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半馬2023-06-03

(2023-06-06 15:43:14) 下一個

今年三月底帶老大老二去pacific northwest旅遊時,娃爸幫我報名了一個這裏的半馬比賽,這個半馬是個參加的人不多可是組織的不錯的小比賽,我上次跑它還是2018年,那次比賽前去了亞洲一個禮拜,回程連飛帶轉機一共16個小時後於禮拜五下午回到家,馬上過去拿Bib,沒機會到時差,第二天一早跑了半馬。時間是1:59,跟我上次2013年跑的那個半馬的時間差不多。 隻是這是個下坡跑,對我這種cardio不強的人來講要容易一些。人也不多,不像第一次跑的那個要上兩座橋,人很多,半馬有一萬多人,道路比較窄的時候跑起來人擠人。

這次四月中臨時決定帶老二去大提頓和黃石國家公園,做行程時被這個尷裏不尷尬的半馬時間卡住了尾巴,不甘心因為旅行把它放棄,所以把行程盡量往前趕,定了老二放假後第一天的一大清早的飛機飛鹽湖城,因為出發那天是Memorial day 前的周五,怕一早路上可能的堵車,所以我們周四晚上11點就開車到LAX旁邊的旅館住下,在旅館裏睡了兩個小時後起來坐旅館Shuttle去的機場。回程的飛機也訂了中午到我們家附近的小機場,為的是下午可以去拿Bib。

曾經猶豫過是不是還要去跑這個半馬,我們出門去山裏或島上的trip都不是吃吃喝喝的休閑遊,比如去大峽穀R2,當天走完後馬上開車六個多小時趕回家。出門去看秋葉也是淩晨3點出門晚上12點多回家,在外麵忙乎一整天外加開車10個多小時,吃飯都是屬於low priority。一般這樣的trip回來後人會感覺有點累,有那種 I need a vacation from my vacation 的感覺。但是換個角度想想,平時鍛煉身體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能夠有體力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嗎,比如這個又可以出門回來又可以跑步的情況。

至於成績就比較隨意了,我沒有什麽跑步天賦,鍛煉的目的是為了控製體重和保持精力,這也是為什麽我隻跑過兩個半馬,還是在過去十年的時間裏。兩個成績都是1:59多,兩小時不到一點,在Kindle上看過不少買的跑步電子書,跑步道理知道一點。這次沒有跟什麽訓練計劃,五月一號開始到24號出門每天出門慢跑6.2英裏,有一天跑了8英裏,速度非常的慢,每英裏11-12 分鍾,讓自己習慣在有accumulated fatigue的情況下慢跑。 20號因為家裏心愛的貓咪突然去世,心情非常難過所以停了一天。

這次在大提頓和黃石的trip很愉快,我們基本上每天10-11點出門,晚上10-11點回旅館。周五回到家後下午去拿了Bib,然後娃爸開始整理他的衣服和要帶的東西,我剛回來人感覺比較木,一直興奮不起來,轉換的也比較慢,直到晚上才開始一邊想一邊慢慢的做這些準備事情,挑好衣服褲子,在衣服上別上Bib,拿上跑步腰帶和帽子,帶上Gu Waffle和Gu,給耳機充電,拿上一個小管sunscreen隨身帶上。鞋子還是穿我過去8天在黃石trip穿的那雙ghost 15. 鞋底還有點黃石走路踩上的黃泥,沒有什麽不對,如果洗的話會來不及幹。我最近又買了一雙不同顏色的ghost 15,可是因為還沒有Break in,所以覺得還是穿旅行的這雙保險。

第二天一早娃爸4點半就叫醒我,說5點出門這樣找停車可以比較方便。這個比賽5點開始有校車上山去起點,最後一班上山是6:20,我覺得坐最後一班不錯,可是娃爸喜歡早一點去。娃爸說他叫醒我時不確定我是不是會起來,因為我從來都不是一個morning person。我說我想好了要把這個半馬來紀念我剛去世的最心愛的貓咪Casper的,不管什麽成績都要去完成,不會不去的。

5月的慢跑

到了那裏找到停車,看見大家都開開心心的走向校車,能感受很多來跑步的人都非常開心,我們上了5:45左右的校車,車上好象隻有我們兩人帶了口罩,校車一路開上了山。

到了山上起點附近,那裏已經有不少人了,一大排porter potty沒有人排隊,裏麵也很幹淨,除了這個外還可以用山上營地的廁所,營地的廁所是幹廁,和porter potty沒有太多區別。山上那裏有喝的水供應,還有寄衣服的車,因為沒人排隊,可以一直等到出發前再寄也來的及。這些都是參賽人數少的小比賽的好處。

