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希臘文明之旅(三)衛城音樂會

(2024-03-30 11:08:28) 下一個

上接《希臘文明之旅(二)泛雅典奧林匹克體育場》

希臘文明之旅(三)衛城音樂會

我們到希臘雅典第一天晚上夜遊衛城,從地鐵站、路過居民區,爬坡經過衛城南門,右轉走到西門,找到了衛城西門入口處、為第二天參觀衛城探路。就在準備原路返回的時候,無意間被附近音樂會的天籟歌聲和期間雷霆般的掌聲吸引住了。循著歌聲,我們摸黑來到一個偏僻處,這裏多一些亮光,有一個不大的小廣場,廣場正前方聳立著一麵很高的牆,牆的高處顯得有些殘垣斷壁。離高牆一段距離的路邊,還有幾個售貨亭裏坐著幾個安靜的服務人員。而就在我們準備上前打聽和詢問時,音樂會突然散場了。廣場上一下子人聲鼎沸,觀眾交頭接耳,非常興奮。被他們的情緒感染,我們就詢問工作人員這是什麽活動。我們被告知:現在是雅典的音樂節期間,每天晚上都有表演。這是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希臘語:Ωδε?ο Ηρ?δου του Αττικο?),是一座露天劇場,是雅典音樂節的主會場。音樂節時間很長,從每年6月開始,到10月底。

第二天晚上,我們和其他來自矽穀的朋友共11位又一次夜遊衛城。最後也來到阿提庫斯劇場,此時也是散場時間,大家都被現場氣氛感染,決定要買隔天晚上的票來觀看。

第三天早上7:30吃早餐,8點半時,為了避免前一天下午看到的長隊,我們一行11個人,穿過布拉卡區(Plaka)的大片希臘特色民房,直奔衛城的東門排隊買票。早晨排隊不長,我們早早進入衛城參觀。進去後才意識到,沒有地陪導遊,許多古跡不懂,很多典故了解不深,隻能現場惡補,好在到處都有各種資料和神話故事。

雅典衛城(Acropolis of Athens)是最著名的衛城(要塞城市)之一,始建於公元前580年。衛城是由平頂岩構成,位於海拔157米(536英呎)。目前雅典衛城的遺跡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文明遺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下麵這幅衛城地圖,以前在有些地方(例如大英博物館內)介紹巴特農神廟(又翻譯為:帕提農神廟)時看到過,但以前都感到比較抽象,和身臨其境的感覺完全不同。

1

巴特農神廟

8

布勞羅尼翁聖所

15

阿提庫斯劇場

2

古巴特農神廟

9

青銅室

16

歐邁尼斯柱廊

3

厄瑞克忒翁神廟

10

潘朵席翁聖所

17

阿斯克勒皮翁神殿

4

雅典娜普羅馬科斯像

11

阿格拉瑞翁

18

狄俄倪索斯劇場

5

山門

12

雅典娜祭壇

19

雅典劇場

6

雅典娜勝利神廟

13

宙斯波利厄斯聖殿

20

狄俄倪索斯劇場

7

布勞羅尼翁聖所

14

潘狄翁之殿

21

邁錫尼噴泉

從東門進入後,向西就會看到右手邊上示意圖中20的狄俄倪索斯劇場的古跡,可能用於劇場演員休息、演出道具和劇場管理等。

然後轉向南,路過右手邊一個廢棄的露天劇場狄俄倪索斯劇場(上示意圖18,也叫酒神劇場)、左手邊古跡16:歐邁尼斯柱廊。

再轉向西(穿過古跡17:阿斯克勒皮翁神殿),逐步向阿克羅波利斯山上登去,沿著衛城的古城牆邊,前往雅典衛城入口邊的半山腰上,來到上示意圖的景點7:布勞羅尼翁聖所,路過左手邊阿提庫斯劇場(上示意圖中15,Odeon of Herodes Atticus)。阿提庫斯劇場建於公元161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劇場之一,也是同時期最傑出的建築物之一,由古希臘富商和哲學家希羅德·阿提庫斯(Herodes Atticus)為了紀念死去的妻子而建的,後贈與全體雅典市民。

我們居高臨下,非常清楚地看到劇場的全貌,也更加堅定了要買隔天晚上的票來看。當時不知道大理石座位上黑色包包是幹什麽用的,還擔心晚上天氣涼了,大理石座位會不會太冰涼。到了晚上進到劇場才知道,那黑色包裏放的是坐墊,我們不是直接坐在大理石上。

