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瑞士之行-2

(2024-05-06 13:38:17) 下一個

3. 澤爾馬特Zermatt鎮和馬特洪峰Matterhorn

世界上有名的高山,能讓人看一眼就忘不了的其實並不多,但馬特洪是其中之一。阿爾卑斯眾多的高峰中最高和最有名的山可能是4809米的法國勃朗峰Mont Blanc了,但是在群山中認出勃朗峰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馬特洪峰,即使在近百公裏之外的日內瓦湖邊,都可以被一眼認出來。

馬特洪峰高4478米,屬阿爾卑斯群山中最高的山峰之一。她的形狀非常獨特,就像一整塊牛角型的巨石聳立在天邊。馬特洪1865年第一次被英國人的登山隊征服,但在下撤途中7人的登山隊中有4人落崖身亡,使這次登頂帶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也成為多部電影的題材。從那以後,據估計共有超過500名登山者在沿不同路線登頂的過程中身亡,使馬特洪成為世界上死人最多的山峰之一。

馬特洪峰的形狀像牛角,名字中的“洪horn”又是角的意思。瑞士還有好幾座山的名字以Horn結尾。令我懷疑這Horn在德語中是否有山峰的意思。查了字典沒有。後來到瑞士最德化的地區Appenzell的一個遊客信息辦公室(TI)時特意問了一位女士,她說Horn並沒有山的意思,隻是瑞士人給一些形狀像牛角的山起名字時加上了horn。所以馬特洪的洪還是來自她那酷似牛角的形狀。

山腳下的小鎮澤爾馬特Zermatt是馬特洪一帶登山徒步各種戶外活動的大本營。鎮上熙熙攘攘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從火車站到旅館要走十分鍾。預訂時領導就跟旅館說我們是訂房網站的金牌客戶(可不,這些年住過多少旅館了),按規定享有房間升級的優先權,要求一個能看到馬特洪峰的房間。一進門旅館經理竟然還記得這事,但他要求我們出示“金牌”。我們手忙腳亂地找了半天找出“金牌”給他看了他才給我們陽台正對馬特洪峰視野極佳的房間。這就是一絲不苟事事較真略顯死板的瑞士人。

歐洲人對戶外運動的熱愛大概沒有地方能比。這天是周五,火車上已經擠滿了出來度周末的人。常見的是一家人出行,小的坐在老爸肩上,稍大一點的自己背包跟著。上年紀的很多是成群結夥帶著登山杖出來。年輕人更不用說了。火車上幾位青年男女和我們擠在了一起。一位姑娘是從加拿大來瑞士留學,畢業後樂不思蜀不走了。還有一位是德國人,也是喜歡這裏勝過家鄉,每到周末就結夥出來爬山。還有騎車的劃船的飛滑翔傘的。青山綠水還需要有真正熱愛的人來享受。看來瑞士這兩者都不缺。

第二天天氣晴好,我們買了Peak to Peak峰到峰的聯票,先去第一個Peak-馬特洪冰川天堂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那個天堂在馬特洪峰旁邊,海拔3883米,坐纜車要轉3次,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周圍360度的群山。據說裏麵包括勃朗峰,但還真不容易找到。

觀景台緊靠意大利邊界,手機竟然收到“歡迎來到意大利”的短信。

旁邊很近的一座雪峰是4165米的Breithorn(也是一個Horn)。可以眾多登山者排成串像螞蟻一樣向頂峰攀登。雖然那山看起來看起來不如馬特洪險,但也仍然非常佩服登山者的勇氣和毅力。

從冰川天堂下來坐纜車到Furi,再轉另一條纜車線到Riffelberg,從那裏坐火車到第二個峰Gornergrat。

從Riffelberg看馬特洪。

Gornergrat的雪山冰川

馬特洪峰遠眺。

從Gornergrat步行下山回到Riffelberg坐火車回澤爾馬特鎮,一路風景絕佳。

馬特洪峰背景下的高山湖Riffelsee。

澤爾馬特鎮除了上麵的兩峰以外,還有很多纜車線路和步道。我們第二天一早選擇了其中的一條五湖步道5 Seen Wanderung。這條步道有5個連成一串的高山湖。我們坐纜車到最高的Stellisee,再一路走下來。

Stellisee湖中的馬特洪峰倒影

山脊上的步道

五湖中最後一個湖 – Leisee

日出時在旅館陽台上拍的。日照馬特洪?月照馬特洪?

4. 聖莫裏茲St. Moritz

聖莫裏茲是恩加丁阿爾卑斯Engadin Alps的一個小鎮。這一帶的山水非常漂亮,是冬季運動的勝地,1928(第二屆)和1948年的冬季奧運會曾兩次在這裏舉辦,屬於最早舉辦冬奧會的城市之一。

我們選擇去Muottas Muragl山徒步。先坐火車上山,再走下來。途中選擇走另一條視野更好的步道所以走了很長一段上坡路。無論上坡還是下坡,這一天的徒步在這次瑞士之行中算是比較艱苦的一次了。但沿途風景極佳。

這一帶的山穀中也有5個高山湖。在山頂上一眼望去全看到。

聖洛倫茲附近的新教教堂Reformierte Kirche San Gian

高山湖Silvaplanersee上的各種水上運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