山上氣溫50度,感覺有點涼,我們帶了兩條遊泳毛巾取暖,家裏也沒有可以扔掉的衣服了。放眼四周一看,大約有1/6的人穿著Nike 神鞋,每一種神鞋的顏色都有,最多的還是那個neon green和白的那種,看上去都是牛人,有的神鞋看著有些鬆垮有些舊了,其他有不少穿Brooks和Hoka的。

好些牛人在那裏做熱身活動,有的來回跑,有的做很高很快的高抬腿跑,還有一位女士在那裏做了半小時多的瑜伽拉伸動作。那裏還有一些穿跑步團體衣服的人,有幾個Neon green上衣的韓國跑團成員,每人外罩一件薄薄的透明的紙質Covid防護外套取暖,還有兩三個穿Burn衣服的,個個光看身材就非常了得。

知道跑步開始後會吃不下東西,我從出家門起就開始吃東西,一共吃了4個Gu Waffle和一個Gu,昨天晚上吃了三個Gu waffle和兩大塊Pizza。在黃石時每天走路吃的不多,身體裏沒有太多糖原儲備,大腿因為走那裏的上下坡還有點酸。

等到最後一輛校車上了山後,比賽開始,現在沒有氣球拱門,沒有國歌,計時的毯子一鋪,開道的警車準備好,就可以開始了。

一出發,和娃爸就分開了,這樣不用講話,也不互相牽製。過去八天裏我沒有跑過步,在山上也沒有做熱身運動,剛出發時感覺腿和膝蓋都非常僵硬,還覺得跑姿很別扭,感覺不知道怎樣邁腿了。看見旁邊的人刷刷刷的超過我,覺得他們步頻步幅都一般般,可是為什麽那麽快呢?就這樣一邊跑一邊找感覺,感覺上隻跑了一英裏,這時突然看見前麵有一個水站,還納悶為啥剛跑一英裏就有水站了,一看表,那時已經快到兩英裏了,我的速度8分半左右,身體感覺還可以,我的目標是完成半馬,當時覺得就這麽跑下去,小心分配體力,可能是可以跑著完成的。

五年前跑同樣路線時,剛開始幾英裏跑的比較快,以至於最後3-4英裏速度超過了10分鍾一英裏,這次和上次比起來跑的小心翼翼,全程沒有拿手機出來拍照,一門心思專心跑步,關注自己的身體的反應。剛開始為了少跑裏程還有過換裏道轉彎,後來覺得那樣換來換去比較費腦筋,幹脆沿著中線左右跑。跑到4英裏多的時候,突然看見娃爸在前麵50米左右的地方,娃爸之前說他自己這次狀態不好,跑不出好成績,所以他決定歡樂跑1:50+,他覺得我這次沒什麽訓練加上出門8天剛回來,大概會跑個205-210之間。看到娃爸就在前麵不遠處,我當時想如果一直跟他保持著這個距離,我是不是也可以跑進兩小時之內呢。

看見娃爸後我也想過要不要加速趕上他和他一起跑,想了想後覺得還是不要這樣,加速趕上他後我不一定有體力維持這個速度,所以還是按自己的節奏比較好。娃爸在前跑的很輕鬆,還把自己的Gu給旁邊的一個小女孩,後來聽他說這個女孩跑不動了,有人送了一個鹽蛋給她,女孩問他需不需要吃,娃爸說不抽筋就不用,娃爸感歎這個女孩和我家老大差不多大,就已經來跑半馬了。後來在終點看見女孩和她爸,她爸穿著Neon綠的韓國跑團衣服。

不知不覺到了7英裏,速度沒怎麽掉,這下腦子裏開始盤算,這樣下去,如果下半程跑9分半,那還可以跑進2小時。不到10英裏時,看見時間是1:25多一點,覺得是不是還可以PR我之前的1:59+.

這次發現,上半程的下坡中有三個小上坡,下半程的坡度不那麽明顯,因為要維持不知不覺中因疲勞下降的步頻比較容易讓心跳加快,我加大些步幅,爭取每一步都邁的大一點,這樣讓速度掉的慢一點。最後的三英裏比較難熬,一路上想著我的Casper堅持下來了。

終於看見前麵的終點,跑過終點,眼前就是個發牌子的人,他把牌子掛上我的脖子,我走過他一看,娃爸就在眼前看手機,娃爸看見我很吃驚,他正在手機地圖上看我的位置準備給我拍照,結果我已經到了,他到終點隻比我早了一分多鍾,所以錯過了幫我拍照的機會。

沒想到這次跑了1:55+,比上次快了三分多鍾。就是跑完了感覺比較累,坐在了草地上休息了一會後回家,回到家後才10點,以往周六這個時間才剛剛起床,感覺上跟做了個夢似的。盡管跑的時候覺得以後不想再來跑了,跑完後馬上忘記了最後三英裏的艱難,計劃以後每年都回來跑。

補一張5年前的照片,當時剛從亞洲回來,路上16個小時,來不及倒時差,人比較憔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