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璉寫給妻子的信:
我今奉命擔任石牌要塞守備,原屬本分,故我毫無牽掛。僅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鄉關萬裏,孤寡無依,稍感戚戚,然亦無可奈何,隻好付之命運。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戰爭勝利後,留贛亦回陝自擇之。家中能節儉,當可溫飽,窮而樂古有明訓,你當能體念及之。十餘年戎馬生涯,負你之處良多,今當訣別,感念至深。茲留金表一隻,自來水筆一支,日記本一冊,聊作紀念。接讀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終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歡樂。匆匆謹祝珍重。
寫給父親的信:
父親大人:兒今奉令擔任石牌要塞防守,孤軍奮鬥,前途莫測,然成功成仁之外,當無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較多,有子能死國,大人情亦足慰。惟兒於役國事已十幾年,菽水之歡,久虧此職,今茲殊戚戚也。懇大人依時加衣強飯,即所以超拔頑兒靈魂也。
議:
遺書寫成這樣,大活人,大文化人一樣地站在麵前。這是一個怎樣讓人向往的時代!別的不說,就為這文采!
“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可從“你辦事,我放心”,到胡鑫宇的遺書,信“其言也善”能善到哪裏去?
命之舛,罷了。可細點啊!卻生在這麽一個有辱斯文,開口就我靠,女孩子也滿口傻x的時代!
世上唯一乾隆紀曉嵐和坤合影帖
傳了。立回問,那時已有相機了嗎?答:應當有。不踏實。查穀歌,照相機發明於1838年,乾隆在位17幾幾至17幾幾。回複:沒有。遲了小一百年。當它有,多個玩。
君,極品的臣,長成這樣!放進“一樣健壯的體格,一樣麻木的神情”的人群裏,乾隆缺壯,和坤少健,就紀曉嵐有點精神氣。
看過慈禧的照片。比家子婆優秀嗎?那眉眼,沒教養;嘴角之狠,幾分毒婦狀。在跑反熱河的路上,太監弄來五個煮雞蛋,她一氣吃了三個,要不瞟見一邊的光緒…..
就是這麽些個東西,遠看帝王將相,千萬別拉進了看。
唉!專製怎麽也搞了這麽些年了,怎麽就一副貼不上牆的豬大腸樣呢?
大陸學者翻出《和平建國綱領》 要求政府兌現帖
近日,大陸的一群學者翻出延安在1946年的《和平建國綱領草案》,要求政府對照當時所說的,呼籲回到《共同綱領》。
教授吳顯慶推出延安在1946年所製定的《和平建國綱領草案》,其中有:“保障國內人民享受一切民主國家在平時應享受之言論集會結社罷工遊行示威及免於恐怖等自由;廢除一切新聞出版戲劇電影等檢查製度;任何一黨經費不得由國庫開支;實行由下而上的普選;廢除黨化教育,保障教學自由;教授治校,不受校外不合理之幹涉”
延安當年提出的,正是現在大陸百姓所缺失的,因此此綱領在網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大陸一批學者紛紛表態,要求執政黨遵守。
有學者呼籲回到《共同綱領》,吳顯慶教授表示認同,並說:“現在最有說服力的是延安主張的《和平建國綱領草案》。”
童朝平則要求政府:請兌現70年前對中國人民的承諾
一位老人表示,近70年過去了,除了革命奪取了政權,什麽都沒有兌現。這個極有意義。
這是他們(它們)的初心。最好是做到盡人皆知!
議:什麽叫迂?這帖說得妥妥的。
執政,當然盯住權,有什麽不對頭的地方?為執政,八方允諾,又有什麽錯?
聽到新中國建立,讀過的《古拉格群島》丟下,聽過的王實味真相丟下…奔向剛開發的祖國找機會去。人家不領情,讓曆史的塵埃一個不落地落到每個頭上。而後,向世人訴說這催悲。這才是讓人惡心的。
想不到還有比這更犯胃的事兒,這吳教授要人家“兌現《和平建國綱領草案》”,怎麽不百尺竿頭再進一步,要求兌現孫中山《臨時約法》?這不是裝x; 耍嗲,性別不match; 撒嬌也不是,哪有胡刀拉碴的老頭幹這事兒的?這就是個犯二。
秦始皇言之諄諄:勤儉建國。轉過身,紅旗車隊開到美國,還炫“紅旗,國產的。”再二,也不會要求“習總,請兌現“勤儉”之諾。
這吳教授不懂?若,就是醫生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