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母二三事

(2020-12-04 07:54:31) 下一個

昨天突然接到一個朋友的微信消息,談起我父母對他的幫助至今不能忘懷,勾起了我對那個地方許多美好的回憶,也想起了父親幫老鄉的幾件事。

1.農民蓋新房常常需要首先申請宅基地,在七十年代後期和八十年代走正常申請渠道常常要等一兩年還不一定能拿到。他們都是和父母住一起的年輕人,理應得到宅基地,當時因為政府為防耕地被過多占用,批文控製的很嚴,每年給各地的證書有限。我父親利用自己的關係幫助不少年輕人拿到宅基地批文使他們得以搬離大家庭,建成了自己有生以來的第一個新房。

2。按當時的政策,在部隊開過幾年車的人,拿著部隊開的證明可以換取地方駕照,我父親幫著不少年輕人按照國家規定換了駕照。

3。當地無論紅白喜事都有人上門收錢統一買禮物,當時的標準是每戶0.5元,但我家每次都是給5元,當地人很樸實的,這樣的小事至今有人提起來還是津津樂道,念念不忘。

4。母親對鄰居也是能幫則幫,特別對年輕人。他們忙時幫助他們帶孩子,小孩生病借錢給他們,到醫院幫著找熟人等等。

朋友說就沒見過像我父母那樣人縁好的人,好的鄰裏關係使得他們在那裏生活時很愜意,遇到什麽事都有人主動幫忙,但也因為他們幫人換駕照鬧過一個笑話。

有一天,一個曾在部隊開過幾年車的人開著大車撞到了前麵行走的汽車上。汽車司機打電話叫來了交警。交警看到這個碰撞感覺太不可思議了,但凡會開車的人都不可能犯那樣的錯誤,他忍不住罵到:你會開車嗎?駕照是找人弄的吧?什麽XX?沒想到這位大俠說,是呀,我的駕照是孫站長幫我換的。搞得這個交警哭笑不得,這個笑話全站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父親也很尷尬,雖然給他換駕照符合當時的政策。哈哈哈現在想起來還想笑,真不知道他是真傻還是裝傻?或許是很聰明的方法逃罰款?交警當時確實是放過他了,因為前麵是大卡車,碰撞的痕跡也不是很明顯,這個農民看起來比較老實也有點窮?

再說還認識站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