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落

海外陪讀爸爸媽媽在旅途中的聚集地
個人資料
海外部落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場大火,結束了我香港的「幸福生活」

(2020-06-26 08:41:22) 下一個

作者:Stanley

這是一個星期六的夜晚,我與朋友在旺角看完一場電影,吃完夜宵,回到家裏已經是十二點了,打開家門,發現平時早睡的父母都還坐在客廳裏,而且臉色凝重,似乎是在等我回家,告訴我些什麽......

 

原來我與父親一起工作的xx織造廠晚上被火燒掉了,父親告訴我,雖然沒能進入現場,但隔開一條馬路也能見到火焰非常高,估計兩層服裝廠已經毀在這場火警中了.....

 

雖然xx織造廠現在的老板並不是我父親,但這個廠最初是我父親創立的,父親在十年前與朋友合股創辦的,以生產出口雙麵針織布女式套裝為主的服裝廠,在九龍的一座工廠大廈的頂樓,加上一個天棚閣樓,兩層麵積有9000多尺,雇傭了50-60個工人,是一家非常典型的香港中型服裝廠。由於父親是文員出身,過去的這些年一直是在經營小型進出口貿易生意,對服裝行業,無論技術上也好,管理也好,毫無經驗,全依靠一些管理人員,工廠當時表麵上接了不少訂單,外表生氣勃勃,但是由於管理不善,財務狀況一直非常惡劣,雖然工廠表麵擁有不少設備,但外債累累,加上當年我還在國內,父親在所有股東退出之後,一直在孤身作戰,正在他有些意興闌珊時候,在廠裏遇到了一位西北交通大學畢業的的上海老鄉x先生,他當時年輕有為,對服裝生意有很大的興趣,對前景充滿信心,隻是沒有創業資本,他表示願意接管我父親處於財政惡劣的工廠,兩人一拍即合,於是x先生以港幣一元的折價,收購了這家資產與負債幾乎平衡的服裝廠。這位x先生,由於文科比較弱,尤其是英文方麵,於是邀請我父親繼續留在公司任經理,負責處理出入口文件以及財會部分工作。接手一二年後,由於管理,訂單加上運氣等原因,工廠居然起死回生,訂單越來越多,公司的效率也越來越好,工廠高薪請了經驗豐富的管工,x先生也開始專門負責去接單,應酬客人,而我父親幫他管理財務與出入口文件,寫字間的文員也越來越多,工廠前景一片興旺......

 

不久,我申請去港批準,父親帶我去了工廠,x先生基於與父親的友情,就留我在工廠任職,也許是我父親的麵子關係,公司上下都對我很好,我在那裏很快的學會了粵語,打字,也慢慢投入了工作,每天能與父親一起上下班,而且不需要經過一個艱難的過程,已經開始有份穩定的工作,很快可以適應香港的生活,我覺得是個非常幸運的“阿燦” (當年形容大陸剛到香港青年的一個稱號)我非常陶醉在我的「香港夢」中........

 

1976年,蘇聯的一架米格飛機投奔了日本,日本拒絕了蘇聯遣返戰機的要求,日蘇開始冷戰,首先當災就是貿易,x先生經營的工廠當時是與日本伊藤忠洋行合作的,而接的訂單幾乎全部是清一色出口蘇聯的,這個政治冷戰帶來的貿易反應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生意,所有訂單突然凍結了,工廠馬上陷入停產的狀態,當年香港的服裝業非常蓬勃,所以工人十分缺乏,如果工人一了解到工廠沒了訂單,她們很快會跳槽去別家工廠......

 

為了控製住流失的工人,渡過難關,x先生唯有去同行那裏接一些加工訂單回來,這些不是直接的加工性質的單子顯然不賺錢,而要重新開辟一條新生意路線卻不是一天二天能解決掉的,x先生隻希望很快能渡過這個難關,等待著日蘇關係早日恢複正常貿易關係.......

 

僵局持久了不短日子,x先生本來做生意就很搏殺的,在日蘇關係沒破裂前,他預訂了大批毛料,因為在競爭激烈的年代裏,早些囤積一些毛料,在價格上,交貨速度上都有優越條件,而現在偏偏就是這些毛料的倉租,未付完的款項,累垮了x先生,眼見公司財務越來越差,擔任經理的父親不忍心看著公司很快倒閉,他覺得x先生很快就會渡過這個難關,所以每次不夠錢發工資時,都會偷偷的在媽媽的儲蓄支錢出來.......

 

父親一直不是個有錢人,而且他的理財一直一塌糊塗,全靠媽媽緊緊守著家庭的財務大門,當年我還在大陸,父母也沒有在香港終老的打算,所以長期租房子住,沒有置業,等我到了香港之後,媽媽改變了主意,決定在香港置業,也曾帶我看了不少房子,當年香港的600-800平方呎的房子在十萬港幣的價位。也就在我們準備買房子的時候,父親告訴媽媽,他已經動用了媽媽的全部儲蓄在幫助x先生,媽媽欲哭無淚。俗話說「長貧難顧」,父親的十幾萬最後也沒辦法能幫x先生渡過難關,就在這節骨眼裏,工廠燒掉了........

 

盡管我們懷疑x先生是無路可走,自己放火燒掉來騙保險,當時我們還是希望x先生能在拿到保險後能清還我父母的一生積蓄,讓我們可以「住有居屋」.......

 

可惜,廠燒掉的幾個月後,x先生失蹤了,聽說他為了避債,賠了保險後就搬去了離島........

 

我的「幸福生活」在我到港兩年之後就正式結束了,接下來的日子,交付昂貴的租金,扶養接近70歲的父母的生活擔子就毫不客氣的落在我的身上.......

 

1978年,我的「香港夢」原來才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

父親節說父親(上)4歲時第一次見到父親,第二次團聚我已經26歲了

父親節說父親(下)經曆百般坎坷,帶著父母踏上移民路

過關記(1976年的羅湖海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林外芭蕉 回複 悄悄話 不懂技術、不懂管理、不懂財務,這樣也敢開廠,心真大。
路邊的蒲公英 回複 悄悄話 X不是東西。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不會理財,光有好心,隻能看運氣了。明顯這次運氣不佳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