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回 紐約 紐約

(2020-07-16 21:22:04) 下一個

在清教徒的溫和派和分裂派因為英國國內的排斥,而不停地移民北美時, 英國國內也在經曆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查理一世國王一意孤行地奉行“君權神授”:“人民的自由來自政府,但人民絕不能分享政府的權力。”實行獨裁專製的統治,最終被逐漸強大的清教徒在英國國內議會的勢力送上了斷頭台。 

國會議員同時也是清教徒的奧利弗-克倫威爾成了“英格蘭共和國”的新領袖。正如前麵講過的馬薩諸塞州的清教徒一樣,他們認為隻有自己的信仰才是正確的, 隻有他們自己才是真真實實地按照上帝的旨意辦事。因此和查理一世國王一樣,容不下其他宗教信仰。

1660年5月, 英國議會又請回了查理一世的兒子查理二世複辟斯圖亞特王朝。 這位查理二世再次違背人民對宗教信仰自由和和平的意誌,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對克倫威爾時期的王室成員和追隨者進行報複、清洗和追殺。

就在英國人自己內部打得不可開交時, 荷蘭卻在北美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他們以哈德遜河為依托,發展海上貿易,進而以曼哈頓港為中心,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  

曼哈頓是一個天然深水港,自然條件優越。各國商人紛遝而至,據說在這裏可以聽到18種不同的語言。後來,荷蘭人又在哈德遜河的上遊建立了另一個貿易城,就是現在紐約州的首府奧爾巴尼。

1647年,荷蘭給北美殖民地“新荷蘭”派來一位新總督,彼得·史岱文森。史岱文森是新荷蘭最有名也最能幹的總督。他奉行“信仰自由”的政策,使新阿姆斯特丹對各國移民充滿了吸引力。多元的信仰,多元的文化,給這個港口城市帶來空前的繁榮。

史岱文森特別重視教育。他說:“沒有任何事情比對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他在短短幾年內建立起好幾所免費的小學和中學(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的前身),並在學校裏提倡對多元文化的包容。今天,紐約市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也是全美最好的高中之一,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史岱文森高中”,這也許是紐約人對他最好的紀念了。
當時的英國雖然內亂不止, 但仗著自己強大的工業技術和海上力量,從沒停歇過外征的腳步。繼擺平了西班牙之後,在1652——1674年的22年間,反動了三次英荷戰爭,並在戰爭中漸漸獲得優勢。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將新荷蘭所在的中大西洋地區封給了自己的弟弟約克公爵。約克公爵率領四艘軍艦共450人駛進曼哈頓港,要求荷蘭人立刻投降。英國人向史岱文森保證,隻要他交出新荷蘭,就能享有“生命、財產和自由”。“史岱文森同意了英國人的條件,於是,英國人一槍沒放就獲得了新大陸。

約克公爵接手後,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所以荷蘭人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都得以保留傳承。 聖誕老人的故事就是荷蘭人傳給世界的曆史文化遺產。荷蘭移民後代羅斯福家中還出了兩任美國總統。至今,紐約市的職業棒球隊、職業籃球隊、職業冰球隊都以荷蘭人的色彩橙黃色作為隊服的主色調。

約克公爵把新荷蘭改名為“新約克”,音譯為“紐約”,稱為“紐約省”。新阿姆斯特丹命名紐約市,大概是紐約這個名字太好聽了吧(此處某人有點自戀情結)。

英國人接管紐約市後,把荷蘭殖民時期在曼哈頓修建的用來防禦低擋狼的那麵牆拆掉,改成一條街--“牆街”(Wall Street)。又把原先的一條河道填平,改成“寬街”(Broadway Street)。分別對應我們中文的“華爾街”和“百老匯”。如今的“華爾街”已是“資本”的代名詞;“百老匯”也成了“舞台”的同義詞,每天都上演著世界各國藝術家們的才華和夢想。

約克公爵還割出一塊兒給了兩個好朋友,讓他們建立殖民地。其中一個朋友生於英國的“澤西島”,這個殖民地就被命名為“新澤西”,這就是現在美國的新澤西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辛苦了
錦西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辛苦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