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Ohjuic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南澳散記 (增訂本) :第十六章:大學生的“胡鬧日”

(2023-02-19 16:48:36) 下一個

南澳散記

(增訂本)

 

徐家禎

 

第十六章

 

大學生的“胡鬧日”

 

 

          我認為,東方人和西方人性格的不同,最可以從年輕人身上看到。 我記得幾年前在中國《人民日報》上看過一篇某作者去美國愛俄華州參加 “筆會”後回國寫的散文,其中有一節寫她看見美國遊行隊伍中的青年男女。 原文早已忘記,但記得她在描寫一群男女青年在隊伍中走得如何輕快,笑 得如何自然,行為如何直爽之後,作了一番感歎,說:在美國,青年們在 一舉一動之前,從來不用有父母的批準,也不用去看老祖母的臉色,更不 用去考慮自己這樣做、這樣說是否與眾不同。中國青年已被封建傳統、禮 教束縛得失去了個性,甚至失去了天真的笑容和活潑的個性。

          我基本上同意那位作家的看法。“崇尚個性”,這是資產階級民主思 想的重要內涵。在西方資產階級革命中,人們提出的口號是:“自由、平 等、博愛”。從“個性”這一角度來說,這句口號中的三個詞都是與“個性”的 強調有關:“自由”是指個性的解放;“平等”是指對個性的尊重;“博愛”是 指對個性的愛護。在西歐發動資產階級革命至今幾百年之中,西方人已養 成了表現自己個性,也尊重別人個性的習慣,整個社會也就成了不同個體 在平等(至少在精神上、概念上)基礎上結合而成的集合體。所以,西方 人敢想、敢說、敢為,敢表現“真我”而不怕別人的議論和譏笑。正因為每 一個人都敢這樣做,因此整個“社會”實際並淩駕於個人之上;個人,是因為生存或種必要的同活動的要,在一個“社會”中結合在一

          但在東方,或者更體說,在中國,“集體”永遠高於“個人”之上的, 所以傳“盡忠報國”。即使共和之後,宣揚“愛祖國”,“愛”, “愛領袖”。在一個家中,每個家員需服利益是:“聚族”,“父母在,不遊”,“家不可外揚”,甚至兄姐沒有結弟妹也不 成家等等不成文的規矩也在不少中國家庭存在了幾年,束縛了年輕人 的行動,有的還害死了不少無辜青年。

          這種以“個人”是“集體”為重的現早就被不少人發現了。最我看 了幾本國記者寫的關中國的們都提到了這一問題如,美國 《紐約時報》一九八 O 左右駐北京的記者福克斯·伯脫菲爾德(Fox Butterfield)寫的《苦海餘生》(China, Alive in the Bitter Sea)中,以吃 飯的不同來說東西方社會結的不同。說,在中國,幾個人 上飯館吃飯幾個來放在桌子用;而在西方, 每個人,放在自的前,自己的,即使上中國飯館 也一樣。

          當然,過強調“個人”,會成一個極端的社會; 但如人人 都在不侵犯別人自由的基礎上發“個性”,那活就會豐富多 彩

          在西方,很多節日都可以表現人們的“個性”。如,不少人都知道 有個“人節”,家可以亂講話而不怕別人;也知道美國每年十月底 有個“節”,男女老少可以臉、狂歡小孩子們也可 以言順地挨挨戶去要、要而不會挨罵。可是,少人知道,有 的大學還有自己傳統的節日。

 

 

         在阿德萊德大學一百漫長曆史中,不從何年開始學生將 一年中第二學期的最後一天作“百樂戲日”(Prosh Day)——大學生的 “胡鬧日”。(注 1)

          說來將這天為“胡鬧日”,有“科學根據”的。阿德萊德大學 實行一年三學期製第二學期終,正是一年之中南半球的“隆冬節。 學期習,學生的精神和身體都已感到疲勞;而展望漫 長下半有一次期中考、一學期課程,以“性命關”的年終大 前。不輕活潑、自得其怎麽能堅持到年終?正因 為這個原因,方也從來都認這一天學生的“胡鬧”;不少教大開 便:放學生一天者上分鍾,早點讓學生暢暢快快地胡 鬧

          好在大學生也有自製能,何胡鬧笑也一都是意的: 在黑板些幽默可笑的字畫啦水槍、“粉彈武器攻擊、同麵具裝服、提著塑料衝鋒槍中、樓裏打仗有人會想到中平看來貌岸然,不可的幾 尊校長名學者的銅像——色的

          盡管此而已,每年這天,市裏也調來幾警察、幾輛救救 火車,以亂子

 

 

         有一年的“百樂戲日”,學生似乎點越:有學校的州議會,“綁架”了州環境計劃部霍古

          原來,霍古的女兒露薏絲小姐也在阿德萊德大學,那在念科二年級。所以,她一事先與“匪徒”有過密謀策劃,“綁匪”們就 此有了“內”。

          那天中午霍古長開會從州議會前的階上來,見 一群戴著墨鏡麵具大學生手裏拿著水槍,對準腦門, 命乖乖跟們走。

          這群學生是“種族剝削運動”的表,押著部,在 眾目睽睽沿著市裏大街之一 —— 北大街走回學校們 的去。部門前有一批塑料衝鋒槍警衛威風進門差點讓樓的“粉彈中。

          “綁匪”們的要簡單要“贖金”。打電貝儂先 生及霍古的上們都可的“遭遇”, 場答應付贖金;環境計劃部的同也同上級的“不”,是也答應再添;方也願再。“綁匪都是“正人”, 相信贖的口頭保證贖款肉票”放了。然,也是是不一照付的。這綁架”的組織人之一,十九· 鄧肯贖金慈善業捐款

          最幽默是那位被放後說:

          “我猜我是不了幾個的。”

          一位部長隻值七似乎!

          一年一度的“胡鬧日”過去了,學生夾著鑽圖書館去了。 等來年“百樂戲”日胡鬧吧!

 

九八八一日 
                                          於阿德萊德

 

注 1:   澳大利亞學校,春季是一個學年的開始。我剛到阿德萊德大學時,大學實行一 年三學期製,似乎是跟英國一致的學製,所以,第二學期結束,放過兩周假後, 就進入最後一個學期,學生就要迎接年終的大考了。後來,大概九十年代吧, 為了與中小學的學製統一起來,就改成一年兩個學期(semester),每個學期再 分成兩個小學期(term)。於是就成了一年四個小學期了。兩個小學期中,學 生有兩周休息;兩個大學期中有五周的複習和考試,然後放三周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Ohjui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河橋' 的評論 : 噢,可能評論欄裏顯示不出符號。
橫河橋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hjuice' 的評論 : 哦哦哦。哈哈,我可能隻留了哈哈大笑的表情符號。得文字吧。哈哈:)
Ohjuic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橫河橋' 的評論 : 橫河橋,你的評論看不見。
橫河橋 回複 悄悄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