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國的感受:各行各業的人

(2019-08-11 11:47:04) 下一個

因為每次回國的時間都短,除了家人、朋友以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服務行業的人。總體感覺是:大家都很拚。還記得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國營體製下,從政府部門到公交零售係統,服務態度普遍比較差。那年月服務員顧客吵架是家常便飯。2000年以後(至少在我記憶中)服務行業的人越來越殷勤,以至於我每次回國都感歎餐飲零售服務態度之好。有時候甚至殷勤地有點兒過。我比較怕去私營的專賣服裝店,因為從踏進門檻兒那一刻起,就一定有個店員寸步不離地跟著你,口裏喋喋不休地向你推薦。這兩年好些了。今年在廣州想買件夏天的旗袍穿,逛了十來家店,店主基本都淡定地坐著觀望,或是招呼有需要的顧客。這樣多好!我可以安安生生地比較挑選。

服務行業裏最讓人心疼的是餐館的服務員和送快遞的小哥。那些開在繁華地界人氣旺的餐館兒,顧客多,要求也多。吃頓飯,一桌子客人不知得喊多少遍“服務員”。一天忙下來,鞋恐怕要磨薄兩寸。那些在又煙又辣的火鍋店幹的就更不易了。快遞小哥很少有本地人。況且以現在國內發展的速度,本地人也經常找不著東南西北。今年我叫個快遞。因為是臨時住所,我也不熟。小哥到了附近打電話來確認地址,我還給說錯了。害得人家大熱天多跑了二十分鍾,見了我一邊擦汗一邊忙不迭地接過我手裏的包裹,弄得我怪不落忍的。

服務行業以外,就數和醫生護士打交道多了。護士態度普遍過得去,醫生嘛則千差萬別。見過輕言細語,任憑多難纏的病人都和顏悅色的;也遇過一腦門子官司的。不過醫生態度再差點兒,我也抱之以無限的同情。國內的就診環境實在是需要改良。在北京那些三甲醫院,哪個專家坐診不同時被一群病人包圍著,七嘴八舌烏央烏央的,我在一旁聽著頭都大。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各種“補”,加上各地方台都每天爭先恐後輪番上演《養生堂》《大醫生》這些節目,久病成醫、無師自通的人特別多,這類病人最難侍候。不過話說回來病人也可憐。不少是風塵仆仆趕各種交通工具上京求診的。眼巴巴地在旅店裏等好容易見了真佛,往往三兩句話就給打發了。

至於政府工作部門的人嘛—— 嗯,跟中央電視台差不多,基本是二十年前的老樣子:還是端著個架子下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