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32)
2021 (57)
2022 (65)
2024 (61)
餘興未消,再續【摩洛哥】的飲食與民俗文化
從摩洛哥回來,遊記寫了三篇,記錄下印象深刻的《大沙漠》《熱汽球》《藍城》,本想就此收筆。
但是,這兩天,我們旅遊群裏又熱鬧起來,大家餘興未消,有兩位畫家按捺不住自己出遊後對古城的懷念及讚美,開始繪畫創作了(圖)
(油畫來自Tao)
並讓大家猜這畫兒是摩洛哥的哪一景?引大家熱議及回憶…也引起我對摩洛哥的文化,習俗,飲食及宗教信仰的回顧,再續一篇
文化習俗
摩洛哥是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據導遊說,他們的傳統文化習俗是要贍養老人和寡婦,照顧弱者。所以,大家族群居在一起,互相照應是一種需要,大街上常看到一個家族,開著一輛貨車買東西,因為要供一家幾十口人吃一個星期的物品
宗教信仰
我們去摩洛哥時,正好趕上摩洛哥一年一度的穆斯林齋月(今年是從2/28周五到3/30周日)。據網絡上信息:全世界所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們,在齋月中,從日出之後到日落之前這段時間,是不可以進食或飲水的,但是,幼兒、老人、婦女或哺乳期婦女、病人及旅行者除外。這樣做的目的是提升穆斯林教徒們精神上的靈性,並通過較長時間的祈禱(一天五次和自我克製)來實現履行宗教的戒律。
禱告五次的時間分別是早晨、中午、日落一半兒時、日落和入睡之前五個時間段。
祈禱時間,全城各處可聽到這種禱告聲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0gs938kmF5d0MVXoGiQeLfC7Pqf_V7F4/view?usp=drivesdk
因為趕上齋月,中午很多餐廳不開,晚上也要七點半後才可以進餐廳吃飯,這些狀況的確為我們的出遊造成一些不便,但是,也讓我們身臨其境地體驗到這種宗教文化的實施並加深了了解。
特產與民間工藝品
摩洛哥有三寶,阿甘油,椰棗和仙人掌,其中阿甘油是當地特有的植物,是一種天然美容佳品。
參觀阿甘油製造工廠,當地婦女展示阿甘油製作過程
陶瓷工藝
骨化石加工
著名的皮革廠,別有一番壯觀的景象,
我們每人背著當地特產皮包,也是一道風景
可愛的孩子們
質樸的勞動人民
蛇藝
茶藝與特色美食
這樣倒茶是當地人的一手絕活,藝驚四座
摩洛哥的飲食也非常有趣,印象深刻的有兩種:一個是塔吉鍋(tagine)/塔吉罐兒之類的盛器與烹煮,就像咱們的砂鍋,燜出的肉或菜飯都非常香,摩洛哥的傳統菜肴通常是庫斯庫斯(couscous)、加瓜類菜和肉,用香料和燉煮方式為主,味足。
再有一個就是海鮮飯,和各種魚類美食(炸魚,薰魚,醃魚等)味道也很鮮美!
以上獨特的民俗文化,值得回味並分享!
雲兒這次出遊真是收獲多多,羨慕你們有這麽close的社區朋友,平日一起跳舞,還可以一起出去玩。會畫畫的朋友畫的很逼真,喚起大家共同的記憶,真好!
這樣的皮包全是真皮的(軟的)?貴嗎?雲兒五月快樂!
關於齋月中的祈禱,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很多遍。我因為喜歡唱歌兒,所以對什麽人可以在上麵去唱這個祈禱歌兒,非常感興趣。問了導遊這個問題,導遊的回答把我們都逗樂兒了。
他描述到:以前是誰聲音好,聲音大,傳得遠,誰就唱(因為那時沒擴音器)但是,教主們多半會選瞎子來唱。
因為唱者要站在全城最高點的塔上唱,可能會看到很多隱私,及不該看的人與物(比如沒遮麵的婦女等),所以選瞎子唱,最放心,哈哈哈!當然,現在不同了。
這段分享,還有我那個小視頻,(配的祈禱曲就是在當時錄的,感覺是非常寶貴紀念,歡迎菲兒寫貼時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