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下博客,就是個扯

(2024-09-12 09:45:23) 下一個

天下博客,就是個扯

 

古代文章,好的也不多。話說宋以前的,能傳下來的,都被濾了又濾的。但能使稱而又稱者,也不多見。《古文觀止》,半本選自《左傳》《國語》。秦漢文章是好,但也往往風格相近,並不豐富多采。魏晉隋唐宋,文章見多,作者也多,但質量比得上秦漢的,很少。《古文觀止》挑來挑去選中的這些亇時期的文章,也不見得好到哪兒去。

 

有個畫家說,中國所有的畫,都沒有精神,和西洋畫放在一起,顯得蔫頭搭腦的。漢語文章,也是這樣。把曆代文選讀熟,把各種風格用了,成就了本《紅樓夢》。當讀到《小癩子》《人間喜劇》,對比漢語文章,這漢語文章就是個磨磨嘰嘰的呻吟。

 

有帖報道馬斯克的宇宙飛船已經完成了太空行走。並有反問:我們還在回味曆史的時候,馬斯克在甩開海洋文明,走向星際文明的開發。話不糙,理有點糙,但喜歡這股勁。漢語文章就是缺這股勁。為什麽昵?

 

內卷:唐宋的古文運動,明清的“非秦漢文不讀”地生氣,屬於文學啃老。民國年間,曾有新的萌芽,要開出自己的花。共和國的文學,有了網以後看得明白,“郭老郭老,做詩不少,好的不多,壞的不少。”上海話叫“拆爛汙”。

 

開放::一德國漢學家說,當代中國文學家中,沒一個懂外國語。(民國有。魯迅和張愛玲。但也不多。)文章有如近親繁殖,“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抄怎麽辦?

 

魯迅說中國,中國人的不是,並不費勁,他是從明治維新成功後的日本海歸的。他的文章寫得好,也沒太費動,他有日語,有被日本藝術泡得滲進去的三觀。現在的陳丹青說中國和中國人的這那,也有種隨手一拾一把的輕鬆。他在美國呆了很久,而且一直覺得“一走進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才發現,自己畫的一無是處”。

 

王朔也說中國和中國人的不是,有堡壘從內部攻破的精準,深切不假,但“拔出的蘿卜帶出的泥”也看得出,譬如“痞”和“京貧”。

 

 

結果:“不讀或者少讀中國書”,包括四九年後的文史哲。“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屍的樂觀”,這些個毛病,從四九年到現在的文章,一應俱全。都問原因在哪裏,其實每個人都是原因之一。潤了的海外論壇,華夏文摘,文學城,留園網,約克論壇,幾篇能夠排得進“不讀或少讀中國書”的書單裏?清末民初的文章叫寫,網以前的文章叫瞎寫。博客,就是個扯。自己,不是扯得個稀裏糊塗嗎?原因在哪?

 

在寫漢語文章的仍是隻懂漢語的人,或會用翻譯軟件的人;在香蕉人還不成氣候;在還沒出現張愛玲那樣質量的文學家。

 

用漢語搞科學不行,做文學還是可以的”。這話,信它個鬼。無奈,隻落下個用漢語瞎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