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長天

曆史就是思想與行動互為因果的循環過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1964年的春節談話釋放了什麽信號(下)

(2025-02-20 06:54:48) 下一個

 

毛澤東會見尼克鬆總統

 

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西方主導的全球體係中摸爬滾打,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迷失自己,沒有放棄對最先進技術的追求,依靠獨特的把管理和規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產業政策,後來居上,開發出電動車等一係列領先世界的技術和產品,獲得了豐碩成果,標誌著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趕超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路子。

反觀蘇聯,由於領導人缺乏敏感和遠見,長期處於落後的經濟模式而不自知,導致最終解體的結果。對比中國的成功經驗,蘇聯的失敗首先是領導力的失敗。如果要追究領導人的責任,斯大林無疑要擔負首要責任。他製定執行的嚴苛死板的計劃經濟體製抑製了基層的積極性。繼任的幾任領導人也難辭其咎,他們都沒有能夠打破計劃經濟的桎梏,更糟糕的是出了赫魯曉夫這種自己不思改變,反而對探索不同道路的中國妄加幹涉,甚至用撕毀合同、撤走專家來脅迫中國就範,驕橫昏聵,搞砸了蘇聯的經濟,也搞砸了中蘇關係。

我們現在可以下結論,蘇聯的失敗主要是計劃經濟體製相對於西方市場經濟體製的失敗。計劃經濟體製排除了競爭,導致效率低下。蘇聯軍工、航天等部門因為與美國競爭成為蘇聯技術發展的亮點,而整個民用經濟卻因為實行計劃經濟而乏善可陳。蘇聯之所以排斥市場因素,可能與沙俄曆史上市場經濟沒有充分發展有關。沙俄從封建農奴製進入資本主義,還未發展起來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崩潰,從未嚐到過市場經濟成功的滋味,加上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把西方的市場經濟視為腐朽沒落的經濟體製加以摒棄,把計劃經濟當作趕超西方的捷徑,在一條死胡同裏踉蹌掙紮,直至栽倒。

毛澤東沒有迷信蘇聯的意識形態教條,他敏銳地察覺到蘇聯體製的問題,運用他的政治天才,巧妙地與蘇聯分道揚鑣,擺脫了蘇聯模式的羈絆,使中國避免了蘇聯的命運,打開了與西方市場經濟模式交往的大門。他在這一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意誌和智慧,在人類曆史上絕無僅有。毛澤東的繼任者也沒有迷信美國的意識形態教條,堅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瞄準世界先進技術和產業,不懈探索,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創造出技術和經濟快速趕超西方的發展奇跡!

蘇聯的失敗,使俄羅斯失去了創建自我發展模式的自信,三十年來跟在歐美所謂的自由主義模式後麵亦步亦趨,經濟難有起色。俄羅斯又失去了30年的發展良機。

美國精英層對中國模式的反應則顯得非常敏感且極富戲劇性。2015年,《中國製造2025》一經頒布,就受到美國政經界的關注,很快就達成一致意見:這是對美國科技領導地位的挑戰和威脅。

特朗普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以《中國製造2025》為目標,發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用美國時任商務部長羅斯的話:《中國製造2025》是對美國的“直接威脅”。時任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更是直言:加征關稅毫無疑問將直指《中國製造2025》。川普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就是從中國的高科技產品開始,然後是中端技術產品,最後剩下未加稅的是低技術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不加掩飾地露出要把中國鎖定在低端產業的用心。

去年4月,香港《南華早報》通過官方數據以及其他權威數據,對《中國製造2025》的進展進行了梳理,發現規劃涵蓋的10個關鍵領域裏的200多個目標已實現了86%以上,其中包括5G及通訊設備、集成電路、操作係統、工業軟件、智能製造、航空航天等。尤其是電動車、可再生能源等一些項目遠遠超過了規劃所定的目標。

在川普和拜登兩屆美國政府動用關稅和聯合盟國的製裁打壓下,86%的完成度已足以證明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失敗,製裁打壓的無效。考慮到離規劃完成的2025年底還有10個月時間,屆時規劃的完成度還將提高。

2021年,拜登繼任總統,見貿易戰效果不彰,馬上著手製定了三個法案:《降低通貨膨脹法案》,《芯片法案》和《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這三個法案的實質都是用政府資金去投資、補貼新能源、芯片製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總金額達到2.2萬億美元,可以看作是美國版的產業政策。美國想要拿回曾經屬於美國的高技術產業,也要動用產業政策的手段。三個法案在國會迅速通過,說明一向指責中國產業政策的美國政客們,一旦發現中國的產業政策管用,能夠立刻拋掉所謂不幹預自由市場的意識形態麵紗,模仿對手的做法,行事速度比俄羅斯快得多,盡管嘴巴上仍舊罵罵咧咧。

有一點需要認清,美國的產業政策不僅僅涉及美國,還涉及到美國的盟國。作為西方盟主,拜登可以強迫盟友——包括中國台灣——把最頂尖的技術進貢給美國。這也說明流出美國的高技術產業並非是無序流出,而是流向美國的盟國,仍在美國的控製範圍之內。中國與美國的競爭實際上並非隻是中美兩國之爭,很大程度上是與整個發達國家群體競爭。

高關稅是經濟技術落後國家的特征。中國曾經用高關稅來保護自己落後的技術和產業,現在輪到歐美對中國的電動車高築關稅壁壘了。攻守異勢。這是大潮開頭,還是曇花一現?將取決於未來各國產業政策的相互較量。不管結局如何,中國模式的產業政策已成全球的經濟時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峻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向晚平' 的評論 : 譬如?
向晚平 回複 悄悄話 毛留下的許多土教條,至今還是中國發展的桎梏。
峻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初春時節' 的評論 : 謝謝提供的資料。。。
初春時節 回複 悄悄話 “社會主義革命已經使我國大大縮短了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麵的差距。我們盡管犯過一些錯誤,但我們還是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鄧小平1979年3月30日。
初春時節 回複 悄悄話 1949年時中國是一張白紙,百廢待興。到1976年毛去世,中國有了原子彈,衛星上了天,眾多工業門類已打下堅實基礎。具體說:鋼產量從1949年的16萬噸發展到1976年的2046萬噸;發電量從1949年的43億度發展到1976年的2031億度;原油從1949年的12萬噸發展到1976年的8716萬噸;原煤從1949年的3200萬噸發展到1976年的4.83億噸;汽車產量從1955年年產100輛發展到1976年的年產13.52萬輛。
峻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土豆_0130' 的評論 : 看看50年代蘇聯援助的156個項目。。。60年代蘇聯要援助他不要。。。你是啥都不懂就敢開口啊。
峻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土豆_0130' 的評論 : 又不是從毛開始時餓的。民國平均每年至少餓死400萬人,毛解決了吃飯問題,他治下的人口翻了1倍。。。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外國誰會借錢給毛統治下的中國,即使給了他會用嗎?國內毛自己創造不出財富,所以隻能吆呼自力更生,人定勝天,當然沒有內債。哈哈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老百姓肚子餓啊,
峻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土豆_0130' 的評論 : 毛澤東去世之前,衛星上了天,人口翻了倍,搞定了中美關係。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排名第六的工業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你倒說說看怎麽個完蛋法?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毛獨裁死前,中國差不多快完蛋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