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的博客

欣賞生命之河的每一滴浪花
正文

2021年元旦登山有感

(2021-01-02 11:46:37) 下一個

2021年元旦登山有感

 

南伊,2021年1月1日,周五

新年第一天,雪後初晴,碧空如洗,陽光燦爛,這是個登山遠足的好日子。今天的目標是沿著第151號漢弗萊斯山道爬山觀景,主要是消磨時光,覺累即返,並不以登頂為目的。

漢弗萊斯峰(Humphreys Peak)被當地的納瓦霍部落原住民稱為神山,它海拔 12,633 英尺( 3,851 米),是亞利桑那州的最高點。在納瓦霍語言中,這個山峰叫做 Dook?o?oos?íd。遺憾的是,殖民者掌握著話語權,附近所有的山峰河流都被他們用英語命名並流傳至今。納瓦霍人認為,漢弗萊斯峰是地球與天堂交匯的地方,它像一位巨神保護著這裏的土地和生物,為人們抵擋風寒,消除災難。植物在這裏生根開花,枝繁葉茂;生命在這裏孕育繁衍,生生不息。

有人說美洲原住民是東亞人的一支,他們是在中國夏朝末年西遷至此。雖然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的科學證據,但有三個有趣的巧合值得一提:第一,美洲原住民和東亞人都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第二,美洲原住民和東亞人都有用草藥治病的傳統和習慣。當地的納瓦霍族、霍皮族、卡奇納族都收集各種植物作為治病的草藥,他們特別迷信從漢弗萊斯峰上采集來的草藥最靈驗,因為那是祖先神靈的所在,那是通往天堂的聖地。第三種巧合尤其重要,它是當地原住民文化和東亞儒家文化的相似之處。當地原住民極其重視家族成員之間的親情關係,尊長愛幼,老者為上。如果村裏一位老者去世,全村人都要去參加葬禮。在納瓦霍部落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家庭比比皆是。溫良恭儉讓是納瓦霍人的美德,與我們熟知的儒家文化如出一轍。比如甲乙兩個納瓦霍學生都在同一個班上,如果甲的考分高於乙,甲絕對不會對乙炫耀,相反,甲會有一種羞恥之心。如果甲乙兩人比賽跑步,如果甲身強力壯,而乙瘦弱無力,甲會故意慢跑,讓乙跑在前麵。納瓦霍人崇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與人為善,熱情好客。當然,美洲原住民也和華人有相同的弱點,就是部落之間各自為政,造成整個民族一盤散沙,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另外在性格上,他們都容易隨遇而安,常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所以常常成為被宰割的羔羊。

無巧不成書。在華人和納瓦霍人之間還有一個驚人的巧合,不得不說,因為它還牽涉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文豪蘇東坡。當地納瓦霍人相信,神山漢弗萊斯峰與黃色相關聯,而黃色在華夏文化中有特殊的意義。華人的祖先被稱為“黃帝”,漢文化的發源地是“黃土高原”,華族的搖籃是“黃河”,天子的衣服用黃色,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後立刻“黃袍加身”,成為九五之尊。佛教以黃色為天上的顏色,佛體塑金,寺廟漆黃,連僧袍也是土黃色。尤其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當地納瓦霍人相信神山漢弗萊斯峰中有鮑魚!相信美洲原住民喜歡吃鮑魚,但為什麽他們認為神山中有鮑魚?當我們在漢弗萊斯峰山腳下流連忘返的時候發現,這裏有一條深溝,像條巨龍盤旋在山間。深溝裏現在長滿黃鬆,並沒有水,相信在古代這裏曾是一條大河,鮑魚成群。其實,納瓦霍語 Dook?o?oos?ííd 的意思是“永遠融化不完的山峰”,那些融化後的雪水就成為滋養鮑魚的大河。

鮑魚就是鰒魚。蘇軾在《鰒魚行》詩中寫道:“漸台人散長弓射,初噉鰒魚人未識。西陵衰老繐帳空,肯向北河親饋食。兩雄一律盜漢家,嗜好亦若肩相差。食每對之先太息,不因噎嘔緣瘡痂。中間霸據關梁隔,一枚何啻千金直。百年南北鮭菜通,往往殘餘飽臧獲。東隨海舶號倭螺,異方珍寶來更多。磨沙瀹瀋成大胾,剖蚌作脯分餘波。君不聞蓬萊閣下駝棋島,八月邊風備胡獠。舶船跋浪黿鼉震,長鑱鏟處崖穀倒。膳夫善治薦華堂,坐令雕俎生輝光。肉芝石耳不足數,醋芼魚皮真倚牆。中都貴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遠致。割肥方厭萬錢廚,決眥可醒千日醉。三韓使者金鼎來,方奩饋送煩輿台。遼東太守遠自獻,臨淄掾吏誰爲材。吾生東歸收一斛,苞苴未肯鑽華屋。分送羹材作眼明,卻取細書防老讀。”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漢代梟雄王莽和三國英雄曹操都很愛吃鮑魚,就是鰒魚或叫倭螺。雖然有人說鮑魚肉有瘡痂之味,但是王莽和曹操卻食之若飴,常以千金購之,配以美酒,大快朵頤。日本人、朝鮮人在晉見中國皇帝時常用鮑魚做貢品,中國大都市裏的達官貴人也常常以吃鮑魚來炫富。大文豪蘇軾又是位美食家,他自然知道新鮮鮑魚是上乘佳肴,把鮑魚肉煮熟再曬成鮑魚幹,可以存放很久,也可以送給遠方的至親好友。當年遼東太守就犒賞手下的親信一斛(十鬥,百條)鮑魚,還說鮑魚殼能醫治眼疾。

漢弗萊斯山道陡峭曲折,蜿蜒起伏,單程六英裏長。在半山腰有一片樺樹林,那耀眼的乳白色樹皮和高大挺拔的樹幹與周圍鬱鬱蔥蔥的黃鬆和刺毛鬆樹林形成鮮明的對比,它們像一排排威武雄壯的士兵在接受遊客的檢閱。隨著高度的增加,植物逐漸稀疏,奇形怪狀的岩石默默地袒露著它們的前胸後背,不知名的灌木和野花躲在岩石之間,時不時從岩縫裏探出頭來,在微風中竊竊私語。幾隻蒼鷹在湛藍的高空中盤旋,它們不斷調整著姿勢,從而駕馭著各種湍流,從容不迫,隨心所欲,根本不用拍打翅膀。飛架山巔的滑雪索道已經清晰可見,遠處的哈特草原(Hart Prairie)一望無際,一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全景圖盡收眼前。這是亞利桑那州的最高點,我們仿佛站在了世界之巔。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下山花的時間幾乎比上山多了一倍。這裏屬於亞利桑那州的可可尼諾縣,是國家森林的一部分。大約二十年前,當地開始修建漢弗萊斯峰的滑雪索道和排水管道。原住民部落舉行了各種抗議活動,反對在他們的神山修建這些旅遊設施。可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因為可可尼諾國家森林歸國家所有,當地政府有聯邦法院支持,有軍警保護,當地原住民隻能把打碎的牙齒咽到肚子裏。

回到家裏,餘興未盡,湊成小詞一首,調寄采桑子:

黛山曲徑朝陽燦,殘雪無邊。林海連綿。何懼流雲磨破肩。

故鄉隔海親朋遠,攬月飛天。完勝新冠。鼠去牛來處處鮮。

 

附采桑子詞譜:雙調四十四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南伊,2021年1月1日,周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