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記憶由煙,由平靜的水塘組成

三江匯合滾滾流淌,世事滄桑冥冥注定
正文

故鄉隨筆之壹-快樂的童年,三江匯合

(2021-06-29 18:23:08) 下一個

故鄉的美麗並不隻是風景的如畫,更多的在於少年之時的記憶不可替代。

在那樣的年代,(我的)家裏並沒有彩電,遊戲機,有的隻是滿牆的書籍,和父親與朋友的談天說地,時世評論。不可否認的是,無論童年是否物質豐富,親子關係是否親密,但是大人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以及世界觀都會或早或遲的在孩子今後的生命裏以各種影子出現。當我悟到這一點之時,已是離家至少十年之後啦。

家鄉小城位於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交匯之處。主體城區當時僅僅位於一個三角地帶,並不大,人口不多,確是有著相當長人文曆史的所在。而我生長的地方卻又並不在城區,而是離開主城區有十幾公裏的一處與世隔絕之處,時稱“三線單位”。單位有著特定的數字代號,可以算當地比較大體量的單位所在了,我們稱之為某所“基地”。整個基地被圍牆分割,有警衛連隊保衛,所以比較過著與世半隔絕的狀態。

基地建設之初是由全國各地抽調各種專業的骨幹人員來到這“偏遠”之地,所以基地內的通用語言就和當地的方言格格不入,同時也由於研究工作的原因,有著大量不同學術和工程背景的“外來”居民當然也就和當地的文化有著不小的隔閡。於是雖然我的爺爺奶奶就在主城區兌陽灣堿廠宿舍居住,可是我從小的語言是普通話,更貼近北京和東北普通話的混合。

-某所,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和實驗物理探索,致力於和平發展核能解決人類能源枯竭危機

-堿廠,建於日本侵華的國民政府西遷時期,由化學家侯德傍創建,生產基礎工業和軍工原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