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進昔日的戰場 - 達達尼爾海峽

(2023-08-15 06:47:49) 下一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奧斯曼土耳其加入了以德奧為主的同盟國陣營,對抗以英法俄為核心的協約國。英法兩國與德國作戰主要集中在西歐,但作為盟國,英國希望能為東線作戰的俄國提供戰略補給。戰爭開始後,從英國到俄國的運輸途徑有三條。一條是通過北海進入北冰洋的巴倫支海,運送到俄國的北部港口。這條航道冬天不好走,而且一路上會遇到德國潛艇襲擊。另外兩條路是通過亞洲,路途比較遙遠,通過波斯或者遠東的港口,然後用火車將物資運送到俄國前線。顯然,這幾條途徑都不是太理想。
為了有效地支援俄國東線作戰,英國計劃開辟第四條途徑,那就是開通從地中海到黑海的航道,把物資運送到黑海的俄國港口。但從地中海到黑海之間必須通過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和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這兩個海峽都是在奧斯曼土耳其的控製範圍內。如果要設法奪取這兩個海峽的控製權,那麽,戰爭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和對麵的加裏波利(Gallipoli)半島

 

 

 

從軍事實力上來看,奧斯曼土耳其剛剛經曆過巴爾幹戰爭,屢戰屢敗,失去了巴爾幹半島的大片領土,當時被稱為是“歐洲病夫”。對於軍事強大的英國來說,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不堪一擊。加上奧斯曼土耳其的德奧盟友在歐洲東西兩線受敵,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奧斯曼土耳其。基於這個形勢,英法製定出一個戰略計劃,首先要奪取達達尼爾海峽的控製權,然後登陸加裏波利半島,在海軍的配合下,北上占領伊斯坦布爾,再奪取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製權。在完成了這些軍事計劃之後,希望能中立土耳其,削弱德奧同盟國的勢力,以取得戰爭勝利。
因為這個戰略計劃很大程度上依賴海軍行動,所以,整個軍事行動的策劃就交給了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來負責,這個軍事行動被稱為加裏波利戰役。
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是一條較窄的水域,從南向北把愛琴海(Aegean)和馬爾馬拉海(Marmara)連接起來,長約60公裏,海峽最窄的一段水域在恰納卡萊(Çanakkale)附近,寬度隻有1.2公裏。恰納卡萊和海峽西麵的加裏波利(Gallipoli)半島隔海峽相望,加裏波利半島與伊斯坦布爾陸地上相連。所以,占領加裏波利半島就可以直逼首都伊斯坦布爾。
軍事行動的第一步就是要控製達達尼爾海峽。為了快速取得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丘吉爾選擇了強行通過海峽的方案,依靠海軍艦船的火力壓製兩岸守軍的炮火,同時計劃在加裏波利半島登陸。
丘吉爾這第一步棋就失算了,因為土軍除了城堡的巨炮之外,還布署了許多流動炮位,英軍艦船無法控製兩岸的炮火。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水雷。土軍在海峽上幾十公裏的水域都布設了水雷,英軍掃雷艦來不及排雷,導致多艘英國戰艦觸雷沉沒,而且還有幾艘重型戰艦被兩岸炮火擊傷,退出戰鬥。結果,強突達達尼爾海峽以失敗而退場。
加裏波利戰役的第二步就是占領加裏波利半島。為此,英法聯軍計劃好了大規模的兩棲登陸。加裏波利半島呈長條形,登陸的選擇點也很多,這給土軍如何布防出了一個難題。在這個關鍵時刻,時任團長的年輕軍官凱末爾向上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分析出了英軍最有可能的登陸點。凱末爾提出的軍事方案後來證明是正確的。
1915年4月25日,澳新軍團(Anzac)在加裏波利西部的一個灘頭登陸。但因為英國上級的指揮混亂,澳新軍團在土軍的阻擊下損失慘重。不過,英國海上的炮火也相當猛烈,土軍傷亡也很大,援兵補給也成問題。澳新軍團登陸後在海灘上紮營,向前進展緩慢。澳新軍團營地的條件極其艱苦,嚴重缺水,空間狹窄,橫屍遍野。衛生條件差,疾病傳播失控,而且經常遭到土軍反擊。盡管如此,澳新軍團還是在這個地獄般的條件下繼續堅持。土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他們缺彈少藥,援兵也沒及時趕到。和土軍對峙了幾個月,戰事並沒有新的進展。
不久後,戰爭形勢發生變化。保加利亞加入了德奧陣營,這樣一來,德國的軍用物資可以經巴爾幹半島通過鐵路快速輸送給奧斯曼土耳其。在這種形勢下,攻擊土耳其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澳新軍團在加裏波利堅守了十個月後,最後隻能撤軍,加裏波利戰役以英法聯軍的失敗而告終。事後,包括丘吉爾在內的幾位英國高層軍事領導都被解職。另一方麵,奧斯曼土耳其在加裏波利的勝利為凱末爾在後來創建土耳其共和國奠定了基礎。

