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衣衫襤褸的植物學家

植物學家寫的科普、時評、遊記、散文
個人資料
feite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特別的文化盛宴:在美國慶祝“中國文化節”

(2023-05-17 17:03:00) 下一個

引言

幾年以來,一直想寫成此文,作為筆者《美麗的密蘇裏》一書的最後三篇文章之一。無奈,從20192021三年的新冠疫情,“中國文化節”受到影響。好不容易等到2022的節日,又遇上惡劣天氣,隻能在室內勉強慶祝。今年,機會終於等來了。這個“中國文化節(Chinese Culture Days;中華日)”是在密蘇裏植物園裏(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慶祝的。

圖片

美帝文化的多元

記得2007年參加密蘇裏植物園的“中華文化節”時,聖路易斯市(聖村)的文化部門的一個黑人官員講話時,提起“celebrate different cultures”和“promote diversity”(慶祝不同文化、促進多樣性)。在德國被壓抑幾年後,當時,覺得這樣的口號好新鮮。來美國23年來的體會,還真是這樣。大家都是移民。美國不但不想同化你,還想法retain your culture(保留你的文化)。稍微大一點的美國城市(或小區)常有的“意大利節”、“愛爾蘭日”、“希臘節”、“荷蘭節”、“波斯尼亞節”。。。當然還可能有“中國節”。喜歡美帝的多樣性,文化多元、藝術多樣、膚色多種、語言各異, 。。。比如,聖村裏離植物園3公裏多的Grand Blvd上有多少個國家的美食?越南的、泰國的、中國的、意大利的、突尼斯的、伊朗的、埃塞俄比亞的、。。。真是奇觀!村裏有多少這樣的街區!

世界上哪裏有“中國城”和“中國文化節”?

在國內,每天到處都是中國文化,自然就沒有專門的“中國文化節”了。“中國文化節”隻存在於海外。海外華人有大約1100萬(算上後代有6000萬),在美國就有大約500萬華人。海外大約70個城市有中國城(Chinatown;唐人街),這些中國城分布在歐、亞、美、澳洲的國家,如美國、荷蘭、法國、英國、日本、越南、泰國。德國是唯一一個沒有中國城的較大的發達國家。亞洲超過11個國家有中國城。美國有超過50個城市有中國城,比如大家熟悉的紐約、舊金山、芝加哥、西雅圖、檀香山都有中國城。密蘇裏的聖路易斯(St. Louis)也有中國城。

在美國有中國文化節或類似的節日或慶祝的城市,還不算少,估計超過20個,比如鳳凰城Phoenix的“中國文化和美食周(Chinese Week Culture and Cuisine Festival)”,北卡的“中國美食節”(Taste of China: Chinese Cuisine & Culture Festival)波特蘭的“中國節(Chinese Festival)”,德克薩斯奧斯汀Austin和亞利桑那圖桑Tuscon的“中國文化節”(Chinese Culture Festival);猶他州奧倫Orem的“中國食品文化博覽會”(Chinese Food & Cultural Fair),。我們聖路易斯也有“中國文化節”或者叫“中華日”(Chinese Culture Days)”。您居住的城市也有吧?

兩位名人創立了聖路易斯“中國文化節”

每一個中國文化節的由來,都有不同的故事。聖路易斯的“中國文化節”的發起,跟本地兩位名人有關,一位美籍華人,比爾·陶 (William Kwang-Yeh Tao),一位美國白人,彼得·雷文(Peter Raven)。陶先生1947年從中國來美國,在華盛頓大學讀的碩士,是William Tao & Associates公司的創辦人,聖路易斯成功的商人、工程師。筆者有幸見過陶先生一次,感謝他一直以來對“中國植物誌”英文版的支持,並跟他共進晚餐。美國白人是出生在上海的雷文博士,是密蘇裏植物園的前主任。筆者正在翻譯、將在今年出版的書《大自然的力量:從上海到植物學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個人旅程》,即是雷文先生的原著。他是美國、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

1995年,陶先生找到雷文先生,提出是否可以在密蘇裏植物園每年辦一個類似於“日本節”的中國文化節。密蘇裏植物園從1977年開始,已經有了一年一度的“日本節”。由於出生於上海,雷文先生對中國一往情深。兩人一拍即合。不僅從1996年開始,密蘇裏植物園每年春天舉辦“中國文化節”,他們的共同努力還在密蘇裏植物園建立了“中國園(友寧園;Chinese GardenNanjing-St. Louis Friendship Garden)”。

