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幺閑來有話

住遙遠大西北,一個把生活當人生,把人生當生活,對人對己都很兢兢業業的人……
正文

也談善待孩子

(2005-12-02 11:59:55) 下一個
最近在文學城子女教育壇上讀到一篇文章,讀後最初的感受是汗顏,繼之是慚愧,然後是躬身自問,再後來便有了寫這篇文章的衝動。 讀黃毓璜的《善待孩子》,仿佛又見魯迅“救救孩子”的翻版。作者所“譴責”的那些人,包不包括我們?我們是不是也如文章所道:“老少爺們、老少娘們在“望成龍”、“望成鳳”的心理支配下,結結實實地擰成一股繩,牽著孩子們在“作業”、“應試”的漫漫長途上去爭分奪秒、疲於奔命。”?還有這樣的描述:我們的“愛”向來短缺一個前提,常常從一般並具體的層麵上,忽略孩子是一個“人”,是一個“孩子”。如此看來,我們對孩子的愛真的如此所說是有“缺陷”的?再看以下的文字:“(家長們)十分注意孩子需要“教育”的同時,十分漠視孩子需要“尊重”;十分苛刻地向孩子要求過去的同時,十分糊塗於孩子們要求什麼。我們不會否決必要的壓力,但當成人們自管歆享“以人為本”帶來的溫馨,孩子們卻被拋擲出“人本”之外;人們自己樂嗬嗬地享用著“雙休日”,卻逼迫孩子們苦噰地延伸出了“星期七”,這壓力連同其效果就十分可疑。”這樣的描寫簡直就讓我無處躲藏,似乎作者洞悉我們中國父母目前的種種行徑,字字句句都在譴責,在鞭韃。文章中還有比這更加“嚴厲”的用詞,請你們讀後再告訴我,是我一人“神經過敏”,還是大家都有同感? 雖然,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象台灣和大陸這種熱衷於應試教育的地方,雖然我們身在美國的中國父母較之作者黃毓璜所描述的中國父母,我們還不算“最惡劣”之輩;但警鍾長鳴,我們是不是也該借機反省一下,我們怎麽才能既讓“孩子”成其為“孩子”,又讓“大人們”不致於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我們怎樣才能在“XXX的女兒上了哈福”,“XXX的兒子也去了MIT”這樣的事實麵前沉得住氣的同時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前程?我們能不能捫心自問:“讀哈福”、“上MIT”到底多少是咎由孩子的聰明?又有多少是來自父母的虛榮?還有,父母所加於孩子們身上的壓力多少是基於“必需”,又有多少是基於“時髦”?孩子們是真的“享受”父母所另加的任務?還是迫於無奈,習慣受之?我們費時、費力、費錢的目的是要收獲孩子的榮耀?還是要欣賞自己能夠“操縱”孩子的權力?我們到底是給孩子們提供了成材的機會?還是創造了壓製他們天性的環境?我們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 所有在美國的中國父母都苦惱著,卻又苦於找不著化解的辦法。我們隻依稀地覺得,作為沒有祖蔭,也沒有世家背景的第一代中國移民,唯有“教育”這根稻草可以作為我們新移民後代“翻身”的契機。美國畢竟還是相對公平的,所有大學的門在向如George Bush, 如John Kerry這種流著藍色血液的人開放的同時,也向所有開中餐館,開幹洗店,開麵包房的人們的兒女們開放。如果駱家輝沒上耶魯,他能做州長嗎?同理,克林頓也是靠“教育”這塊敲門磚叩開了白宮的大門。所以呀,新移民以“受教育 ”,並且“受好教育”為唯一希望,理由和動機都單純,我們執著地相信,沒有好的教育,就沒有好的“前景”;我們進而發揚光大,不上好的大學,就沒有好的“錢景”。我們中國父母的誤區就在於分不清“前景”和“錢景”的界限在哪裏,有時便把二者視為等同,故而把上名校做為緊箍咒套在了孩子們的頭上;我們另一個誤區就在於視孩子的成功為自己的成功,視孩子的失敗為自己的失敗,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全程陪送,替他們配好轎,備上鞍,扶上馬,然後牽著韁,一程一程地送,一站一站地幫,至於孩子是不是高興,是不是願意,則是不重要的考量。孩子若哈佛耶魯的金榜提名,不但父母,便是鄰裏朋友和同事們也都認為是那為人父母的教子有方,都認為隻有采取“十八相送”的方式才可培養出傲人才俊。 不瞞你說,我也是那千百個不能免俗的俗人之一,也羨慕那些當代孟母們,也經常在“逼”與“不逼”之間矛盾和掙紮。想走中庸,又恐落後;想學孟母,又不忍犧牲孩子的無辜。既想象孩子躋身於哈福學子中間該是何等的榮耀,又希望孩子能輕鬆自如地度過孩提時代每一段黃金時光,而不要太注重SAT分數的高低;我們是既想要“魚“,還舍不得不要“熊掌”;我們以為,隻要我們肯“逼”,孩子們就會終究感激我們的“犧牲”,隻要我們“堅持”,孩子們就能如我們所期許的那樣“開花結果”;我們一廂情願的相信,隻要我們肯付出,善之果斷不會結出惡之花……! 作為父母,我們真的了解和認識自己嗎?我們也盲目,我們也有糊塗的時候。我們當然不想走極端,我們當然不希望孩子用頭懸梁椎刺股的方式去追求哈福耶魯,我們當然希望我們的孩子樂觀、坦蕩、自信、陽光,希望他們獨立而有責任心,善良且體恤弱小,但是父母們在“塑造”孩子的人生觀時,又是多麽的無助和無力!我們不想“逼”,可我們每每要求他們做的早就逃不脫“逼”的幹係;我們想要孩子們開心,可訴諸於行動的又往往是以孩子不開心為終結;我們尋找最佳“平衡”,但首先讓自己的生活失去重心;我們想掌握一個“度”,卻往往在不自覺中矯狂過正;我們一切一切的煩惱就是因為掌握不好“分寸”,而一切一切煩惱的根源就在於不知道哪兒是我們要的那個“尺度”! 有人在網上說了一段大意如此的話:如果自家的孩子能輕輕鬆鬆地上哈福,何不樂見其成?但如果一定要以“頭懸梁,椎刺股”的方式去上哈福,則不值矣!我竊以為,在暫時找不到中國父母目前困境的“解藥”的時候,不妨用此“尺度”來量體做衣,畢竟,那“前途”是孩子的“前途”,不是你作父母的“前途”;那“錢景”也是你孩子的“錢景“,而不是你作父母的“錢景”。一個叫John Rosemond的寫了一本書名叫《5 Fundamentals of Effective Parenting》,開宗明義第一條就說“It’s about the family, not the children”。我的理解就是當代的父母們把家庭生活定義為以孩子為中心,所以甘心情願放棄自己而為孩子忙碌,還以為那就是好的父母親該作的。殊不知,我們已本末倒置地置孩子的需要於家庭之上,以為孩子成功了,就是父母成功了。靜下心想,我們是不是真的誤入歧途了? 行筆至此,仍覺還有千言萬語。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又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真希望在大家讀了這篇《善待孩子》後能有更多的高人站出來,指點迷津,在我們還沒有陷得不能自拔的時候。 寫自翡翠城 2005-11-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