我們的郵輪離開伊斯坦布爾之後,一路向南,駛進達達尼爾海峽。半夜裏還看到去年新通車的達達尼爾海峽大橋。郵輪於第二天早上停靠了恰納卡萊。港口有專車送我們去了市中心。恰納卡萊市中心不大,我們有時間乘海峽輪渡過到西岸的加裏波利半島,參觀了曾經參與過達達尼爾海峽戰鬥的Kilitbahir城堡。在輪渡上,我們碰到郵輪上的兩對老夫妻,於是和他們聊了一會兒。他們來自澳大利亞,打算過了海峽後,包輛出租車專門去瞻仰澳新軍團(ANZAC)的烈士紀念碑。對於澳新來說,加裏波利戰役給他們留下的傷痛是祖祖輩輩不能遺忘的。也許他們不知道,澳新軍團在加裏波利作出的是無謂的犧牲。加裏波利戰役實際上在後來為奧新兩國建立了民族認同感,為他們兩國後來脫離英國的統治打下基礎。在澳大利亞,每年的4月25日都會舉行大規模的遊行紀念活動,這一天被定為Anzac Day(澳新軍團日),以緬懷加裏波利戰役中為國獻身的烈士們。
我們原計劃是想去加裏波利半島上的曆史國家公園,參觀建在裏麵的加裏波利紀念碑。但穀歌地圖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錯誤的地方,當我們發現時,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糾正了,隻好放棄。陰錯陽差的是,我們郵輪上的兩對老夫妻,本想去參觀澳新軍團的紀念碑,卻被帶到了半島最南端的曆史國家公園,那裏是紀念土耳其加裏波利陣亡將士的烈士陵園。不過,我們在加裏波利半島的另一個小公園內,看到了一些紀念加裏波利戰役的實體模型。不巧的是,在我們的郵輪即將駛離達達尼爾海峽時,我們從遠處看到了加裏波利曆史國家公園內的土耳其陣亡將士的紀念碑。

達達尼爾海峽的1915恰納卡萊大橋(1915 Çanakkale Bridge)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懸索大橋。沒有中國公司參與建造。


Kilitbahir castle 城堡


 

加裏波利半島

土軍使用的水雷

英軍的炮火摧毀了土軍城堡大炮運送炮彈的設施,士兵們隻能用人力把重達275公斤的炮彈搬運上炮台裝填。

 

紀念碑

戰場實體模型

 

 

凱末爾塑像

 

達達尼爾海峽上的輪渡

 

恰納卡萊的海濱大道

恰納卡萊附近有一個特洛伊戰爭的古戰場,那裏也有一個特洛伊木馬,當然也不會是當時打仗時用的木馬。

恰納卡萊的鍾樓算是一處古跡

三月十八清真寺,以紀念達達尼爾海峽勝利

 

Anzac紀念碑,加裏波利曆史國家公園

 

Helles紀念碑和城堡(Sedd el Bahr Fortress)

 

 

為在加裏波利戰役中陣亡的25萬官兵而建的烈士紀念碑(Canakkale Martyrs' Memorial)

愛琴海上的日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威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問好京妞!他們用的水雷和大炮都是德國貨,一個炮彈600多磅,等於4個大人的重量。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一戰也很慘烈。 那個水雷那麽大。 一個炮彈 275 K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