之後我們轉向北來到衛城西門(上示意圖中5衛城山門),衛城山門外右方(在我們走向山門時的左手邊)是細小的雅典娜勝利神廟(上示意圖中6),此時這裏的隊已經排得非常長了,看來還是東門知道的人少一些,那裏隊伍要短得多。

路過西門入口處後,衛城就在麵前,這裏很多遊客在照相,我們也加入照相的行列。我們拾階而上進入山門的腳步也變得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驚擾了沉睡千年的眾神。

進入山門後,在衛城正中為巴特農神殿(又翻譯為:帕提農,即純潔的雅典娜神殿,上示意圖景點1)。在山門左方為厄瑞克忒翁神廟與女像柱(上圖景點3)。在這2個之間是曾經古巴特農神殿(上示意圖景點2)的遺址。

第一眼看到衛城的心情有些複雜,昔日的壯觀華麗,如今隻剩下斷壁殘垣。巴特農神殿(上示意圖中1)廟頂屋蓋無存,廟內空空如也,女神像流落異邦,地麵到處坑坑窪窪,牆根躺著坍塌的牆石殘柱。亂石嶙峋間惟有那幾根大理石柱依然擎天而立,依稀可見當年的輝煌,卻也盡是往日煙塵了。

衛城在羅馬希臘時期遭受赫魯利人部落的搶劫,曾於公元267年占領拜占庭,洗劫希臘各城鎮。羅馬帝國淪亡,雅典娜木雕移出巴特農神廟。公元5世紀前期東羅馬皇帝奧德修斯二世(Theodosius II)為狂熱的基督徒,他下令焚燒各地的神殿,並把巴特農神廟變成了基督教教堂。先變成了拜占庭東正教教堂,後來改成羅馬天主教教堂。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把巴特農神廟變成清真寺,加了宣禮塔,正門成了統治雅典的土耳其總督宮殿。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根本不珍惜衛城古跡,毀壞古董溶鉛做子彈,還將巴特農神廟用做彈藥庫。1687年,威尼斯軍隊包圍了衛城,威尼斯人也不珍惜衛城古跡,開迫擊炮擊中了彈藥庫,引起的大爆炸摧毀了巴特農神廟的內部大部分古物,土耳其人也跟著一起被報銷了,古董散落一地,被士兵揀取當做紀念品。

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額爾金爵爺於1801年獲得蘇丹準許到巴特農神廟收拾殘留的塑像,從當地居民手中收購,甚至從牆上鋸下來,然後運回英國。“額爾金的大理石雕”後來被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有價值的文物。希臘人一直不承認額爾金的合法性,說他賄賂了蘇丹才得到許可。在這裏會聽到當地導遊憤憤不平地控訴大英帝國主義的“強盜行徑”。

19世紀希臘獨立後,把巴特農神廟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搭建的宣禮塔拆除了,還拆除了其它後古典時期在衛城修的建築,劃衛城為考古區,慢慢發掘出土古文物,並慢慢修複加固古建築,現在成了旅遊勝地。

我們走在巴特農神殿的左邊,還沒有走到神殿的盡頭,我們被左手邊的女像柱門廊吸引。這是建造於公元前421年稱為“厄瑞克忒翁(Erechtheion)”的神廟(上示意圖中古跡3)、用於供奉雅典娜·波麗亞斯(Athena Polias),即“城市的保護神”,取代之前為女神而建造的一座舊神廟。據傳說,這裏是雅典娜和可怕的海神波塞冬(Poseidon)之間的戰鬥場地,以確定誰將統治阿提卡(Attica)。厄瑞克忒翁神廟之所以吸引遊客的眼球是因為相對比較完整的女像柱門廊。

站在厄瑞克忒翁的神廟的石柱前,微風吹過廊柱,彷佛歡快的手指撥動著豎琴琴弦。那一根根屹立千年的石柱,摸去粗糙堅硬,叩之鏘然有聲,它們雖無言無語,卻自有靈魂在裏麵回蕩。此時的衛城籠罩著幾分神秘安詳之美,讓人不由得思緒萬千,與之開展一番心靈的對話。

在雅典能看到很多流浪貓和流浪狗,它們安閑地在各個地方遊逛,人和動物都很和諧、相安無事。有一隻貓居然也到衛城遊逛,也不知這裏的貓不怕人,還是我們的跑友貓嫂不愧是養貓專家,這隻貓對她很友善,任貓嫂給它抓耳撓腮,也不躲閃。

