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溪邊

美麗的自然世界,小國寡民的生活,愜意人生!
正文

考進士和考研公平公正以及國外

(2020-07-06 17:08:49) 下一個

考進士和考研公平公正以及國外

 

最近新聞熱火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新聞,沒有認真追蹤,但願責任人受到懲罰,相關製度得以改進,也真心希望受害人得到一些物質的,精神的補償,以顯示天道的公正。

 

由此事件,很多人聯想到了自己。我有一個研究生同學最近貼出了他1996年考研究生時的遭遇。他考分挺好,導師組認為可以麵試,可是招生辦不讓他麵試。後來他千裏迢迢上京喊冤,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好事多磨,得到了麵試機會,隨後得到了理想的研究生學習機會。沒有在這個人生階段留下遺憾。可喜可賀!

 

此帖一出,應者雲集。在考研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孜孜學子曾經碰過壁,遇到過障礙。有被頂替,成功爭取回來的。有被頂替,後來才知道,失去機會的。有被頂替,無能為力,放棄的。其中我也是一個考研的失敗者,屢戰屢敗。考過四次,成功過兩次,第二次成功時,才如願以償的開始了研究生學習。第一次成功時,遇到了障礙。我的考試成績優秀,招生辦通知我去麵試。可是那個年代,做啥事都需要工作單位批準。我沒有得到單位批準。我風塵仆仆千裏迢迢赴京麵試,到招生辦報到時,招生辦的人輕佻的說,"我代表人民,判你死刑。"我的多年苦讀,就這樣功虧一簣嗎。傷心而不甘。象我那個研究生同學一樣,我也去找了研究生導師組,找了研究生院院長,副院長,也受了冷漠,受了玩世不恭。體會到的有絕望。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對,或者是我不夠堅持。這次的最終結果,是我黯然神傷的離開神往的帝都,感覺前途一片灰暗。兩年過後,我終於又考了回來,梁阿姨說我當時不夠堅持。

 

說了這幾個案例,人們很自然的感歎考試製度,用人製度的不公正,不公平。

 

公正,公平,這個人類的理想。人類為此呼籲了幾千年,奮鬥了幾千年。可是要真正實現,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中國現在,上述幾個案例,說明實現公正公平,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中國古代幾千年,離公正公平也有好多距離。即使在美國,考試用人的公正公平,也遠遠沒有實現。

 

中國古代,漢朝時,沒有考試製度,用人靠推薦。後來漢武帝發明了捐錢捐官製度。顯然這兩種製度,沒法實現公正公平。隋唐時,開始了科舉製度,可是這時候的科舉製是與推薦製緊密聯係的。所有進京的學子,都會想方設法找關係,走路子。李白找到了關係,(玉真公主和賀知章),得以在皇帝身邊工作。杜甫沒找到關係,又碰上奸相李林甫,沒考上進士。

到了宋朝,科舉相對公正公平。推薦製度基本不再用了。可是考試也跟主考官有關係。比如歐陽修主考時,把第一名的蘇軾放到了第二名。比如秦檜主考時,試圖讓其孫子秦塤為第一,高宗還算英明,擢張孝祥為第一,降秦檜孫子為第三。

唐宋時最慘的莫過於李賀和柳永。李賀因為父親的名叫李晉肅,與"進""犯""嫌名",不能參加考試,27歲時抑鬱而死。柳永因為寫豔詞,寫得太好,被皇帝知道,皇帝讓其去淺斟低唱,他隻好奉旨填詞,不能參加科舉,被耽誤幾乎一生,死時也窮困潦倒,由青樓姐妹集資將其安葬。

所以,中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考試用人製度都有很多不公正不公平。

 

現在,來說一說美國的考試用人製度,畢竟過去20年,我都生活在美國。

 

首先,最近幾個月,美國發生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反對對黑人的種族歧視。他們高呼,黑人命也重要。可見,黑人的生命沒有那麽有保障。考試用人公平,就更難保障。經過內戰解放黑奴,到馬丁路德金被刺殺,黑人的經濟政治權利的保障,還有很長的路。黑人有政治代表尚且如此。更少數民族華人的權利保障,問題更多了。華人不僅被白人歧視,更被黑人歧視。

 

暫且不說種族了。美國最講推薦人,推薦信製度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申請學校,都要求推薦人或者推薦信。很顯然不同的人寫的推薦信,份量是不一樣的,很難公平。

 

美國最講networking,也就是中國人說的搞關係。找工作,大部分單位都是熟人介紹的優先。畢業工作辦公室人員告訴我,90%的工作,是靠networking,要我加強networking。可是我沒有network!

 

美國講政治獻金製度。好多職位是選舉得來的。不管是法官,還是州長,市長,選舉時都會成立選舉組織,進行籌款活動。捐款是憲法規定的權利,是言論自由的構成部分,美帝最高法院如是說。捐款的人和不捐款的人,找工作會一樣嗎?

 

曾經麵試過一個律師所,律師所主任是一位女士。她說她在法學院時的理想是以後做刑事辯護。可是畢業後,不得不改為家庭法,原因是拿不到刑事案件。她的理由有二,一是她不漂亮,二是她不富有,沒法給競選捐款。

 

考試用人製度不公正不公平,這是確定的!哪裏的烏鴉都一樣,不讓人喜歡。怎麽辦?我認識的朋友都說,在美國,什麽都要鬥爭,隻有鬥爭,才會有成就。

 

2012年,我考過了美帝一個州的律師資格。可是律師協會拒絕發給我律師執照。理由是我沒有綠卡或者沒有工作簽證,我們一起畢業的三個中國人都沒有發執照。我當時是介於工作簽證和綠卡之間的一種狀態,豈有此理! 工作簽證可以,我比他更先進,反而不行,這是什麽政策。我就反複給律師協會發信,申訴,多個回合下來,可以了!終於,我成了一個持照律師。我的成功激勵了另外兩個同學,經過鬥爭,他們也先後取得律師執照。

鬥爭! 這大概也是美國為什有那麽多律師的原因吧。在美國,幾乎什麽都可以起訴。當年我在國內時,有好多事情不能起訴。但願現在已經改善了,所有的權利都應該得到保障!

 

唉,我不喜歡鬥爭,不擅長鬥爭,怎麽辦? 愁死了!  沒關係,不爭不搶也許是最好的。道家視不爭為一種天道自然準則。《 老子·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芳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不與人爭先、爭上。但強調“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二十二章》)。

 

或者學一學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更有豁達的蘇東坡可以效仿。  北宋  蘇軾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豰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tttt03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romsilkroad' 的評論 : 謝謝美女鼓勵。一定鬥爭!
fromsilkroad 回複 悄悄話 既然做了律師,就不要放棄行使你的權利,為執照而戰的那一仗打的好!加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