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溪邊

美麗的自然世界,小國寡民的生活,愜意人生!
正文

張俊浩教授二三事

(2022-01-27 13:56:42) 下一個

張俊浩教授二三事

我不愛寫東西。梁阿姨梁師母過世,我寫了八句七言詩,自覺已經表達了我的悲傷。這次張老師過世, 我又想蒙混過關, 搜腸刮肚,湊了四句七言詩。以為可以心安。

可是, ...., 安定不下來。張老師畢竟是不一樣的老師。朋友圈更是出現了大量紀念文字。因此, 我還得寫出我未盡的紀念。

1. 張老師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關懷備至。在我的印象中, 中國大陸師道尊嚴。我本人性格內向,極不善言辭,極不善與人交往。從小學, 初中高中, 一直到大學, 我很少去老師家, 更談不上在老師家吃飯。

那年我第二次考研, 那個年代什麽都要經過單位蓋章批準。這次考研單位並不批準。我的成績很好, 被通知複試/麵試。可是如我在另一篇文章所講, 在我去招生辦報到時, 工作人員冷酷的輕佻的"判我死刑"。晴天霹靂,我一下子就暈了。絕望,可是不甘心我多年的刻苦攻讀。 聽說張老師是民法組的, 經過打聽我就敲響了張老師的家門。張老師一家熱情的接待了我。了解完情況,張老師義不容辭地同招生辦打了電話,張老師懇求工作人員能不能再考慮。後來工作人員總算答應研究研究。(後來了解到,張老師為人極正直,從來不求人。可是為了學生, 他求人了)。

然後我又請教了老師幾個專業問題。木訥的我一時無話, 起身告辭。張老師一家卻熱情的留我吃晚飯。在老師家吃飯?這個劇本我沒見過, 連忙婉拒。可是張老師一家顯得很誠懇,我是看不出別人的真情或者假意的, 於是我留下來吃了飯。(後來證明老師是真的誠意)。

吃了飯,該走了。可是張老師卻說等一下,師母帶你去找招待所。所以那天我輕易地就找到住處。除了感激, 就是啼零。

對於一個素不相識的不是學生的學生,張老師卻不嫌麻煩的全力幫助。張老師是真的體會到學生的難處。這些不是老師的責任,大多老師不會去替學生安排這麽周到。可是張老師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他同情弱者,能體會到他人的難。

我千裏之外來京麵試,首先碰到的是幸災樂禍的嘲諷,落第的殘酷摧殘。我的心就象在冰窖裏,滿是傷痛。後來張老師一家熱情相助,連吃飯住店都考慮到,對我是無限的慰籍。我是第二次上京,對北京卻是一抹黑,對於法大校園更是一無所知。當時我對自己的吃飯睡覺都無所謂。可是老師幫我考慮到了。(後話,這次我沒有上成碩士。又經過兩次考試的折磨,兩年後我才正式成為一名碩士生。我不是一個幸運的人,後來的生活仍然有很多波折。)

2。張老師很嚴肅, 上課卻很有趣。張老師知識淵博,生產生活經曆豐富。上課時, 講法律概念,經常會聯係到生產生活的真實例子,我們都聽得入迷。可是張老師卻知道這不是正題。張老師經常用的一個詞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 一個"拉"字, 我對此印象深刻,經常回憶起來。

3.張老師有知識分子的擔當。張老師跟我父母是一代,他具有一個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責任感,使命感。他講過很多話,我印象最深的是, 他說,知識分子不搞生產,不製造產品, (實際上學生也是產品), 實際上就是一個閑人,國家為什麽要養閑人, 就是希望你們能提出自己的思想,思想才是我們知識分子唯一的產品, 所以知識分子不能人雲亦雲,不能政府說什麽你就說什麽,知識分子應該提出獨立的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建議。他這樣說,他也這樣做了, 他從不阿諛奉承,不為評職稱或者調動家屬而領導說什麽他去跟風讚成。

即使到了美國,我也經常講老師這句話。美國是講利益的,有些人,到了美國就講美國這好那好, 國內啥都不好。我就批評他們, 你得有自己的思想,不要被網上的文章洗腦。

4. 張老師的有名著作。張老師有很多作品, 很多優秀作品。但是眾所周知的成名作品卻是一本教科書。<<民法學原理>>。這書我有。張老師沒送我,出版社的編輯送我一本。張老師說編輯被我搞得不好意思。我是奉他之命帶書回武漢送民法界專家。原委是我對責任編輯說我回去後也去買一本。她不好意思立馬送我一本。可見她也是一個很好的人。"心慈麵軟"(我現場造的詞)。

張老師走了,可是他的風範永存! 我們永遠懷念他, 記得他的教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