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房產投資不交稅?——稅務策略書第一冊讀後感

(2020-10-05 09:54:04) 下一個

這周讀了大錢包(Bigger Pockets)的出版書”The Book on Tax Strategies for the Savvy Real Estate “ 第一冊Investor Volume 1, Beginner 麵對初級房產投資者的第一冊。作者是一對注冊會計師夫妻,擅長房地產方麵的稅務;此外還有Volume 2, Advanced, 可以翻譯成進階版,則進一步地針對2017年稅法,讀著也特別有意思,下一周準備接著寫進階版的讀後感。

一如大錢包出版的諸多書籍,這些書都不太厚,一般不超過300頁,也並不篇幅冗長地講大道理,都是用具體的實例來分析概念加深印象。俗話說人很難掙到認知以外的錢,同樣也很難省到認知以外的稅。省的稅比掙的錢更值錢,不是有人說嘛,省的一塊錢稅相當於多掙的稅前兩塊錢。

在之前的博文中我也零零星星提到房產投資的稅務優勢,雖然都是零星劃過:比如我說過一般的投資房產,至少要有5%的現金流回報率就可以考慮上手:比如投資5萬塊錢(25%首付)買了一個20萬的房產,那麽至少這個房子在養活自己(用房租付完貸款,地稅,保險,可能有的HOA費,地主負擔的水電氣費,可能的維修和空置)的情況下,能掙到一年至少2500塊(5萬的5%)。當時就有人評論說,這個回報率很低呀,5萬塊放在股市大盤裏能平均掙到10-12%,更不要說有些可以比肩巴菲特的“小股神“們,某年有20%甚至100%也不是沒有。當時我們就有對話一個概念,那就是房產投資的5%的回報,比如這個案例裏麵的2500塊,基本都不需要交稅;而股市裏的回報率,10-12%是毛回報率,還得考慮稅務比例不是,淨回報率是多少呢?而且我房產投資這塊,還沒有給你算租客代還的貸款本金(比如這個例子約摸1800塊)和房屋增值(就算3%吧,20萬的3%就是6000塊;我今年的投資房都漲了不隻10%),那麽5萬本金其實有至少超過20%的淨回報(貸款本金和房屋增值我在幾年後重貸出來,也是不交稅的)。這個故事裏麵語焉無詳的就是我提到的房產投資的2500塊現金回報,基本都不需要交稅,具體是怎麽操作的呢?

即使是隻有一個投資房的微小地主,與擁有成百上千個的房產大亨對比,在本質上都是在運營一個business,business的好處就在於,可以用收益先扣除開銷,最後再來看剩下的部分需要付什麽稅。在貸款買房的前提下,房租收入作為收益,可以先扣除貸款利息,地稅,保險,可能的HOA費,維修,廣告費這些顯而易見的開銷,還可以扣除很多東西,從而使可稅收入大大降低,甚至為一個負數(如果你自己的W2收入不是很高,這個負數還可以幫助抵扣自己的工資收入)。

第一點紙麵上的折舊虧損(depreciation)也就是美國國稅局送給房東們最好的禮物,也是抵稅大頭。 舉例普通住宅地麵建築按27.5年折舊虧損,比如上麵提到20萬房產,如果建築部分值15萬,那麽15萬除以27.5年,也就是每年有5454塊錢可以算成開銷,那麽基本之前提到的現金收入都基本會被這一個IRS送給我們的禮物給抵扣掉了。其它的折舊還有房東提供給房客的電器,家具,以及各種裝修材料,比如廚櫃,地板,門鎖等等,隻不過折舊的年費不一樣罷了。

第二點Home Office。 地主們處理自家出租房難道不是基本都在家裏嗎,有個小書房,電腦鍵盤打印機一應設備,而這一切都是可以抵扣收入的。當然有人會琢磨這個是不是很容易招來國稅局呢,以前或許是,現在美國國稅局又把這一切做簡便了,房屋小小一角或者一個專門的書房,一個sqft算5塊抵扣,所以我書房的一半也就是60sqft就可以算成300塊的Home office抵扣額,然後買的配套東西就好操作了嘛,電腦主機,屏幕,鍵盤鼠標,甚至還有台燈書櫃。

第三點裏程Mileage。正因為有了第二點Home office, 地主們視察維修秀租自己的房產,去Lowes,Homedepot買材料退東西,甚至出門考察別的房產,去開一個與房產投資相關的會議,都是business to business的行為,所有的裏程數按照每一英裏0.575美金可以抵稅。這一點其實我有深刻地體會,前兩年我們的會計師給我們的投資房報稅都是隨手寫一個大概數字(因為沒有具體統計),我都懷疑我一年中有與投資房相關的1000英裏裏程嗎;我今年有了記錄之後,發現居然到今天為止,裏程數已經達到將近4000英裏,那就是2300塊可以抵房租收入。

第四點旅行開銷。如果有朋友有外州房產,那麽完全可以把business和個人旅遊弄在一起,當然操作起來沒有想象中那麽簡單,但是是很有可能把整個旅行的費用:機票,租車還有加油,旅館都算成房產投資的開銷的。如果朋友們沒有外州房產是不是完全就沒有這個可能的呢,不一定呢;如果我們把一些房產投資的會議安排在我們想順便去旅遊的地方,同時好好計劃房產投資的會議時間,全部的旅遊也很有可能都是Business trip,從而完美抵稅。

