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帝(1)——成吉斯汗: Genghis Khan

(2023-05-16 04:24:16) 下一個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先正名。Genghis Khan是他的Title,birth name是Temüjin。Khan?可汗大點兵咯,差不多類似天蓬元帥的元帥兩個字吧(所以Genghis 當然可以理解成天蓬)。

建立了元朝的Kublai Khan, 忽必烈 汗,是他的孫輩。

對於成吉思汗和其後人建立了曆史上版圖最大的帝國的原因,曆史學家的解釋是,除了蒙古人奮勇殺敵的本事大,更由於當時的領導者能把各方力量團結起——不僅僅是軍事,還包括宗教,貿易,科技等社會中的各領域。能夠百戰九十勝,源於選擇將士時,不僅限於Elite人群,也包括當時各階層民眾甚至女性。舉例?Khutulun是成名於忽必烈帳下的女將,她有在比武中有贏得10,000匹馬的記錄(這個故事很有的看)。

同時對戰勝起決定作用的,還有蒙古人流動的起居習慣。

首先說人。

日常隻保留維持生活的必需品不摻雜任何(可能)阻礙行動的可有可無雜物——這分明是當下流行的minimalismus理念。幾個小時就可以支起來的帳篷和完全不圈養的馬匹,使得他們行動非常迅捷,擁有超強對陌生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其二,兵器。與歐洲不同的弓箭打造和使用方法。

歐洲人的弓是整塊木頭製成——這個我很知道,我陪孩子們一起做過。而蒙古人傳統的弓是幾層材料拚在一起粘合而成,材料包括獸角,牙齒和魚骨(可惜掌握這種技術的蒙古人到今天隻剩下五個)。完成一張弓,僅晾幹就需要四到六個月。特殊工藝保證特殊質量,這種弓的超級彈性使得射出去的箭飛行速度不同尋常的之外,弦也可以更快複原。

更不要提其獨特的使用技巧。

蒙古人拿箭,是用拇指和食指夾住箭尾往後拖(而歐洲人拿箭是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縫。不知道這樣解釋是不是清楚,我自己倒是曾經學過知道是什麽感覺)。另外,長期生活在馬背上使他們習慣在移動中做任何動作都很自然穩健,保證了出箭的命中率。

不能不提的,當然還有(血腥殘忍)戰術。

舉個烏茲別克斯坦首都Bukhara的例子。

成吉思汗並不直接進攻主城,而是選周邊易攻難守的小鎮為目標。迫使那些地方的難民自動到Bukhara逃避戰火,製造“成吉思汗要到進來了,防守沒用”的恐怖氣氛。同時,在向Bukhara行進的過程中,強令難民走在最前做人肉盾牌。

如此一舉拿下當時的名城Bukhara。

如法炮製,連續攻城掠地,所轄疆土越來越大,西到多瑙河流域,東至日本海。僅從麵積來說,成吉思汗的征戰成績,史上無出其右,拿破侖或者Julius Caesar都隻能臣服。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不過呢,難易兩個字,萬事皆有,隻是對不同的人,坐標原點不同而已。

成吉思汗名聞天下的,不僅僅限於打江山,更包括守江山——他是史上難得的死後王國不衰反盛的非典型。當然,源於他的一係列政治經濟政策起到決定作用。

第一,對各個宗教的包容性。

當時蒙古人自己的宗教,是Mongolian Shamanism(現在也還有,ritual的主持人以羽毛和蛇做裝飾並遮麵和神直接溝通)。考古發現,成吉思汗時代的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這些不同信仰的民族是(相安無事)混居的——有解釋說是蒙古人相信所有這些都歸於一個真神,隻是不同名字而已。

宗教的一個作用,是使陌生人團結,越是不發達的時空範圍,其影響力越大——精神力量超越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是人類社會脫離動物性的特征分之一,尤其在800年前,各種宗教的和平共處,是社會體係穩定的保證。

其實今時今日,又何嚐不是如此?

穩定的社會體係保障了貿易活動的順利進行。商人從威尼斯沿著絲綢之路迤邐而來,隨行的,還包括知識,時尚,風俗和意識。多文化融合撞擊的結果,是新的文明和更高的生活質量,包括衣食住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當時,金飾是最昂貴的裝飾,隻限於ELITE階層,從意大利引進的紡織技術,使蒙古人學會製造金線。這種細而精致的金線被用在織物裏做成衣材料,一方麵保證了人們渴望的黃金裝飾,另一方麵又由於用量小而使得成本降低,從而普通人也負擔得起。

科技方麵的例子呢?

公認的用星象預測天氣定製曆法的技術源於古中國和波斯,而蒙古人的貢獻是,他們匯集各路專業人士一起討論這些題目,帶來天文學方麵進一步革新(Brainstroming啊,我最最最推崇的工作方式)。

經濟方麵。

成吉思汗借鑒宋代的紙幣並立法使之普及,保證來自不同地區包括歐洲的商家之間的貿易能順利進行。與此同時,信史製度下遍及所轄領土的信息網,使得最原始的郵局機構出現。而傳遞這些信息的交通工具,為各地的特有動物,比如中原是馬和駱駝,到西藏則變成犛牛。平民,商人,軍事將領,所有人都利用這個係統,被傳遞的,除了日常書信還有重要商業訂單和軍事情報。

忽必烈的第一個首都,是那個年代的文化和貿易之城Shangdu,其麵積,遠大於當時的倫敦和巴黎。

(Shangdu遺址)

蒙古帝國的滅亡?

PEST,即今時今日還讓人聞之齒寒的黑死病。據傳最先開始於糧食貿易地區,由於各種鼠類匯集尋找食物而得以迅速傳播,並跟隨商隊到達歐洲,其致死率達60-70%。

哀號遍野,旅行變得危險,貿易開始回縮,整個世界經濟受到很大打擊(怎麽這麽象說今天的事?)

瘟疫導致戰亂四起,可惜人口減少,使得再也爭不到足夠的士兵,一代,兩代,三代天驕......蒙古帝國,默默在蒼茫中落幕。

留下的痕跡?當然有。基因代碼研究表明,當今世界上每200人就有一個是成吉思汗的後代,而且,亞洲人的比例更高一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