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病毒下的眾生相之五

(2020-03-22 09:15:13) 下一個

疫情預測

 

現在全世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隔離,隨著意大利的確診人數逐漸增加,死亡人數竟然倒了百分之十,原本淡定的加拿大也不淡定了。昨天美國以紐約為首,衝上了倆萬人。各大醫院也在不同的設交媒體上控訴自己醫院的官僚體製。竟然還有不允許護士帶口罩的醫院,這有點太不仁道了。看起來官僚起來,美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不改變,恐怕病毒未消失,我們有限的醫生和護士就會先消失了。那麽疫情何時才能消失,才能讓人們過上正常日子呢?

而在科技界很紅火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此時拍上了用場。要預測,大數據必須要有數據才行。而先行國家的數據-中國和意大利--就成了大家的樣板,此時也沒有人再問是否中國的數據是真的,假的。有總比沒有好。老竄看了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報告:

 

Impact of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 to reduce COVID- 19 mortality and healthcare demand

 

翻譯過來就是 -- 非醫療方法的介入對新冠狀病毒引起的死亡率和對醫療要求的影響--。中國和意大利的實際情況加上這篇研究文章讓老竄終於開始自己領導抗疫鬥爭了。這文章用的一個圖也許是讓老竄痛下決心的關鍵。

 

看看這張圖,我們還在開始爬坡的地方,而我們加州已經在用藍線的方法了,如果沒有別的方法介入,高峰期是六月。希望加州的幹熱天氣是病毒的天敵,而加州的就地避疫情也初步定在四月七日截止,難道還會延期?

 

文章引用:

 

https://www.imperial.ac.uk/media/imperial-college/medicine/sph/ide/gida-fellowships/Imperial-College-COVID19-NPI-modelling-16-03-2020.pd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