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累死我了,女兒的小房子終於租出去了,但由於我這大嗨嗨的性子,前任租客走了我都沒去看過一眼,導致這一次我們自己要仔仔細細的大清潔且位置偏遠了一點。
我記得我們以前剛來香港租房子後退租,那業主,檢查得可嚴啦,一不留神就要被扣押金。
我是真不想管這些事,房子有一套自己住我都嫌麻煩,那套房子還買在高位,看到都添堵。
說起來,上天給過我很多次發財的機會,可惜我都沒有抓住,如果能重來一次,我一定要在我們呆過的每一個城市,都買上一套房。
真的,隻要在上海北京深圳都買上,我們家現在就可以躺平啦,因為從我和娃爸結婚以來,兩地分居,我在老家,他海口北京上海北京海口香港工作跑了個遍。
但其實我們家也沒少買房,活脫脫的一部血淚史呀,聽我慢慢道來:
第一次動了買房子的心,是在2003年前後,有了女兒就想著有個自己的家,剛開始想在重慶買,均價才一兩千吧。我家二哥說你買重慶幹嘛,我有一套房,你們隨時去住。好了,錯過第一次發財機會。
第二次是在我上班的區縣,當時的領導調動工作,他家房子很大,位置也很好,我都交了定金,結果他妹妹跳出來要自己買,於是就黃了,賠款也不敢要[em]e400824[/em]。
第三次我就買了一個期房,幾萬塊吧,我爸爸給的啟動資金,還沒收房呢,我家二哥修廠房,資金不夠,我和我姐為了支持,一起修了自建房,那就隻能賣掉買的房,含笑賺了七千。
第四次買房就是娃爸回到海口,在上海北京的時候也想過買房,那時候浦東,北京機場周圍也才三四千,但娃爸說他們工作流動性太大,所以回到海口就想安定下來,買了一套二手,三十幾萬,首付全部是借的,結果等到了香港後想著賣房還錢(因為買香港又借了),賣也隻賣了三十幾萬,還虧了利息。更過分的是賣掉第二年出了政策,海南島定位“國際島”,房價蹭蹭漲。
第五次買房就是買的重慶,一個下午就決定了,簽了約之後才馬不停蹄到處借錢,四十幾萬,撐了幾年賣掉了,可能連銀行利息都沒賺回來,然後賣掉以後黃奇帆出來講了個話,重慶房價也開始翻倍了。
難道我就是沒賺錢的命嗎?
第六次在香港生了老二以後,還是想著要買房了,畢竟每個月租金比按揭還高,也幸好香港首付隻要百分之十,但也是難倒了我們呀,記得臨到交錢,娃爸就在銀行門口等著我二哥把我們老家集資的款打過來呀。這也導致我們必須賣掉海口房子還債,要是多撐個一年半載多好呀。而且吧,這兩年香港的房價,一天比一天低,鬧心呀!
第七次就是娃爸公司集資建的房,這才是一個大坑,為了百分之十的優惠,買了以後不給辦房產證,說不是商品房,這下去哪裏說理去?又砸手裏了,這麽多年也沒去看過,也沒租出去,哎,幾萬塊就把眼睛打瞎了呀。
第八次就是我女兒這套小房子,最開始還是我姐說有點閑錢要投資,搭夥買,這下買在高位,還要操心租房事宜,遭罪呀。
買過這麽多次房,沒有一次我們資金是到位的,全靠臨時抱佛腳,這就體現了兄弟姐妹多的好處啦,當然朋友們也很給力[em]e400932[/em]
也算是有資產的階級啦,雖然沒一套是完全是我們自己的(大部分還是銀行的)我們也好像一直在借錢還錢的路上,包括現在每個月都是月光族呢。
好在,沒裝修過房子,要麽還沒住就賣掉,要麽買的精裝修,重慶那一套我二嫂幫忙裝修的,不然對於我來說,可能又是另外一部血淚史啦。
總結就是一句話:
該買的地方沒買,不該賣的時候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