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四年還清30年房屋按揭貸款

(2020-08-27 09:39:36) 下一個

上下班路上,喜歡聽一些關注的頻道,昨天下午看到“貝版Bayfamily和小飛俠”頻道,某個標題叫做”如何5-8年還清30年按揭貸款”,看到這標題默默翻一個白眼,心想貝版這樣一個這麽主動投資的人,怎麽也來宣傳什麽努力還清房屋貸款的故事。先說個大前提,在購買房產的時候選擇多少年的貸款,15年或者30年,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持有幾年之後要不要重貸,這些都是非常personal的選擇,跟每個家庭的財政狀況跟理財理念息息相關。去年還沒有疫情的時候,某個朋友在市場上尋找第一套自住房,他們的計劃是買個壓力不那麽大的,15年貸款還清的,當然由於15年貸款,所以他的預算就不太高,結果要麽看得上的房子超出預算,要麽預算內的房子看不上,所以折騰半年多就放棄了,我當時確實有不解不處:為什麽非得要15年貸款呢,即使是疫情發生之前的去年,利率也已經算曆史的相對低點,我覺得當然要30年利率,每個月付款壓力小了些,房屋預算可以高一些,有一句話不都是說我們老中都是要買踮著腳夠著的房子嗎?現在似乎又理解了一些,畢竟30年貸款相對於15年貸款,我每個月少付的部分我是要用來主動投資別的方麵的,比如房地產,隻要我拿這部分錢掙的利率超出房屋按揭貸款利率其實不就賺了嘛;而他們的理念就是我們又不投資,所以就想自己辛辛苦苦趕緊還完貸款,不要背負房屋債務到六十幾歲。

所以又回到貝版的這個“如何5-8年還清30年按揭貸款”,懷著懷疑的精神我聽了這一期,最後哈哈大笑,豁然開朗,對比我們家自己的情況,所以我也給這篇博客起了這個一看起來不現實和驚悚的標題。比如我們家在2016年7月買了自己的郊區自住房,30年固定利率,每月加上地產稅保險需還款$3,000左右。從2016年到2020年也就四年時間,家庭收入差不多快翻了一倍,但是是不可能靠省下來的錢來房貸的,同時也沒有人中彩票或有個多年未聯係的富豪叔叔幫我們還了貸款,但按照貝版的這個概念,我們已經成功還清我們的30年房屋貨款了,我們來看看是個什麽樣的奇特操作。

一般人還清按揭貸款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老老實實每月付,這樣三十年或者三十幾年(如果中間重貸從而延長時間)還清貸款,這一點無需多說,總之利用杠杆,提前消費住上大房,但三十年希望一直有穩定向上的收入,否則風光的中產階段離破產真的可能隻是幾張工資單的距離。

第二種,優化策略,可能會在十五年或者二十年還清貸款。那就是在每個月老實付的基礎上,家裏有些節餘,就多還本金,再比如有個年度獎金什麽的,也可以努力地去還本金;再或者,隨著工資上漲,最近利率又有降低,我就有朋友在30年貸款還剩二十多年的情況下,重貸成十五年,這樣加快自己還清房貸的時間, 這樣算下來,他們五十出頭就能自住房沒有貸款了;該方法很多人也在操作,但是就是需要自己家庭在經濟方麵既蒸蒸日上,又非常有計劃和自製。

第三種,也就是所謂的最優策略,怎樣5-8年還清貸款,那就是努力投資呀,如果投資的被動收入達到房貸金額的時候,不就是相當我們已經還清貸款了嗎? 貝版前輩在過去的十年裏,抓住了中美黃金經濟的十年,資產兩邊配置,差不多十一二年的時間實現了他自己一千萬美金的豪言壯語。他對普通人的建議就是,如果有多餘的錢,除了努力還房貸本金這種選擇,其實可以考慮利用杠杆投資房產,這樣以租養房,甚至還有不錯的現金流,當房產達到一定數量,每月現金流超過每月房貸的時候,其實就可以認為在自住房貸款名義上還剩幾十年的情況下,已經實現了我家領導常說的“房貸自由”了。

既然我自己的標題說明了我們四年“還清”30年房屋按揭貸款,我就拿我們自己家庭舉例來看是怎樣在四年內實現的。2016年7月買自住房,20%首付還是從領導在2012年買的小公寓裏HELOC出來的錢,小公寓繼續保留,出租給房客,每月現金流700塊左右,到了2019年小公寓重貸,又套出增值4萬塊,現金流降到300塊。2018年自付房增值20%,於是自住房HELOC出來十幾萬,先是在2019年初用BRRRR的方式“空手套白狼”一個小公寓(見我之前的文章),目前現金流350塊;2019年底繼續用這個HELOC的錢做首付買了一個四家庭,裝修之後出租,現金流約2350塊(這裏的現金流甚至還扣除了HELOC的每月利息,HELOC現在利率也是超級低的2.75%。),所以三個出租房總共六戶租戶每個月現金流3000塊,正好是自住房的房貸金額。當然會有人說,現在疫情之下,房客有可能付不起房租呢,或者房價也有可能跌呢,這一切皆有可能。我們的房客都是自己親自挑選的,盡量選擇信用好有穩定工作的人(們),目前還沒有出問題的跡象;即使疫情再大爆發,再封城停業,更多的人受影響,我們也做好了相當的準備扛過難關(比如即使有兩戶完全不交房租,我們的成本也是持平的),但如果你看好美國的經濟總是會一直向上的,那麽總有慢慢恢複的那一天,現在的現金流以後隻會更往上升。當然如果你不看好美國的經濟,看衰美國的股市房市甚至國運,那麽你什麽投資也沒用,抱著錢也隻能在通貨膨脹中看著錢慢慢貶值。

貝版的理論說出來似乎也沒有什麽新意,想想跟我家領導給我們的房產投資劃了三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很像:第一階段為房貸自由,也就是投資房的現金流超過了自家的房貸,這個目標基本實現;第二階段生活費自由,除了房貸,家裏還有各種其它開銷:水電氣,手機網絡垃圾費,娛樂吃飯生活開銷,這部分需要五千到六千美金的現金流估計還需要4-6年可以實現;第三階段為舒服的退休自由,或者更高大的名字就是平常人說的財務自由,這個要看每個家庭自己的需要,每月被動收入達到兩萬美金是不是夠了呢(也許大部份家庭就已經夠了),或者三萬,五萬,十萬?隻有天空才是極限不是嗎,我們目前的第三階段目標是每個月兩萬美金的現金流,估計需要十二到十五年,然後我們可以自己決定還要不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繼續工作,即使工作也不用在五十出頭的時候總是擔憂失業,或者至少能有更大的自由度來陪孩子陪父母。

貝版的視頻鏈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慘白的天使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三領導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