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再遊東歐11: 對話裏加,你從哪裏來? (05/17/2022)

(2022-06-10 15:22:16) 下一個

記得第一次聽到裏加這個城市的名字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偷偷看大人才能看到的”參考消息”,內容是蘇共頭目們生活腐敗,去波羅的海的裏加度假,在我的腦海裏就留下裏加是天堂一樣的度假勝地的一段記憶。

裏加是波羅的海周邊最繁華的城市,她的名字來源於道加瓦河的支河裏加河,可是隨著滄海桑田和歲月流逝,裏加河己不複存在,而道加瓦河川流不息,經過八百多年的哺育,將這個遠在維京人時代就被稱為“道加瓦河停泊處”的小漁港塑造成波羅的海岸的一顆閃亮的明珠。

裏加是一座充滿莊嚴肅穆氣氛的城市。盡管她經曆過多次火災和戰爭的破壞,老城內依然矗立著代表著中世紀宗教建築精華的教堂。毫不誇張地說,抬頭有數不清的教堂塔樓尖頂,低頭仍是教堂尖頂在陽光下的剪影,她們交相輝映,她們用渾厚的鍾聲傾訴著裏加的風霜苦痛,描述著裏加的過去和未來。

裏加是一座建築美學的博物館。老城內的建築物都鐫刻著各個時代的烙印,同一條街上會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風格的建築物,但是她們搭配巧妙,渾然一體。她留下了各個時期偉大建築師的最優秀的作品,建築物上造型各異的奇妙裝飾雕塑作品將整個老城區的氣質推向一個接一個的高潮,是世界新藝術建築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遊客們在大街小巷住足欣賞,感受時空穿越,流連忘返不忍離去。

裏加是一座包容和理性的城市。裏加老城區的黑頭宮是所有關於裏加的明信片、畫冊上都一定會出現的一棟色彩鮮豔的建築,作為曾經的德國商會所在地,所謂黑頭者是指當時年輕未婚的德國商人,根據漢薩同盟來到波羅的海開拓市場,他們富有進取精神、樂觀熱情,這種氣質影響了整座城市,促進了當時裏加的工商業迅猛發展,至今仍是裏加精神的象征。今日的裏加己經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戰略通訊中心,成為波羅的海三國主要的進出口通道。

裏加是美食者饕餮盛宴的天堂。由於裏加位於波羅的海三國中央,她汲取了各國美食的製作精華,在裏加你還可以品嚐到各種新鮮的海鮮,而且做工精細,有獨特的拉脫維亞風味。隻是很多餐廳受到病毒和戰火的波及,我去兩家網紅餐廳,不是歇業,就是關張,按照我以往專找座無座席的方法尋找餐廳也不再好用,因為很多餐廳不是座無虛席,而是座無一人,令人惋惜同情。

裏加是讓旅遊者得到意外驚喜的地方。裏加盡管飽受風霜和歲月摧殘,她依然有令人珍愛的容顏,她麵露笑容接待每一位來訪者。在其他歐洲國家旅行時使用衛生間都必須付費,而裏加的城市中有許多免費的酒店水準幹淨的衛生間可以免費使用。在裏加即使你深夜走在街頭,也不用緊握著錢包,手機和相機,這裏是一座安全的城市。

裏加是拉脫維亞整個國家的縮影。每到一個城市我都喜歡去當地的農貿市場,看看新鮮蔬菜,聞聞瓜果飄香,問問肉蛋多錢一斤。而裏加有歐洲最大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級別的中央市場,它由五座德國齊柏林飛艇的機棚改造而來,五個巨大展館分別售賣不同種類的產品魚、肉、蔬菜、乳製品等等。整個大市場幹淨整潔,商品琳琅滿目,時令水果和蔬菜上掛著採摘時帶來的田間水珠,剛剛擺上冰麵上的魚兒仍在張口動腮。想起多年前在莫斯科看到的場景,皺皺巴巴的蘋果和爛掉半邊的西紅柿,加上土豆,幾乎看不到其他水果蔬菜。脫離蘇聯獨立,拉脫維亞人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道路,畢竟鞋子是不是合腳,隻有穿鞋子的人自已知道,他人無權說三道四。

裏加,感謝你給我的驚喜。不管你從哪裏來,都是我的朋友。

 

裏加聖彼得大教堂

裏加黑頭宮,原德國商會舊址

裏加新藝術風格的建築物

道加瓦河畔的雕塑和大橋

裏加自由紀念碑

斯大林同誌送給裏加的禮物,一塊俄羅斯蛋糕

裏加街景

裏加中央市場

裏加街頭反戰漫畫,打的他滿地找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帶我回憶起裏加,我還在裏加看了一場芭蕾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