作為華人,特別是聖路易斯的華人,我們不能忘記比爾·陶先生和彼得·雷文先生對傳播中國文化、對中美友誼做出的貢獻。

聖路易斯的“中國文化節”定在每年4月末到5月初的某個周末兩天,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植物園裏慶祝的中國文化節,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因而這一活動算得上是花叢中的“中華日”了。

2023 的“中國文化節”

每年聖路易斯的“中國文化節”都由不同的藝術家們表演,都有不同的特征。今年由聖路易斯中國文化教育與服務基金會(Chinese Culture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undation)與密蘇裏植物園聯合舉辦的“中國文化節”,參加表演的華人竟然有800人之多,創下了新紀錄,筆者有很多朋友參加表演或做義工。表演隊伍裏有來自本地兩個中文學校、各個藝術、武術學校、俱樂部的大、小朋友,也有不少單個的藝術家。節目特別豐富,所有節目都經過精心挑選,演員都精心準備。每一個節目都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舞龍、舞獅、武術、擊鼓、腰鼓、茶藝、國畫、書法、旗袍秀、街舞、廣場舞、傳統婚禮、美食、傳統音樂、民族舞蹈、傳統服飾、手工藝品。。。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紐約的吉尼斯紀錄保持者Lina的雜技表演、川劇張先生的神奇變臉,還有來自拉斯維加斯的著名作曲家和二胡藝術家的表演,讓觀者連聲稱讚。相信,大多數朋友,跟筆者的感受一樣,在同一天裏欣賞這麽多高水平的中國文化藝術,機會很少,無論在海外還是國內。

華裔明星原來是慈善家

今年的慶祝還有兩個有趣的特點,一是每個節目增加了在新建的密蘇裏植物園的大門前麵的廣場上的短暫演示(demonstration),二是主持人中除了我們熟悉和喜愛的Min Liu(組委會主席)、Matthew Yu等等以外,還多了一位植物園的華裔董事會成員,JiaMin Dierberg。據筆者所知,植物園以前從來沒有過華裔董事會成員。穀歌以後才知,這位日本關西大學(Kansai University)畢業的華裔果然是本地大“資本家”Dierberg家的媳婦,他們夫婦倆是聖路易斯很多非贏利性單位/節日的董事會成員和/或捐贈人,比如聖路易斯莎士比亞節St. Louis Shakespeare Festival、聖路易現代中文學校St. Louis Modern Chinese School, 聖路易斯當代藝術博物館Contemporary Art Museum St. Louis、聖路易斯交響樂團St. Louis Symphony Orchestra、聖路易斯科學院St. Louis Academy of Sciences,等等。JiaMin Dierberg 是密蘇裏植物園25個董事會成員之一,其他的成員還包括本地大“資本家”Scott C. SchnuckSchnuck連鎖店的老板)、Andrew C. Taylor(位於聖路易斯的全球最大的租車公司Enterprise的家族成員)。

在美帝,人們支持公益、捐贈慈善是非常普遍的事情,這甚至讓大英帝國的子民也羨慕不已。筆者以前有個英國屬下Mike,就曾跟筆者談到美帝慈善事業的繁榮景象在英國是不可想象的。在美帝,支持過慈善的人可能是大多數,筆者這樣衣衫襤褸的植物學家也時常會支持一下公益事業。

後記

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國中部城市聖路易斯(St. Louis)以生活成本低廉、文化活動多彩豐富而著稱。在2010至2020年的10年間,聖路易斯的亞裔人口暴增37%,應該是近年來亞裔人口增長最快的美國城市了吧?一年一度的聖路易斯“中國文化節”是中美間第一對姊妹城市,聖路易斯與南京,之間友好關係的一次精彩慶祝。這樣的節日,無疑對增進中美之間的友誼、互信有諸多的益處。在當下中美兩國關係的困難時期,這樣的慶祝活動,顯得更加特別。

致謝  非常感謝藝術家、演員、義工、組織者以及他們的家人,參加的朋友。Nan Ren, Lin Li, Sun Liu, Qin Zeng, Zhiwen Tang, Xiuqing Yuan, and Danying Zhang kindly shared images.

-----------

Mainz員。微信:gonggashan1. email: gonggashan@g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feiteng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圖文並茂的美帖。很隆重,參與者不少,而且有“戲服”和各種表演,非常吸引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