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滿地處寒冷地域,冬春有半年地裏不長蔬菜(那時還沒有暖棚種菜),商店也不供應蔬菜。各家各戶都是在秋季購買、存儲大量的(數百斤甚至上千斤)大白菜和土豆以備冬春季使用。存儲的方法主要是放入氣溫為零上幾度不凍也不熱的地窖中。開頭一些年我沒有菜窖,秋季買的大白菜一部分醃成酸菜,另一部分就放在樓道裏。酸菜可以長期放置不壞,但受菜缸容積的限製數量不大,放在樓道裏的白菜不久就幹枯或腐爛了。所以入冬兩月後家裏就無菜可吃了。
1972年秋天,我和同在總工程師辦公室工作並且也住樓房的程壽民一起,共同修建了一個菜窖。我們在江東廠區內物色了一處既離開高壓電氣設備和生產區域,又位於第一道與第二道警衛崗哨之間,非電廠職工不能去到的一處安全平坦的空地。我們揮動鎬頭,刨開表土,再用鐵鍬將土甩到附近。這樣一寸寸地挖下去,經過幾個星期天的辛苦勞動,一個寬約一米五,長約3米,深約2米的地麵下空間被我們挖了出來。
接著,我們用木棍拚湊綁紮出放菜的簡易架子沿壁放入窖內,又做了一個上下菜窖的梯子。最難的是封頂:我們設法搞到六、七根長度超過2米的粗樹幹作為窖頂的主梁,把它們分開間距橫架在窖頂,兩頭挖淺槽把梁木嵌入,再找來一些長長短短、有粗有細的帶葉樹枝,沿垂直方向架設在主梁之上,在上麵再鋪一層帶葉的苞米杆,最後覆蓋一層散土,構成了菜窖的保溫頂蓋。在頂蓋的一角用木板和數層舊水泥袋紙釘了一個半米見方的活動蓋子,蓋在菜窖出入口。一個小型簡易的菜窖就大功告成了。
有了自己的菜窖以後,我們每年秋季就可以購買較多的大白菜和土豆存入窖中,它們可以保存數月不凍不爛。這大大改善了我們兩家冬春兩季的夥食條件。建成菜窖的辛苦勞動得到了不菲的回報。
過了幾年,電廠在生活區修建了一個大菜窖,入冬時存儲幾萬斤白菜和土豆,冬春季節可以供職工購買。我們自建的小菜窖就完成使命,自動廢棄了。

圖1,雜草地麵挖出一個寬約一米五,長約3米,深約2米的地麵下空間
圖2,小菜窖內景
圖3,大型地下菜窖一角
2025-11-26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