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兒女之遇(四): 講故事

(2021-10-04 18:24:47) 下一個

上接《兒女之遇(三)》

(四)講故事

和很多家長一樣,有一段時間,小孩子睡覺前,要和他們講故事。現在想想那也是我和他們相處最快樂的時光,除了天倫之樂,還能觀察他們的心靈。那段兒童期間他們是最富裕聯想和想象的,除了相信聖誕老人外,在他們想象和詩化的世界裏,鳥兒會唱歌,花兒會微笑,魚兒會說話,草兒會跳舞。在他們小的時候,我給他們講的是文字語言都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的童話故事,大部分的故事是照著書上講的,少部分是我能記住的小時候聽到的童話故事。他們也是用童話語言來表達自己認識的世界,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二女兒4歲時,一次我們開車到聖地亞哥(San Diego)外出遊玩。那時還沒有智能手機,導航都用GPS。GPS除了導航功能外,還具有附近餐館,加油站等簡單尋找功能。連日來我們大人需要GPS給我們指路、準確地告訴我們從哪個出口出去,二兒女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對GPS感到很神奇。有一天我們連著用了2次分別找加油站和餐館後,二女兒一臉認真地、非常好奇地問:“GPS什麽都知道?(Does GPS know anything?)”她顯然把GPS擬人化了,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旅途的尋路、找餐館等壓力、以及種種不快一掃而光。兒童的邏輯和推理看起來簡單,其實還是富有想象力的,所以也常常把我們逗樂。

記得大女兒3歲時,我們生活在南京。有一次坐火車外出回來較晚,在南京火車站乘17路公共汽車的末班車回家。汽車在過了崗子村上坡時,司機不小心停車時熄火了,點火器有些故障發動不起來,需要乘客下車推動汽車到一定速度才能點火。大家嘴上沒有說什麽,心裏大多在唉聲歎氣,怎麽這麽倒黴,這是末班車,必須和這輛車共命運。大多數乘客有氣無力,汽車被推動的速度很慢,根本達不到能點火的速度。於是司機建議大家辛苦一下,堅持到坡頂、即靠近玄武湖邊上開始下坡時就容易推得快了。就在汽車龜速了一小段距離後,我那3歲的女兒,用清脆稚嫩的童聲、在寂靜的夜晚顯得非常清晰,問到:“媽媽,這汽車要一直推到我們家旁邊嗎?”,此時就聽到一陣會心地大笑聲、爆發在汽車周圍,接著忽然汽車被推動的速度加快了,司機趁勢點火發動、汽車還在上坡時就發動了。本來是遇到倒黴的事,但在聽到我女兒的問話後,大家都好像撿到什麽寶貝似的,上車後,興高采烈、紛紛稱讚我女兒: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搞得我們夫婦倆很不好意思:本以為女兒提了一個愚蠢的問題,但大家把它當作兒童富裕的想象力,並不是無知。在大人們認為不可能的事,而在他們眼裏就如童話世界,什麽都是可能的。那次印象深刻,這兒童語言的力量那麽強大,把乘客的力量一下子就凝聚起來並爆發出來。並且上車後,車廂裏的氣氛比以前溫暖了許多,售票員不再板著臉,就連後麵各站上車的乘客也被售票員“喜氣洋洋”的神色感染,樂嗬嗬地和附近的陌生人打著招呼。

等到二女兒和安迪再大一些,夫人也提醒我:孩子長大了,已經知道聖誕老人是怎麽回事了,不要再講騙小孩的故事了。他們也不太喜歡我給他們講童話故事了,他們自己能看了,於是就停止了童話故事和小小孩的故事,而是講其它青少年類型的故事。不同時期的各個類型的故事,隻要開個頭,後麵他們就自己找書看了。包括聖經的故事,我隻講過2次,他們就自己找到兒童版的聖經故事書去看了。每次到圖書館,都會抱回很多書回來,也常常遲還或偶爾把書丟了而罰款。

再過一段時間,給他們講的是那些能進行藝術構思、展開的聯想和想象故事。給他們講有哲理或智慧的故事、或者謎語、或者腦筋急轉彎等智力題(類似於《10萬個為什麽》)。很快,他們自己可以找這方麵的書來看,我們有時也幫他們在書店買一些這方麵的書。對於謎語,腦筋急轉彎等智力題,2個小孩互相出題考問,有時把大女兒也拉進來互考。

