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8卦時間(12)——String Theory

(2022-05-09 05:50:36) 下一個

我們這裏5,6月份假期特別多,輪到星期四的話,星期五就是“窗口日”,學校會連著放。我的假期一向跟著學校走——這樣不長不短的3,4天,特別合適到山裏過周末。

滑雪季過了,已經統統換到夏季節目。有一項,是坐索道上去,然後騎山地車往下衝。我們老二吵吵要衝一次,被我嚴厲喝止——隻要你還在媽媽眼皮子底下,就是你媽媽我說了算!

我對這個,有很大心理陰影啊。

我有一段,是和理論物理的那撥家夥一起混的。記得看過一個心理學方麵的研究,說我們習慣不自覺拿職業衡量新認識的人,比如說到醫生教授,會不由自主往斯文有禮方麵想,說到拉大車的,可能就是粗魯豪爽了。

完全沒有職業歧視的意思,金錢麵前人人平等——“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你隻要讓我富貴,拉大車都行啊!(《論語:述而》)

那些,嗯,同事,還有一個共同特點——也巧了,全部壯漢款,最矮一個,彎著腰也有185CM(有趣的是他老婆超過190,是所有同事的老婆裏最高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我BIAS判斷他們和常人不太一樣——我們有時候互相開玩笑,稱對方是alien。

也許平常用腦過度的人會更迷戀極限運動,比如這個騎山地車往下衝。而且,屢教訓屢不改。我親眼見的,是一個家夥纏得像個木乃伊來上班(真記不清纏了多久)。

理論物理的題目,在我看來是如假包換的真科學。String Theory(中文該翻譯成弦論還是弦理論?)這種呢,我想,可以理解成科學裏的核。

人們眼裏看到的三維(待會兒會說到維的概念,特別強調一下)物質世界,或者說四維(加一個時間軸),是完全可以通過居家常用儀器度量的。看到(通過眼睛),測量(普通儀器),描述記錄(人類可理解文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第一步。然後呢,牛頓出現了,為什麽蘋果會落到地上不是飛起來——人們(試圖)解釋物質世界的現象和其中的邏輯,文明向前走一步。

然後呢?

儀器越來越先進,肉眼看不到的東西,可以用更精密的儀器捕捉到。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從宏觀世界進入微觀世界。分子,原子,…,一直到最小的quark,top quark,tau neutrino和2012年被LHC觀測到的Higgs boson。截止到目前的理論,quark被認為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誇克結合形成複合粒子,hadron。最被大家熟悉的hadron是質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

(名詞到此為止,說多了,我也暈)

想象一下,這些小小粒子帶著能量(energy,電和磁)和物質(matter)在我們看不見的量子場裏飛來飛去,互相作用完成能量交換,才能有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穩定的物質世界。理論發展到今天,能比較好描述量子世界並被大家接受的模型是Standard Model,它主要是幾個經典量子力學理論的結合,可以(比較完美地)的解釋微觀世界中的強弱相互作用和電磁力,並且被認為是self-consistent,唯一的麻煩是,遇到宏觀世界的重力場,gravity,敗下陣來。

本來不想寫公式,還是寫一個吧,我自己,實在是喜歡這個Schrödinger Equation,

為什麽?這是打開微觀世界的門啊——解這個微分方程,得到波函數,獲得對量子的能量描述——能量(力),是保證我們的物質世界穩定的根本原因(一般量子力學教材的第一章,都會給你這個方程的最簡單情況的解析解)。

So far so good。

推廣到宏觀世界的gravity?麻煩了,解變無窮——學數學的不怕無窮(當然了,一個量而已,而且,無窮,難道不是很beautiful的極限?),學物理的才怕——因為你拿模型解釋物理現象的時候,大半對找到的解是有一個基本估計的,如果從模型上得出的解不在預期範圍,很遺憾,模型有問題啊!

哎!——比屈原還慘。

其實弦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Heisenberg(他1925年寫的論文現在在網上都可以查到,不過是德語,好在基本是從公式到公式,文字可以忽略的那種),大家可能聽說過的海森堡矩陣,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海森堡這種傳奇,可以專開一章來講。不能離題太遠,回到弦論。

既然用一維的點來統一宏觀和微觀的物質世界有困難,那麽,比點帶多一點點信息的呢,是什麽?

最直接能想到的,顯然是2維,弦(string)——用string而不是line,是因為弦有張力(tension),有擺動(vibration)。而且,如果我們想象一下吉他的弦,不難理解弦與弦之間還有協調相互作用。同時,弦本身,即可以是閉合的,又開放的。於是,新假設來了,如果我們zoom in基本粒子,發現它們不是簡單的點結構,而是上麵說到的弦呢?

不同的弦可以用來描述不同的點(量子)的特征比如光子(photons, m=0,q=0,s=1),或者重力子(gravitons,m=0,q=0,s=2)。括號裏的參數大家不必在意,隻要知道粒子有所不同就足夠,而後者,可以用來解釋重力場形成的原因。

弦論比粒子論還有一個優勢是,粒子相遇的話,能量交換相互作用要在瞬間即刻完成,而弦論,因為弦本身有空間體積,所以相互作用可以是逐漸完成——這種假設使得再回到SM的話,可以得到對graviton的解(即重力場的解不再是無窮)。

Again. So far so good。

弦論解釋了基本粒子的多樣性,預測了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來描述重力場的存在。

滿意了?不是。

第一,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弦理論基本都是圍繞玻色子(Boson)的特征展開的,玻色子是基本粒子中描述能量的部分,而另一部分描述質量(matter)的fermions沒有被包括進來。第二個問題,解的一部分表明有“虛數”的質量——這在物理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

第三個問題,弦理論要在26維的宇宙空間才成立——又到了數學和物理不能互相容忍的範疇。從數學的角度,拿最簡單的歐氏空間舉例,我們是不在乎多少維的,隻要有足夠多的不相關向量,你想要多少維我們都能deliver。學物理的看這件事呢?——sorry,多於3維,是不能被接受的。

怎麽辦?修正模型啦。在弦上增加自旋(spinors)的概念。這個修正,很聰明很好,馬上解決了兩個問題,1,質量是虛數解的粒子消失,2,解中包含了費米子(fermions)的存在(supersymmetry)。這個修正,被稱為super-string理論。

第三個問題呢?仍然存在,不過變得好了一點點,求解得到的宇宙空間,從26維降低到10維。再重複一遍維的概念,維,最簡單的理解是不相關的量。到目前為止,在重力場中測得的力,~r2,即和空間距離的二次相關(2次是因為我們在3維空間,3-1=2)。

???

那麽,換個角度,站到對麵看問題。如果,我們的宇宙(universum)不是3維,而是11維(超維)?不是恰恰可以用現有的弦論來解釋?(今天的重力場如果同電磁力相比顯然太弱了,反而在高維情況下可以與電磁場產生的力的數量級比較)。如果string theory的度量,10^(-35)米,是宇宙的起點,不是解釋了黑洞的理論?

Promising!

這也是人們一直對LHC(Large Hadron Collidar,上次提到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期望之一。遺憾的是,(so far)什麽也沒觀測到。Supersymmetry?也沒有——更讓人沮喪的是,到目前為止的實驗觀測,比照弦論的推測,基本是反向。

這一路下來,弦論的發展路線就是,有了?——沒有——有了?——沒有——有了?——沒有。

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交替。

也許,這正是科學的美麗所在——我說的,的確是beautifu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