第五點自己的家人。如果家裏有孩子老人願意幫忙,有考慮過他們的勞動也都是可以算成開銷嗎,你完全可以給他們開具W-2(當然具體操作可能不太能DIY),這樣青春期的孩子和剛移民的老人可以有earned income,還可以開始存自己的roth IRA等等,這個說遠了。。。總之目的是把高稅率檔的收入(比如你們雙職工)往低稅率檔的劃拉(孩子或者老人),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第六點Meals。我們每年是有跟自己的會計,或者我們的房產經紀,貸款經紀一起吃飯聊些生意聊些生活,這些其實也是可以報稅的;或者上個周末,我們兩口子,同時也是最好的商業夥伴,出門一天考察麻州南部房產,中午搓的那頓館子,也是再合理不過的商業開支;當然吃飯隻能報一半的費用。

第七點房產教育費用。比如我們最近買了不少書來看(包括這本),甚至去參加一些付費的在線活動,講座,課程,任何與房產教育相關的費用也都是可以報稅的,當然這些必須在你有投資房產之後。

等等等等。

其實還有很多,但是因為這本書是初級版本,所以也不用不一而足地都列出來,但是這本書的deductions這章給我們的概念也就是房產投資的魅力之一,那就是它就是一個商業類型,不管你有多少房產,完全可以先扣掉開銷,然後再克稅,而開銷可能有很多你事先並不知道的類型,即使是你有雇用職業會計師,他/她也不一定完全擅長房產投資領域,於是完全合理合法的避稅操作我們不知道,所以也有可能就糊裏糊塗地多把自己的辛苦錢交給了國稅局。

那既然我們知道了以上諸多好處,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憑空我們就能享受到的:比如即使是顯而易見的開銷裏麵,地主朋友都有嚴格整理好所有的收據證據嗎?裏程和旅遊都有對應的記錄和憑證嗎?想開工資給自己的家人,有嚴格執行國稅局認可的操作規程嗎?所以下一個部分,也就是我標題特別想強調的,節稅是很開心的,但是記錄可能是很多人不願意操作的,但是人們就是應該把節稅的概念和記錄的習慣揉進自己的生活裏,我這樣說可不是說我們真的需要每一天都要抽出時間,想想今天我節稅了嗎,今天的收據整理了嗎?這樣的思考和整理可以一個星期一次或者至少一個月一次吧。我看完書後的當天晚上,我就在Landlord studio(朋友們有其它好的推薦也可以留言)上注冊了帳號開通了付費服務,然後花了好幾天跟自己的照片聊天記錄對應,把今年的裏程整理了出來,所以我才說我們已經有將近4000邁的裏程了,同時可以毫不猶豫膽怯地報稅。當然下一步整理就是我們今年初大裝修的各種裝修費用。整理收據是個很煩的事情,尤其是往前回憶整理,所以最好的建議就是隨手拍照,因為國稅局是認可照片或者掃描件的,拍照完後小票就不需要了,這樣避免了過段時間小票就不知道揉到哪裏去了。當然這樣的付費管理軟件,連帶我的付費租金分析軟件,還有我因為投資房產用的dropbox的付費服務,諸如此類,都是可以抵稅的。

有了一些概念,影響指導我們的行為,這大概是這本書想給我們最直接的體會,當然更深的思考還有很多,比如到底要不要成立LLC來管理房產,怎樣正確操作而不是隻是單純給律師和會計師送錢;比如投資房產與自己收入的關係(隨便舉個例子:某些牛人公司的原始股對現,可能會大大地增加某年的收入或者稅率,那麽有沒有考慮房產投資的“損失“來抵扣這部分增加的收入呢),投資房產與退休金的關係(也隨便舉個例子:比如用退休金投資房產),甚至投資房產與遺產的關係(比如怎麽樣把自己的legacy交到孩子手裏,同時消掉之前一直延遲的各種增值稅capital gain)等等。關於這些更深的概念,案例,這本書的後麵也簡要地提到一些,而在進階版裏麵會講得更加詳細。

正好最近紐時也報道了川大總統的稅表信息,用了一些驚悚的標題,然後帶來一連串驚悚的報道,說他老人家2017年的聯邦稅隻需要交750美金,要麽就是稅法諸多漏洞,要麽就是他實在不是成功的商人。所以饒有興趣地來評論一下,稅法是否真有諸多“漏洞”呢,如果大家認為稅法跟別的法律一樣,人人平等,那你就錯了,美國稅法從來就不公平。一般的W2收入者,抵稅的選項少之又少,可能包括401K, 傳統IRA這樣的養老金,醫療保險或者HSA這樣的醫療開支,自住的貸款利息和地稅(其實2017年稅法裏麵對自住房非常多限製),總之就是掙得越多,交得越多,沒啥選項也沒啥可抱怨的;而同樣的房產投資甚至川大總統這樣的商人,開了無數的公司,那麽就是可以先扣除運營費用,再克稅,並且運營的紙麵損失還可以繼續carry over以後很多年繼續使用,川大總統的7萬理發費用合理嗎,私人飛機,高端餐飲合法嗎?不僅合理也合法,所以也沒有必要驚悚。避稅不是偷稅漏稅,這裏麵有嚴格的區別。那麽他是不是失敗的商人呢,這個可能是需要商議的,但是我想強調稅務紙麵的損失和真正的收入是有區別的,正如我上麵關於一個20萬的小房子的例子你們也可以看出,我事實上是有2500塊的現金收入的,還有隱藏的貸款本金收入以及房屋增值收入(以後可以重貸套現且不交稅),但是在稅務紙麵上,我還是虧損的,這個虧損還可以延續到未來若幹年來抵消其它的紙麵盈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