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玄蟬

我觀物,物喚我;浩瀚天際,巍巍山河。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塵封舊事

(2006-10-31 21:33:09) 下一個


在你眼睛裏,世界是什麽樣 /
你看到了色彩,明亮,蒼白,還是漆黑的夜 /
我們對視時,在你的眸子裏卻看不到我 /
你是對的,讓目光遍灑在世界裏 /

我這麽想,你也從未流露些許欣賞 /
你每次離開,留下來的,像冰冷的石頭 /
溫情化不開的頑石 /
成了我牽念的魂 /

這首短詩不是我寫的,我是偶然間在以前的文檔裏看見了它。那是在五年前,去圖書館看書的時候,在一本書中發現一頁信紙,有些舊了,寫著上麵這段文字,字跡娟秀,應該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筆。那個時候本人非常欣賞文雅的女孩子,所以取了出來放在某處,畢業的時候整理東西,又翻到這頁信紙,還發現背麵有另一首不同筆跡的小詩,這讓我更加好奇,於是抄錄下來存在文檔裏,後來自己也忘了。今天重讀一回,背麵的那首似乎不完整,隻有下麵這幾節


我有一個影子
站在角落 默默無聲
它歡喜麽 看它這樣靈巧
把陪伴當成快樂

看著影子
這不是我的肉身
卻還是我
沒有麵孔 卻有表情

它與我甚是默契 讀透我心
我明白它是我 可心裏變的惶恐
任何的複製品 都會拆解我的努力
出賣我的自由

對著影子發狂 ……


我查了一下,這兩首詩都沒有出處,所以一個很大的可能是,女孩有個心儀的男子,寫了前麵這首,男子看到以後,在背麵寫了另一首,可能詩的一半記在別處,卻無法知曉,這是一個不完整的故事。我不喜歡故事裏的主人公沒有名字,就叫男孩小時(或者小詩、小石),給女孩起個名字叫影子吧。兩個人都很細膩,一見鍾情,都很認真地對待過對方,隻是一段時間相處之後,都變得謹慎起來。小時第一次觸摸愛情,在愛情和自由之間困頓,就像給一個方程求解,方程太複雜了以至於需要花上不知多少年的時間,這讓他麵對這個方程的時候,變得有些多疑、煩躁。生命、愛情和自由,真的如同先輩那首膾炙人口的浪漫小詩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沒有人能跨過這個困惑,除非逃避掉,把一種選擇從生命中徹底刪除,比如出家做和尚,永不還俗。和尚們追求圓滿,卻避免不了一個不完整的事實。愛情不隻是人類繁衍的附屬品,不隻是為了給有思維和能力拒絕繁衍後代的人製造一些誘餌。若是不能免俗,就隻能穿越,鼓起勇氣從這些困頓之中橫穿過去,哪怕盤桓數次。

小時並不是一個沒有理想四處流蕩的人,他有信念和堅持,所以在如火的愛情裏一觸之下,有要跳開的反應。刻意的冷漠隨之而來,內心卻是不斷的掙紮,甚至在夜裏不斷詢問自己是不是準備放棄很多自由和一些與生命同樣重要的東西。愛情是什麽,陌生的東西。我很想評價一下小時,但是我想說不能夠,在現在這個時代,在大學裏遇見一個普通男孩,會這麽反應的幾率很小,大學已經成為溫柔鄉裏,已經被柔情軟化,愛情像政治課、英語課一樣被普及。愛情已經取代自由的位置,孩子們追求的是愛情中的自由。我想我是很懷念小時陷入的矛盾。是的,矛盾,消除了愛情和自由之間的矛盾,就是消滅了生命的印記。人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卻不能否定這個矛盾。

影子姑娘很善解人意,從詩句中流露出的不是哀怨,頗有勇氣的表白中夾雜著欣賞和憐惜,還有肯定,不無大氣。這就讓我更加讚賞,單單這幾句詩稍顯拘謹,放在語境之中卻恰如其分。人常說女孩子的心理要比同齡的男孩子成熟,看來不假。影子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心裏酸酸的,女人的感性遭遇來自男性固執的理性的抵抗,顯得像是山峰低處的薄霧,或是神龕周遭籠罩的香火煙氣,想要改變作用對象的方向,有些力不從心。影子敏感地覺察到自由和愛情並無敵我之分,隻要努力就可能有兼得的結果。但是感性影響理性,總脫不開繞指柔的方式。所以需要時間。可是時間在彼一時飛速流逝,在影子姑娘此時卻像無限一樣漫長。

不知道小時寫的詩下一半是什麽,兩個人的結局又是什麽。現在送上的祝願可能已經晚了。兩個人都沒有錯,在這一張發黃的紙上的記錄卻有些淒涼,每個人都有一種美,放在一處卻令人有些傷神。我的一位在線的小朋友看了一段,問,矛盾不能看成是一種美麽?矛盾隻是一個客觀實在,當你說美的時候,你的原則是什麽,從哪裏看。他又問,那你傷神又是為何呢?(我頂你個肺,)我為什麽傷神呢?是為著小時的冷漠掩飾,還是為著影子的惋惜呢。記得小時候看情感類電影的時候,周圍一幫人咕咕唧唧唏噓不已,恨不得跳進屏幕的時候,我很多時候麵無表情,不是沒有感受,而是對兩個人的兩種感受產生一種平衡,這能促使人感受、看清兩個人本質上追求的東西有何差別,覺得這就是客觀實在的本質。就不能感同身受這一點而言,現在看來,原因是可恨的理性。

        突然發現人改變的軌跡。我不希望拋棄理性,但是我卻有點兒莫名的傷懷。我還能理性地思考,但是理性卻不能幫我擺脫。我就徜徉在這種感性裏去思考,這是沒有過的經曆。本人也是身處矛盾之中,從感性到理性,再到中庸,這是生活給我的改變。我忽然從小時那裏發現我曾經的影子,那個最初赤裸裸憑著感性來到這個世界,憑著嘴唇來感覺的嬰孩,從社會裏接受了理性,就把感性生命深深地隱藏起來,做這一切的時候一直意誌堅定。生命不斷成長,直到一天從某個細節中判斷出年齡已經給了自己感性生命適度回歸的許可,可能會有更大的困惑出現,也可能得到了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的折衷,從而握手言和。而這後者,就是生命漸漸成熟的一個標誌。而這一切,都必須經曆,因此小時和影子的故事雖說隻是時間上的一個片斷,卻是一個平衡的兩部分,可以理性地觀察,也可以分別體會。這樣的一種客觀實在才是豐滿的。玄奘法有雲: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這一步,應是悟性的作用了吧。感性與理性,主觀與客觀,在人的認識中可以瞬間更迭,但是在結構上卻分明是互補的。道路已經在那裏,但是人們依然跋涉辛苦,不能免於爭戰。希望影子姑娘憑著信念耐心等待,希望小時能為自己的感性生命留個出口,可是時間夠麽?需要的一切就緒,卻已事過境遷,是一個遺憾。


(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