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的星空

文革經曆者。餘生最向往者——獨立之精神;最鄙視者——權力為思想加冕
正文

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

(2019-08-27 17:59:50) 下一個

作者按:反省文革,以及因文革引起的更多的反省,馬克思主義是不可或缺的陣線。

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   

今年是俄國十月革命一百年,中國反右派運動六十年。十月革命開啟的時代隨中國文化大革命失敗,改革開放開始及蘇聯解體落下帷幕;反右派運動打的55萬右派分子,全國除不足百名外在上世紀撥亂反正時期已全部平反(1)。這兩件事都需要多角度反省,但對執政的共產黨來說最重要的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反省。

《共產黨宣言》1848年出版,社會主義成為科學,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近半個世紀裏以不同文字多次再版,馬克思,恩格斯為其中不少文本寫了序言,這些序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珍貴文獻,因為它集中簡明地體現了《共產黨宣言》問世以後科學社會主義最重要的發展,可概括為兩點。

一是: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馬,恩在他們共同署名的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強調這一思想在《法蘭西內戰》中已發揮得更加完備。這一思想談的就是社會主義如何對待國家,無產階級專政如何對待國家----必須是打碎舊的鎮壓人民的國家機器,破除國家迷信,消除國家禍害的,對社會主義可說生死攸關。

二是:恩格斯在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談到1848年時的法國說:“無論是法國經濟的進展或法國工人群眾的精神的發展,都還沒有達到可能實現社會改造的程度。”兩年後,恩格斯逝世前不久在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導言裏則更加明確針對以為歐洲可以實行社會主義的人寫到:“曆史表明,我們以及所有和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都是不對的。曆史清楚地表明,當時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曆史用經濟革命證明了這一點,這個經濟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了整個歐洲大陸,...這一切都是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發生的,因此這個基礎在1848年還具有很大的擴展能力。”

進入二十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曆史給了二十世紀共產黨人充分機遇,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如列寧預言的那樣“十倍地增強了工農的力量”,在帝國主義統治薄弱的環節取得了國家政權,形成了社會主義陣營。一度它的代表人物信心滿滿地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可能整個帝國主義製度全部崩潰。結果這個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人口,四分之一以上麵積,前後持續七十多年,和平年代死了幾千萬人的社會主義,實際的進程與人們的預期完全相反,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崩潰,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剩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幾乎都爭先恐後加入由資本主義主導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曆史更加清楚地表明,二十世紀落後東方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曆史繼續用經濟革命證明了這一點,這個經濟革命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由北美西歐席卷了整個歐亞大陸;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數字經濟時代來臨,全球一體化不可逆轉,持續到新世紀都是在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實現的。因此對於這個基礎至今還具有很大的擴展能力,持異議的人不多。

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第一代領袖裏,隻有列寧對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保有理論的高度自覺,在極其困難複雜的實踐中始終清醒。十月革命前夕列寧為了保證革命的無產階級性質寫了《國家與革命》;1921年三月果斷停止戰時共產主義,實行適合俄國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的新經濟政策。在總結上世紀社會主義實踐失敗的教訓時,初心未泯的共產黨人看到列寧早就講過 “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裏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 “向純社會主義形式和純社會主義分配直接過渡,是我們力所不及的”一定不勝唏噓。但即使是列寧的話,即使是黨內的老同誌,在中國農村社會主義高潮的年代,在高舉三麵紅旗的人民公社年代能講嗎?在發展更落後,紅色高棉用血腥屠殺消滅三大差別的柬埔寨能講嗎?所以二十世紀蘇聯模式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是取得政權的共產黨人以為有了政權就有了一切,就能憑借強大的國家機器實行社會主義的失敗。

麵對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勞動者取得政權卻沒有達到自己目的這麽一個清楚的事實,叛徒說都有人追捧,而“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說卻鮮有問津。這不奇怪,這和東方國家的共產黨人從民主革命起就認定“世界上的一切革命鬥爭都是為著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觀念有關,這種觀念使這些國家的共產黨在奪取政權後很自然地和從來的勝利者一樣,都把“龐大國家建築物的奪得視為自己勝利的主要戰利品”;並用“要強化人民的國家機器”,表明自己沒有“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結果二十世紀從斯大林的蘇聯時期起到波爾布特的柬埔寨止,無一例外地都反複出現了大規模把同誌當敵人及鎮壓人民的災難。

他們不理解從馬克思總結巴黎公社的經驗起,特別是自列寧的《國家與革命》問世以後,無產階級革命已經有了鮮明的區別於以前所有革命的內容和定義——它不僅是為著奪取政權的,更是打碎鎮壓人民的國家機器的。有了這一點,任何陰謀家,野心家無所遁其形;沒有這一點那就是直到“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還是“無產階級從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手裏奪權”。所以“奪權”是對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革命概念的偷換,所有野心家、陰謀家、機會主義分子都會欣然接受;也就毫不奇怪,為什麽野心家江青,陰謀家林彪成為文革發動者倚賴的兩個集團,而中央文革則集合了最臭名昭著的幾個機會主義小爬蟲。

十月革命前夕,列寧在革命對國家的態度已具有最迫切實踐要求的時刻寫下的《國家與革命》,全麵集中地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理論,總結恩格斯逝世後二十多年歐洲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尖銳批判流行的各種機會主義,鮮明提出、精辟回答了決定俄國革命性質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是最完整、深刻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學說。列寧1924年1月去世,他的無產階級專政實踐主要在嚴酷的國內戰爭時期,因而《國家與革命》中對新國家的許多設想都未能實現,比如用來代替被打碎的國家機器的巴黎公社的經驗(2),盡管很少,但對要全麵深化改革的中國的社會主義,已具有迫切的直接實踐的意義。

因為“公社真正的秘密在於它實質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終於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它提出了防止人民公仆變成社會主人,變成貪官汙吏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取消特權與實行公民對各級公職人員的有效監督。 在打碎舊的國家機器方麵屬於恩格斯要求的勝利了的無產階級不得不同公社一樣立即除去這個禍害的最壞的一麵(3)。也是列寧要求的“無產階級實現了這一要求,也就是向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邁進了一步”(2)。

振聾發聵!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列寧提出了一個對社會主義生死攸關,必須完成的任務!沒有政治上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經濟上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會落空,所有製的國有就不是社會所有,不是社會所有,就沒有社會主義。所以又可以說不對國家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中國反腐揭露的各級官員怵目驚心的腐敗說明中國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還遠未完成自己政治戰線上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

現在就可以說明為什麽1957年反右派運動打的55萬右派分子,幾乎都弄錯了。因為反右派運動的錯誤不是“擴大化”,而在它根本不是政治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及為著完成這個改造的思想教育才是政治思想戰線上社會主義革命最根本的任務。至於反右派運動的性質和作用,隻要看它以後到文革中國的曆史走向就清楚了。可以說,一直到今天中國還沒有走出反右派運動留下的泥淖。相反人們從當年“右派”的發言裏可以洗選出經濟戰線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對政治戰線上國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閃亮要求,承接著巴黎公社先驅和十月革命初心的呼喚。

 

附注(引語未注出處的都可以在百度查得)

(1)參見百度相應條目

(2)列寧《國家與革命》第三章第二節 用什麽東西來代替被打碎的國家機器呢?

(3)列寧《國家與革命》第四章第五節1891年為馬克思“法蘭西內戰”所寫的導言

寫於8/15/20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