。像"沉默遊戲"、傳聲筒、蒙台梭利鈴(分辨音高之用)這些為訓練耳朵分辨聲音的活動,是蒙台梭利兒童早期音樂訓練的核心課程。蒙台梭利還描述過一些音樂活動,像韻律運動(跟著一連串不同的韻律做運動),聽經典音樂和其他類型的音樂,合唱,隻用一種樂器演奏等,音樂課在學校每周兩次。提供學習不同樂器的機會,還會教孩子們識譜。

 

6 文化教育:地理和科學

例如,在學習中國文化時,兒童在生活實踐區內用筷子夾東西,並品嚐綠茶;在語言區,他們學習中國人在日常交往中的表達方式(你好,對不起,謝謝);在數學區,兒童數著燒製在搪瓷碟中的潔白的小石子;在地理區他們玩著亞洲地圖(中國部分)的拚圖遊戲;在藝術區,他們又在修築中國式假山花園(平整沙地,並把石塊搭得很美);

 

在大多數蒙台梭利教室裏,教師都會為孩子們提供地形的自然模型(例如,被水環抱的島嶼,綠波蕩漾的湖泊),大陸或地球上其他區域的拚圖遊戲。

7.道德與情操教育

蒙特梭利認為:人必須盡可能從孩提時代起就在區別美與醜、善與惡的感受的萌芽中發展。就人類而言,透過愛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良知的舉動非常重要。幼兒具備秩序的敏感期。在這一敏感期內,對秩序的喜歡及其習慣的養成,成為道德教育的出發點。目的是為了積極培養兒童的智慧與良知的感受性。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不僅在曆史上,而且在現代都具有重要意義。雖然它誕生於20世紀初。但蒙台梭利的核心思想和許多重要的實踐活動都走在了那個時代的前麵。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如80年前一樣富有生命力,並在兒童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混齡分組、同伴指導、個體化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整體教育、有準備且能迅速對學習者作出反應的環境、教師擔任觀察者和指導者的角色、借助有順序的操作材料學習、尊重每個兒童的內在潛能---這些教育實踐和概念都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哲學。蒙台梭利教育有很大的潛能,而且富有生命力,原因也正在於此。這種教育正是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所提倡的(Humphryes, 1998)。

當今,在美國蒙台梭利核心課程正在不斷發展。因為一些具有革新精神的教師嚐試著把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則運用於新的學習情境,滿足各種年齡的受教育者的興趣和需要。過去20年裏,蒙台梭利課程被作為實驗教育模式,納入許多公立學校的教育中,從而擴展了這一大規模私立學校運動的社會經濟基礎、種族基礎和文化背景基礎。

 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國80年的興——衰——興曆史、今天的發展和本土化過程,希望對我們國內興起的蒙台梭利高潮能有所借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