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伊的博客

欣賞生命之河的每一滴浪花
正文

星星過月的遊戲

(2019-06-01 13:55:28) 下一個

南伊,2019年6月1日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微信群裏有不少人聊起了兒時常玩的遊戲,比如老鷹捉小雞,丟手巾,彈球兒,抓子兒,捉迷藏等等。其實還有一種兒童遊戲在北方地區很流行,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它就是“星星過月”。這個遊戲需要有四個以上的兒童一起玩:一人坐莊,其職責是捂住另一名兒童的眼睛並做出適當提示,被捂住眼睛的兒童稱為“月亮”,其他兒童則是“星星”。遊戲一開始,星星們一個個從月亮前麵走過,同時扮演某種動作,比如模仿一種動物等等。假如星星 A 模仿一頭大象,拖著一條長長的鼻子,從月亮前麵走過,此時坐莊的人就說“大象過去了”,月亮就要猜出是誰扮演的大象。如果猜對了,月亮就贏了,從而月亮就歸隊,變成一個新的星星;而被猜中的星星 A 就要成為下一輪的月亮。如此循環往複,直到盡歡而散。

在星星過月這個遊戲裏,坐莊的人很重要,他/她必須準確地描述星星們的行為,為月亮做出恰如其分的提示。提示太少就很難猜出來,提示太多會讓月亮一下就能猜對,所以莊家往往是由一個年齡較大的孩子來做,有時大人也會來坐莊參與這個遊戲。

兒時的年代,天空還沒有嚴重的霧霾,環境還沒有被嚴重汙染,沒有人販子,家家夜不閉戶,孩子們可以自由地在戶外瘋玩。在夏天,每當有皓月當空的傍晚,街道上就會有很多孩子們在玩各種遊戲,星星過月是其中的一個。那時候學校的作業也很少,大部分作業在學校裏就能完成。即使是有課外作業,那也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搞定,因而大家都有非常充裕的時間玩耍。

初夏的夜晚,涼風習習,月光如晝。無論是在寬闊的打穀場,還是在狹窄的胡同裏,或是在平坦的街道上,都可以玩星星過月的遊戲。每每到了晚飯的時間,我就期盼著即將到來的遊戲時刻,常常是匆匆吃點東西後,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街上吆五喝六,呼喚出七八個好友,一起玩星星過月或者其它的遊戲。那真是一段美好的、值得留戀的時代。



在通信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幾乎每人都使用筆名參加微信群組,發表博客文章,我們不也是在玩“星星過月”的“遊戲”嗎?讀者就像是遊戲中的“月亮”,在讀到美文時,自然而然地會好奇並猜測作者到底是個什麽人呢?從哪兒來,有什麽背景? 隻有後台服務器的係統管理員知道每

位作者的真實身份,他們是真正的“莊家”,隻是他們受到本行業的倫理道德的約束,或者是服務器老板的規則限製,不能公開作者的真實身份。

  在微觀世界中,任何物質分子都是由原子組成的,每個原子又是由電子和原子核組成,而電子都是圍繞著原子核運動著。這些電子是不是在做“星星過月”的“遊戲”?原子核又是由帶正電荷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它們誰是“莊家”?

  再往大處想一想,我們所在的地球每年繞著太陽轉一圈,而太陽係的所有星球又是圍繞銀河係中心做公轉運動,每 2.26 億年轉一圈;銀河係或許還繞著別的什麽天體係統旋轉,現在的天文學家還沒有弄清楚。這些宏觀的天體不也是在玩“星星過月”的“遊戲”嗎?在浩瀚宇宙中,究竟誰是莊家?



南伊,2019年6月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