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錫山水名勝詩鈔》卷三 蠡湖風光帶之七

(2020-01-17 18:17:23) 下一個

高攀龍

 
   高攀龍(1562—1626),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有《高子遺書》等12卷。1589年中進士。  1592年被任命為行人司行人。1594年高攀龍上疏參劾首輔王錫爵,被貶廣東揭陽典史。1595年高攀龍辭官歸家,與顧憲成兄弟複建東林書院,講學二十餘年。1621年高攀龍重獲起用,被任命為光祿寺丞。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禦史(相當於紀委書記)等職。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稅監李實奏本,誣告高攀龍等人貪汙,三月,魏忠賢黨羽崔呈秀派緹騎往捕,高攀龍自知不免,於十七日淩晨投水自盡。崇禎初年(1628年),朝廷為高攀龍平反, 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忠憲”。
 
高子水居塑像
 
   高攀龍之詩文被稱為“立朝大節,不愧古人,發為文章,亦不事詞藻而品格自高”著有《高子遺書》12卷,以及《周易易簡說》、《春秋孔義》、《正蒙釋》、《二程節錄》、《水居詩稿》、《毛詩集注》等書。
 
 
  高子止水 ¹
 
東林巨擘文山節² 道德華章賈誼才³
冷對魏閹興楚獄 一腔碧血灑蒼苔
【注】
1. 高子止水, 即高攀龍投水自沉處。位於無錫市城內水曲巷後、現中山東路、江南中學老校址內。明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遣派心腹來江南緝捕, 3月16日,高攀龍自度難免,深夜急寫《遺哀》一則及《別友柬》一通,置於桌上,淩晨赴後園池塘,立於池中“左手護心,右手傍岸,衣履整齊,汙泥不沾身,滴水不入腹。數日成殮,麵色如生。” 實際上三月江南,鶯飛草長,天氣尚冷,久立水中,體溫難以支持,因之凍死,並非普通溺水身亡可比。
2. 文山,即文天祥,字文山,以氣節貫長虹而彪炳中華史冊之英雄。 巨擘:意為傑出的領軍人物。
3.賈誼,西漢之著名大儒,有《過秦論》、《治安策》等名篇。
4. 魏閹,魏忠賢,明末宦官,明熹宗時期,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極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柄,正直官員對其恨之骨,稱“魏閹”。
 
《訪高子止水》
近代· 鄧拓
力抗權奸誌不移  東林一代好男兒
攀龍風節揚千古  字字動心絕命辭
 
 
 
高子水居懷古
 
臨湖亭榭石生苔   古木蒼蒼傍路栽
高子風流隨水去   空留遺跡後人哀
 
 
 
高子水居
 
胸懷濟世憂   壯誌竟貽羞
東廠緹騎急   忠魂逐水流
【注】
水居位於東蠡湖北岸、蠡湖大橋東側,主體建築取名“五可樓”,寓含“可望山、可觀水、可沐清風、可照陽光,可伴明月”之意。“高子水居”四個鎏金大字係馮玉祥將軍手澤。
 
 
《夏日閑居》   
明· 高攀龍
長夏此靜坐  終日無一言
問君何所為  無事心自閑
細雨漁舟歸  兒童喧樹間
北風忽南來  落日在遠山
顧此有好懷  酌酒遂陶然
池中鷗飛去  兩兩複來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