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熟了

世界很奇妙,人生亦如此!
正文

【廚房拾光】“煮婦”小記

(2024-06-27 06:06:00) 下一個

因為多了份計劃外的生活,我瞬間成了全職家庭主婦。在日複一日瑣碎生活開始時,一度想給自己來個美麗的稱謂,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詞。某日,又忙在廚房,心裏想起主婦時頗有不快,腦海裏突然跳出了“煮婦”,轉念便噗呲笑出了聲。不曾想,我不僅愛上了這角色,更是在這條路上越陷越深。

               

說是“煮婦”,理由有三。其一,“煮”是本職。回想初來時常下館子,美其名曰體驗生活,實質是逃避廚房苦差。但好景不長,高熱量和半生不熟的吃法,很快就在中式胃前敗下陣來。如此一來,不僅難以適應新吃法,更是懷念昔日的那一口。於是,且不論廚藝和愛好,做起來是當務之急,“煮”也就成了件嚴肅的事。其二,“煮”得敬業。因為長期習慣了精細飲食,做起飯來費力耗時是自然的。先是依著自己的標準,我開始講究起了廚房裏的這點事。過程中,又發現自己還有些悟性,就開始變得喜歡鑽研起來。細細寫下的食材清單,時常跑去多個超市采購;備餐中鋪開的碗碟,有時可以排成長隊;家人吃的是一小份,收拾的往往是一大堆。就在這種敬業態度中,我的菜式不斷出新,廚房筆記日漸增加。其三,“煮”有成效。日子久了,廚藝開始變得穩定起來。每逢有了新菜,也敢於微信裏曬一曬。朋友不經意的“請教”,便立刻分享過去筆記。逢年過節,還能做上一桌頗為像樣的飯菜。就這樣,廚房生活變得有生動、有價值起來。

論“煮婦”出品,無外乎中西餐兩類。因為我和先生喜歡中餐、兒子偏愛西餐,家裏的餐桌多是中西混搭。對於中餐的理解和實踐,主要是南方菜北方主食,憑的是印象裏家的味道,如南方的糖醋蘿卜、肉丸子、紅燒肉、清蒸魚、梅菜炒肉、蝦滑豆腐煲、青菜豆腐、煎鍋貼、清湯麵、小餛飩、甜酒釀,北方的麵條、饅頭、花卷、酪餅、餃子……話說前四十年,還真沒有白吃,沒做過飯碰過麵粉的我,居然也能隨手做成一桌好菜。就著兒子的口味學習西餐,除了各式烤牛羊雞魚肉,學會了Sausage and peppers, Lasagna, Pasta, Pizza, Spaghetti, Cream of Mushroom Soup……兒子的好評自然是最好的肯定。也因此,我知道了西餐不是印象中的快餐,體驗了西餐製作中的講究工序,也因此愛上了琳琅滿目的奶酪專區。

春夏秋冬幾度輪回,回看“煮婦”生涯,已九年有餘。想當初對號入座,頗有調侃、自嘲之意,但細細品來,這就是生活。論廚藝,自是不能與高手相提並論,但於我,已是質般的飛躍。知道我成了地地道道的“煮婦”,閨蜜笑看我們的身材,說是浪費了時間和糧食。當然,玩笑話,當真不得。我隻知,她亦如此!

轉眼,人生,50+。近來借著寫作之需,翻閱微信曆史記錄,好一個廚藝長成記,於是便饒有興致地開始歸納整理,開啟我幸福快樂的【廚房拾光】。感謝自己,素有拍照和文字記錄生活的習慣。

今日早餐:自製醬牛肉、自製果醬、自製粗糧堅果饅頭、炸花生米、蒸雞蛋羹、西蘭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桔子熟了 回複 悄悄話 感謝。願生活簡單而美好~
一個沒有驚豔的老樹 回複 悄悄話 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