再之後就沒有之後了,他們自己看各方麵的書,根本不需要我再給他們講故事了,周末很多時間是在圖書館度過的,每次回家,兩個孩子都各抱著很多書回來。很多故事他們都自己能讀了。他們自己讀故事,有一個好處是會仔細聯想和思考,最重要的是提高了閱讀能力。安迪很小時,我問他為什麽北極熊不吃小企鵝? 他很快想了一下,認真地說:“他們不住在同一個地方”。當時我還以為他自己讀到過腦筋急轉彎等智力題裏遇到這個問題,但問二女兒梅根說沒有都到過,通常他們2個的書都是互相看的。

很多事情是有慣性的,停止了小孩床邊的睡前故事,總感覺心有不甘。為了能讓他們感覺有趣,我特地準備了一些中文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因為他們還不能自己讀中文故事。我搜腸刮肚,還沒幾天,他們就可以在圖書館找到一些中英文的《阿凡提的故事》,也不用我給他們講了,我立刻顯得黔驢技窮,隻好跟他們說:“看書不懂的地方,就問爸爸或者媽媽”。

有時候比較空時,想逗逗他們。有一天,也是出於慣性,看到兒子在看書,就問:“看什麽書?有什麽問題要問我嗎?”他想了一下,說:“我剛看過一本書:為什麽一個人品很壞的媽媽會生下一個人品很好的孩子?通常不是一個人品好的媽媽,生下的小孩沒有管教好,才會變成一個壞孩子嗎?”一時問得我答不上來,一直是居高臨下、在他們麵前無所不知的我,一時也沒有意識到對他說我要思考一下,過2天再回答他,就匆忙草率地說了一些道理,兒子好像不以為然。最後我說:“這就像黑色母雞,她也能生下白蛋,不是隻有白雞才能生下白蛋”。兒子小嘴一撇,給了我一個表情差不多有100多個意思。我忽然有一種悲哀,孩子們閱讀能反映生活內容各種故事,他們已經在逐步成長,而我還停留在最初少兒故事上。這讓我怎麽也不會忘記他的提問,也常常後悔那次的輕率。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們又要我講故事了,但通常不是睡覺前,而是在旅途中、開車或者飯後休息的時候,而且常常大女兒也在其中。

一開始他們對各種勵誌的雞湯文故事和一些有說教性和啟發性的故事,還是很感興趣的。例如下麵的小故事:

《當心香蕉》:兩個兄弟有生以來第一次乘火車,當他們開始剝香蕉皮時,火車正要鑽一條黑暗的隧道。“你已經吃了香蕉了嗎?”哥哥大聲問弟弟。“還沒呢”,弟弟答道。“不要碰它”,哥哥警告說:“我吃了一口之後,立即什麽都看不見了”。這個故事提醒孩子們不要固執地把問題原因歸結為某個巧合因素。

我很快也把我知道的各種勵誌故事和哲理故事都窮盡了,孩子們也知道了我講故事的風格了:一旦開始講故事,就覺得又是什麽開導教育,他們也逐步發現這些故事裏有很多破綻,不真實,於是不再要我講這樣類型的故事了。

停了一段時間後,孩子們突然讓我講我自己親身經曆的故事,我也趁機選一些有說教性的故事,盡管他們也能感覺出說教的成分,但他們認為這些是真實的故事,還是饒有興趣。

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我自己也很感動的故事:

