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長天

曆史就是思想與行動互為因果的循環過程
正文

耄耋之年的基辛格再評毛澤東

(2019-07-06 09:41:27) 下一個

?????°???è??è??????????????è??? ????è???????????

基辛格作為與毛澤東直接打過交道的美國政治和外交菁英的高層人物,近距離觀察研究過毛澤東。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他與其他觀察家持同樣的觀點:毛澤東因為對蘇聯的恐懼而尋求與美國和解。這是依據他一貫秉持的所謂傳統均勢理論,即弱國必然尋求強國的保護。這也是坊間對中美和解的通常認知。但是,2011年,88歲之際,基辛格出版了《論中國》一書。書中寫到:


“從傳統強權政治的觀點來看,毛澤東當然無法和三角關係中的其他兩方平起平坐。他力量最弱,最經不起打擊。但是,他把核超級大國之間的敵意為己所用,給外界造成不懼核毀滅的印象,因而為中國謀求了一種外交保障。”


基辛格筆下的傳統強權政治指的是十九世紀歐洲由梅特涅、俾斯麥等主導建立的國際政治和法律體係,稱為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其影響一直延續到當代。基辛格在哈佛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這一理論,為他贏得卓越的學術聲譽,並為日後進入政治外交界打下了基礎。基辛格並不滿足於他在早期著作中對毛澤東的論述,顯然,涉及毛澤東的某些曆史事件超出了他的理論能夠解釋的範圍,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新的解答,在88歲高齡之際還要為此著書。書中基辛格從一個新的視角進一步寫到:


“毛澤東為強權政治添加了一個據我所知是前所未有的新層麵。按照傳統的均勢理論,他該尋求其中一個超級大國的保護,但他卻特立獨行,利用蘇美彼此的戒懼來同時反抗它們兩國。”


基辛格在此承認毛澤東反抗美蘇兩大霸權超出了傳統強權政治的範圍,也即他所能理解的層麵。基辛格否定了毛澤東與美國和解是尋求強權保護的觀點,也就否定了與美和解的動機是出於對蘇聯的恐懼。還可以引述他的另一段話來佐證這一點:


“麵對大國核戰爭的威脅,毛澤東表現出的泰然自若很有些空城計的意思。從一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就在與兩個核大國的三角關係中周旋,它們各自都有能力對中國構成巨大威脅,假若它們聯手,中國則會遭到滅頂之災。對於這一形勢,毛澤東的應對辦法是人民戰爭。他宣稱不懼核威脅,公開表示不怕犧牲,說它會保證共產主義勝利能夠更快到來。毛澤東關於核戰爭的言論是否出自真心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他顯然成功地使世界各國相信他並非虛張聲勢——經受住了對他聲譽的最終考驗。(當然,中國不是完全的“空城”,它最終發展了自己的核武器能力,盡管其規模比蘇聯或美國小得多。)”


基辛格的這段話再次證明,毛澤東不是因為恐懼蘇聯而與美國和解,更不是尋求美國保護。那麽基辛格找到基於“新層麵”的最終答案了嗎?我認為他沒有。從他寫下的 “毛澤東關於核戰爭的言論是否出自真心我們不得而知”這句話可以知道,基辛格依然沒有真正理解毛澤東。也許是基辛格老了,也許是受他的知識限製,他未能在新的視角和層麵上建立一套新的理論。但是,他的論述並非沒有新的價值。


我們不妨從基辛格給我們的啟示中反過來設想:如果毛澤東遵從傳統的強權政治,屈從核大國的核威脅,尋求美國或者蘇聯的保護,勢必失去中國的獨立。如果跟隨蘇聯,那麽,就會隨著蘇聯的解體而解體,中國不會以現在的完整麵貌立於世。如果尋求美國的保護,就等於倒回蔣介石屈從於美國的時代,哪怕經濟能夠發展(肯定到不了今天的程度),美國也不需要像今天這樣通過貿易戰來遏製中國。拉中國和幾個西方大國坐下來開個會,像對付日本一樣,簽個中國版的廣場協議就把中國的麻煩給解決了。那樣的一個中國會自我認定美國和西方文明不可超越,不會再有趕超美國的雄心壯誌,並且自己會找各種美國不可超越的理由,譬如白人文明優越論,中國人種惡劣論,中華文明低劣論,等等。


然而,按照傳統強權理論必然演繹的這一幕沒有出現,曆史沒有隨著蘇聯解體而終結。毛澤東在冷戰中樹立的第三極——中國——在冷戰後依然保持了獨立完整,為今天中華文明的崛起並趕超西方文明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傳統強權政治當道下的兩極世界本來不可能出現第三極的。毛澤東突破了西方主導當今世界的傳統強權政治,完成了一次世界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可以自成一部史詩級的敘述,可惜至今付之闕如。歌德說過,要理解一個天才,必須借助於另一個天才。前者是行動的天才,後者是解釋的天才。基辛格沒能完成解釋的任務,我們隻能等待另一個天才的出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