在參觀景點時,學建築的貓嫂給我們介紹:哪些是古希臘時期建造的建築,哪些是羅馬時代的建築。從石柱的頂端裝飾的花紋,可以明顯的看出:古希臘的花紋造型複雜,甚至各不相同,而羅馬時期的花紋簡單,可能便於大規模生產,花紋大都重複。

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拍照留念,然後坐在神殿的石柱下。陽光時不時的躲過雲朵、找機會照射下來,以別樣的溫度溫暖著我們這些來自遠方的遊客。

最後我們來到宙斯波利厄斯聖殿(上圖13景點),這裏有一個製高點,可以看到愛琴海上的船隻。懸崖下浩瀚的愛琴海一片澄藍,波光粼粼,讓我們想象著古希臘時海上偷襲雅典的船隻。一路走來,我們已經出汗少許,海風吹來,非常舒適,更讓我們流連忘返。

轉眼間到了中午吃飯時間,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衛城,來到鬧市區,找到一家希臘當地的菜肴,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快朵頤。期間的思緒還沉浸在上午對衛城的參觀,整個衛城最吸引人也最震撼人的正是這一份曆經苦難戰亂洗禮卻留存下來的最平靜的精神。這一種看淡世事的風骨也熏染著衛城的子民們,雅典人每天伴著世界上最豐厚的遺產而居,卻不露半點驕橫之態,活得淡定閑散、從容不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下午我們觀看了其他景點,順便來到市政廣場,在一個偏僻處、不太起眼的一個小平屋裏的文化中心買了晚上音樂會的票。

晚飯早早約在一個樓上可以觀看衛城風景的餐廳,在夕陽的餘暉下,我們悠哉地品嚐雅典當地的健康飲食。到晚上9點鍾的音樂會還有很多時間,爽朗的心情感到精神上和時間一樣都很富足,一天旅行奔波的疲勞因為冰鎮爽口的飲料和朋友們喜笑顏開的玩笑中,立刻煙消雲散。

我們看到一幅衛城的觀景畫,居然和真實的窗外美景如出一撤。

晚飯後,我們下樓、步行路過跳蚤市場,再穿過市民區,爬上半山腰,經由衛城的北門、到東門,再下到半山腰,進入阿提庫斯劇場。

希羅德·阿提庫斯劇場(Atticus Odeon)建於公元161年,是阿提卡斯的富豪捐贈給雅典市的禮物。阿迪庫斯劇場比衛城山腳下的酒神劇場(Theatre of Dionysus)的規模更大,它是一座半圓形三層結構劇場,直徑約38米,大理石座位全部是經過翻建的,最多可以容納6000人。劇場音響效果優異絕倫,自古至今一直都是音樂、戲劇、朗讀表演的重要場所,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台上演員的台詞及音樂席的表演,是每年夏天“雅典藝術節”的主要會場。

我們選了中等價位的門票,約在中心軸45度的中間地帶。在我們進來之前,放在黑包裏的坐墊已經被分發到各個座位上,座位上並沒有座位號碼,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票上的座位號是哪一個坐墊,觀眾都被有條不紊地指定到每一個座位。

我們進去較早,從天亮等到月上樹梢,一輪明月再天空顯得十分耀眼。我們翻看著在進門時分發給我們的節目單,音樂會終於在觀眾的熱烈掌聲下開始了。

音樂節裏每天晚上的音樂節目都不相同。今天晚上大部分歌曲是希臘語,雖然我們不懂歌詞,但音樂的美妙旋律是人類共通的。很歌曲聽起來像印度歌曲,均充滿了宗教和空靈色彩,不知道是不是印度歌曲抄襲希臘歌曲,還是當年羅馬人把希臘歌曲帶到了印度,亦或是羅馬人把印度歌曲帶到了希臘。當年希臘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是歐洲古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期,公元前3世紀,隻要掌握一種語言就可以從羅馬一直漫遊到印度。

音樂會散場時,也是和前2天晚上一樣,大家熱情洋溢,觀眾相互微笑和禮貌的道別。我們隨著人流從北門出去走動大街上,再路過哈德良圖書館、走回酒店。

夜深時,喧鬧的城市安靜下來,雅典已然入睡。遙望衛城,一根根白色大理石的廊柱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火焰般明亮的光芒,在漫天繁星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典雅聖潔,有如一位女神手擎火炬默默地守護著她的子民。

(未完待續)

下接《希臘文明之旅(四)駕車遊希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