我們公司好不容易在北京首鋼NEC合資公司拿到一台快速熱處理半導體設備的軟件和電路升級業務,設備升級完成後,他們的工程師非常喜歡,並提出各種新的功能要求,讓我們不斷改進。每次我出差到北京時,都住在他們的招待所裏,一下飛機,他們就讓我改進軟件。有一次,我下飛機後,因為時差,飛機上沒有睡好覺,修改改軟件時,隻改動高溫部分的工藝偏差,沒有改低溫部分的工藝偏差。第二天早晨睡醒後,仔細思考了一下、才意識到這個問題,趕緊讓我們的代理聯係客戶的相關工程師,把軟件改到正確。之後,讓客戶的工程師向上級匯報。我們的代理和客戶工程師都很為難,因為改動的工藝偏差不是很大,估計工藝結果還在合格範圍內,就想悄聲地掩蓋下來。但我知道,如果結果有問題,經過很多工藝流程到最後才發現、到那時再追查出來,我們的聲譽就很差了,不但以後不可能再有他們的業務,而且還要遭到更多的賠償,因為客戶又繼續花了很多人力和物力,越早告訴他們,如果有問題可以越早止損。在他們思想鬥爭了一個白天,直到旁晚才和上級領導匯報,並一直驚動到日方代表。然後通知不吃晚飯,馬上開會。2個日方代表按著他們的流程,首先確認是誰首先報告事故問題,得到回答是廠商、於是就在白板上的流程框圖對應的格子裏記下我們公司的名字。按著程序走了一遍後,日方代表非常氣憤地譴責我們,修改軟件怎麽沒有安全流程:“你們公司怎能這樣管理軟件,這讓我們怎麽放心?”我本著像在美國汽車保險的糾紛一樣,不主動承認自己的過失,讓警察和保險公司來裁定。日方代表把他們處理問題的流程過了3遍,每次在確認是誰首先報告事故問題的格子處默默停留一會。最後日方代表對我們公司和他們的工程師各打50大板,並製定了一個工作流程,以後修改軟件時,要像上級批準,修改軟件後要把高、低溫工藝都作全麵的檢測。會議一直開到深夜11點半多。

本以為我們公司以後不會再有首鋼NEC的業務了,但很快我們就接到另外一個更大的訂單,那個設備不但要軟件升級、還有機械方麵的升級。在去給他們升級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個日方代表正在給幾個工程師開會,因為日方代表的英文不是太好,工程師們英文聽力也不是很好,溝通得很慢、也很無奈。當日方代表看到我時,馬上打起精神,像看到老朋友一樣:“嗨!陳先生,我們正在談這台設備的升級時的注意事項,這台設備是前麵一個客戶用過的,為了避免交叉汙染,……”。沒有等他說完,我說了一個容易理解的洗牙的方式:“工藝腔體需要深度清洗(deep clean)?” 日方代表很高興地說:“對、對、對!這台設備的升級的事就交給你指揮了”,說完拍了拍我的肩膀就離開了。我們的代理和工程師們非常訝異:“日方代表怎麽那麽信任你?上次開會時對你們公司好像深仇大恨啊!這中間你們也沒有其它交集啊”。我心裏清楚,那時因為我們誠實的工作態度,也相信我們會引以為戒,所以使得他們對我們很放心。我們升級完設備後,日方代表告訴工程師們:結果他們滿意。從那以後我們就常常獲得他們的業務。

這個故事還是很成功的,讓孩子們知道誠信對公司業務的重要性。

但有些故事得不到他們的認可,例如我和他們講有關溝通的重要性的故事,包括溝通的漏鬥效應,溝通的注意事項,如何提高溝通效率等。在談到溝通的“7C”原則【完整(Complete)、簡明(Concise)、體貼(Considerate)、具體(Concrete)、清晰(Clarity)、禮貌(Courtesy)、正確(Correct)】中的體貼時,我給他們講我和日本人寫電子郵件討論問題時,如果超過1個小時再溝通,他會把有關附件、不管是他的還是我的、都又在給我的電子郵件中附上,而且常常在電子郵件之後、再打電話,進行確認、再確認、再再確認(check,double check,triple check)。我還和他們講了我們公司的溝通原則:“溝通不到位,雙方都責任,不能認為我和他講了幾百遍了,他還沒有放在心上,就認為溝通的一方沒有責任了,因為他沒有檢查(check)被溝通方是否理解得正確。最後我講了我們公司類似於口號的一個警示用語:“你所期望的結果,取決於你的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is what you)!”起初他們不以為然,覺得溝通不至於那麽重要。老大到她工作之後才深有體會:明明和同事講得很清楚了,沒有過多久,同事就很快忘記了、或者記得的跟自己告訴他的完全不一樣了,最終是任務沒有很好地完成。

猛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們不需要再和孩子們說任何說教性的故事了。他們慢慢地不需要直接的幫助,包括知識和方法,他們需要的是自信和認同,而不是一個處處比他們強的、聰明能幹的父母。我們做父母就須要放下經常教誨的身段,做一個非常明智狀態:我們要逐步開始裝傻,慢慢地我們須要聽孩子們講故事了

(未完待續)

下接《兒女之遇(五): 在旅遊中成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