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動的心

本來隻是給國內親友寫點東西,不想屢屢被封,既然已寫了,找個地方與同好同賞。
個人資料
正文

燕園憶舊之恐龍蛋事件

(2021-12-18 13:32:19) 下一個

前些年的北大陳章良恐龍蛋事件,可能有些人至今還記得。有些人說是學術造假,也有人說是學術不端,我對當年這事的前因後果其實比較清楚。以我的看法,這其實是一個學術水平的問題。但不管怎樣,這件事斷送了陳章良當年雄心勃勃的學術界上升的途徑。這裏與大家詳細談一下整個事件的過程。

陳章良是屬於當年少有的美國留學歸國人員,是89之前的海歸,當時北大生物係也沒有幾個海歸。8964之後,大批海外留學人員借此機會滯留海外不歸。國內為了吸引海外留學生歸國,就需要樹立幾個典型,陳章良當時就是作為海歸典型樹立起來的。一方麵任命他為北大生科院院長,當時生物係剛剛改為生科院。另外就是國家投入大量金錢讚助他的實驗室,很多老教授也將自己的研究生送到他實驗室工作。當然這對那些老教授和陳章良是雙贏。老教授大多數對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不熟,手頭的經費也有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發文章時也掛個名字。陳章良也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更多人手。90年代的時候陳章良實驗室就有四,五十號人馬,可以說非常罕見。

陳章良在作生命科學院院長期間,做了一件大受學生和老師歡迎的事。就是通過與印尼金光集團合作,給每個生科院的研究生都加了100多塊錢,要知道當時研究生每個月的補助金全部加起來也就100來塊錢。所以加了100多雖然不算高,但是在當時高校也算驚人之舉了。當然科學院係統的研究所待遇一般比高校好一些。所以當時的陳章良名聲如日中天,也經常是新聞頭條,被視為是大有前途的青年才俊。

雖然看起來仕途前景不錯,但陳章良還是希望在學術上更上一層。當時陳章良的目標就是借此東風成為科學院院士,再憑院士的頭銜加強仕途。可是雖然經費充裕,人手充足,奈何他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並不突出。正在此時,河南南陽恐龍博物館的一個恐龍蛋化石破了,裏麵似乎有液體。當時恐龍博物館的人就找到了北大考古係的張昀教授幫忙。張昀教授當時事業上正在風頭上,從哈佛進修回來後接連發了幾篇《Nature》, 《Science》文章,在當時國內學者中可算一時風頭無雙。那個時候如果有一篇《nature》《Science》就基本上可以上院士了,更不要說有幾篇。隻是張昀教授時運不濟,好像不久後車禍身亡,未能升上院士。張昀教授鑒定出液體裏麵有蛋白質和核酸,但他並不精通分子生物學,於是到生物係尋求幫助。陳章良一看這是個好機會,雖然這個東西從學術上看沒有什麽門檻,但架不住恐龍蛋珍貴。如果能出點什麽東西,說不定能夠上《Nature》《Science》。所以當時陳章良就將整個實驗室全部用到擴增恐龍基因上了,放假也不讓學生回家。天天PCR,然後測序,再送到基因數據庫去比較。結果出來的都是已知的基因序列。經過幾個月後,終於有一天擴增出來一段新片段,在基因數據庫裏是全新的。但根據同源性比較,與爬行類的相似程度不是最高,隻能排第二。所以到底擴增出來的是什麽東西誰也不能確定。但當時陳章良已經像賭徒一樣將所有的本錢全部押在這個項目上,如果說徹底失敗,擴增出來的東西什麽都不是,當然是一個巨大的挫敗。但無非是浪費了幾個月的時間而已。但當時陳章良已經完全被衝昏了頭腦,宣稱發現了恐龍基因片段。但這個結果肯定是無法發表到高級刊物了,隻是在《北大學報》發表了。

當然這個結果出來後自然受到各方懂行的人質疑。其實不要說別人,連我這個在讀的研究生都一眼就能看到問題所在。不久後,陳章良舉行了一次成果發布會,我當時也坐在台下聽他說什麽。從他一開始的開場白,我就發現了陳章良在進化知識上基本的缺陷。但其實當時我還有點佩服他,他居然敢於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自己不了解的東西侃侃而談。當麵臨下麵的提問關於如何確定是恐龍基因片段而不是別的爬行類的基因片斷時,陳章良回答說:恐龍並不是特指某種動物,當時的大小爬行類動物都可以算作恐龍。這個時候,從台下我聽見了一段最經典的話。一位來自中國自然博物館的老先生說到:恐龍確實就是某些爬行類的通稱,不是任何爬行類都可以算作恐龍。恐龍蛋就是恐龍下的蛋,不是什麽烏龜蛋王八蛋都可以算作恐龍蛋。

當然恐龍蛋事件引起了很多爭議,也正是恐龍蛋事件,讓陳章良在老院士那裏有了不好的名聲,徹底斷送了陳章良的院士夢。從此之後,陳章良自己也斷了從學術領域升上院士的指望,一心隻走仕途了。前幾天有網友說到北大百年校慶選出兩位優秀畢業生,其中之一是陳章良,我想這絕對是不實信息。第一陳章良根本就不是北大畢業的,其二,這兩位無論如何在北大校史上遠遠談不上最傑出的代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risin2021' 的評論 :
其實想通過在科學界獲取名聲後再進入權力領域的並不在少數。陳章良在這個問題上恰恰在於自身的水平差了一些,如果他提前知道這個結果的話,肯定就不會發表這個東西了。這個領域有點超越了他的知識範圍。當然他是農學院畢業的,可能這方麵的知識基礎就差一些。我想他手下肯定也有人對他說起這個問題,隻是他當時已經聽不進去了。
irisin2021 回複 悄悄話 不是學術問題。是誤解濫用科學。把科學當成出人頭地的工具,這在中國很普遍。科學不是高大上,科學是一些人(科學家)為了滿足個人興趣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動。個人興趣是科學家的動力,也是唯一途徑可能發現新的知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