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儒為大,所以中華民族長不大。前天還在西安活人秀萬邦來朝,像不像滾鐵環,打蛋子,“丟手絹,丟手絹”。

(2023-05-22 09:40:36) 下一個

儒為大,所以中華民族長不大。前天還在西安活人秀萬邦來朝,像不像滾鐵環,打蛋子,“丟手絹,丟手絹”。

 

 

不教訓教訓子女的父母,叫個啥父母?馬援在做這樣的爸。

 

兒女是父母的粉絲,真真是哀莫大矣了。馬援的兒子可以把這信裱起來當條幅,提升室內環境的檔次。這樣做,給足了長輩的麵子,剩下的,該幹嘛幹嘛才是。

 

丁肇中坦言,二個女兒一個兒子,從來不聽我的建議。這不啻為子女驕傲。

 

爸媽都說“為了子女”。這個“為”是最不要聽的。“為了子女好”,不是父母的好日子嗎?為什麽一邊過上了好日子,一邊罵罵咧咧的?

 

未成年的子女回報父母的是逗你笑,讓你煩,一會兒成績名列前茅,一會兒反叛期….. 讓你的日子充實得爆棚。其實,這就是他們的回報。往細裏算,他們一點也沒少付出。

 

孝,簡直就可以當作中國長輩的不要臉看。

 

馬援在給兒子信中說:“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議:爸媽叨叨,沒有不叨叨的。

 

經驗:仍叫爸媽的,是娃。輔音都是a。漢語中的a, 聽起來就叭叭叭叭。換成“父母”,十有九,單獨過了,父母成“父母大人”,自己也成大人了。

 

這馬援,在過爸爸癮。沒話找話說,“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這話就是南京話中的“韶”。

 

不韶,還是爸媽嗎?

 

另,這些個“韶”,還能當真聽嗎!

 

《論語》,就很爸媽。孔子沒得數,悄悄話說到課堂上。孔粉,即儒家,就是個耍嗲:“仁者,愛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像不像在撒嬌。

 

儒為大,所以中華民族長不大。前天還在西安活人秀萬邦來朝,像不像滾鐵環,打蛋子,“丟手絹,丟手絹”。

 

為爸媽的,當叨叨。一旦為父母,就別韶了。可父母也會耍嗲。馬援這些個話就是。父母耍嗲,比小孩撒嬌,還要命。因為“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

 

馬援接著說:“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議:父母說“不在背後議論別人長短”。不在別人背後向兒女議論別人長短,還是父母嗎?所以,馬援說個痛快。

 

而且實名製地說。這才是家書!家者,關起門來說左鄰右坊長短的地方也。不嚼舌頭,算什麽家信?馬援的這封信的亮點,正在這。

 

嚼舌頭,重點在嚼。圖個“家雞打得團團轉”;嚼的是什麽,不是家裏人才會聽的。

 

“認識你自己”,這工程太大。像馬援這樣說點私家話,倒是可為的。在中國文學裏,說私家話的,就張愛玲吧?王小波說“張愛玲就是很煩。”但,那都是自己的煩;《青銅時代》《黃金時代》,也煩,可是替他人煩。這就像張愛玲,她是一個時代的女人,那時代沒了,那女人還在。王小波呢?時代掉了。

 

 

附:漢·馬 援《家書·誡兄子嚴敦書》全文、賞析、注釋

 

 

漢·馬 援

 

吾欲汝曹聞人過失②,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③,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複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④。

龍伯高敦厚周慎⑤,口無擇言⑥,謙約節儉,廉公有威⑦,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⑧,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⑨,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⑩,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注釋] ① 嚴敦: 馬嚴、馬敦,馬援兄馬餘之子。嚴,字威卿,官至五官中郎將、太中大夫、將作大匠。敦,字孺卿,官至虎賁中郎將。 ② 汝曹: 爾輩,你等。 ③ 妄是非正法: 隨意評論、褒貶國的政令。 ④ “所以複言者”四句: 再說一次的原因,是像女子出嫁時,父母叮嚀告誡一樣,想使你們不要忘記它罷了。施衿結縭: 古時女子出嫁,母親給她係上彩帶,結上佩巾,父母叮嚀。 ⑤ 龍伯高: 名述,東漢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官至零陵太守。 ⑥ 口無擇言: 講話無需選擇言辭,意為所言皆善。《孝經·卿大夫》:“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唐玄宗注:“言行皆遵法度,所以無可擇也。” ⑦ 廉公: 廉潔奉公。 ⑧ 杜季良: 名保,東漢京兆人。時為越騎校尉。 ⑨ 數郡畢至: 數郡的客人全都來了。 ⑩謹敕(chì) 恭謹整飭。敕,通飭。 ? (hú) 名,俗稱天鵝。類: 像,相似。鶩(wù) 野鴨子。 ? 下車: 指官員初到任。切齒: 表示痛恨。 ? 以為言: 把這作為話柄。

[作者] 馬援(14—49),字文淵。東漢初扶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新莽末,為新城大尹。後依附隴西隗囂。繼歸劉秀,參加攻滅隗囂的戰爭。官至伏波將軍,封新息侯。在進擊武陵“五溪蠻”時,病卒於軍中。死後被讒,奪新息侯印綬。肅宗朝,追諡援為忠成侯。

[鑒賞] 馬援一生,征戰南北,騰身三輔之位,遨遊二帝之間,備受恩寵。然時時不忘“周慎”二字,尤以此誡勉子孫。其侄馬嚴、馬敦平時好議論人之短長,譏刺時政,結交俠客。援深為之憂慮。故雖在萬裏之遙的交趾軍中,仍持筆作書,諄諄告誡兩個侄子應摒棄惡習,從善如流。信中舉出了正反兩方麵的例子:以龍伯高的“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作為子孫的效法榜樣;而對喜招惹是非、虛張聲勢的杜季良卻不願子孫效之。文章口陳肝膽,殷殷之意畢現,不由子孫不為之動容。據《後漢書·馬援傳》載,此信後披露於朝廷。杜季良時為越騎司馬,被罷免。而龍伯高時為山都長,由此被擢拜為零陵太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