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一張畢業照帶來的回憶 (修定稿) 1977年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是我共和國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大學招生。七七年——是“四人幫”垮台、文革結束的第二年,經過中央45天教委馬拉鬆會議,終
正文

劉寶老師 ————我的 班主任 ( 1 ) 作者 金 弢

(2019-04-07 09:45:19) 下一個

劉寶老師 ————我的 班主任 ( 1 )    作者        金 弢

女生見了他都叫他劉老師,男生見了他都叫他 “劉寶”。

劉寶老師是建子開始上高二的英語老師,也是建子的班主任。之前也許因為沒注意,在校園裏好象從沒見過,隻是聽年級裏的老師提到過,同學間也有人私下議論過,說他是外語學校的 “三駕馬車”之一,是學校裏的英語權威。其他兩個老師建子認得,一位叫毛老師,其夫人傳說是個歸國華僑,還有一位朱老師,愛人是建子初中的班主任,就是這位劉寶老師,隻聞其名,素未謀麵。

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劉寶老師就來了,他身量不高、寬肩膀,體態略顯豐盈,或者可以說是壯實。比較引人矚目的是他圓臉少發。劉寶老師先作了簡單的開場白和自我介紹,說話中攙和著幾句英語,雖然不多,但聽得出標準的發音,還帶有外國腔。劉寶老師給學生一種親切隨和的印象。

劉寶老師還給學生上體育課,高中時的體育課男女生一起上,他站在全班前麵,前兩排是男生,女生在後麵。他總顯得有點不自在,目光和注意力隻放在男生身上,帶操時隻糾正男生的動作,很少往後麵的女生隊裏看,似乎眼裏沒有女生的存在,象是光在給男同學上課。學生們當時誰也不會想到,他曾在男女事兒上栽過大跟鬥。

到了休息時,他從領操台上下來,走進男生群裏,很快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跟男生一起嘻嘻哈哈,亂開玩笑,推來攘去,活象個愛玩鬧的大孩子,讓大家一下子不再拘謹。很快,男生跟他混得很熟,背地裏開著玩笑說他真是個寶貝,開始是背地裏,後來幹脆當麵也不再叫他劉老師,打打鬧鬧地管他叫他 “劉寶”,想以此表示對他的親近和信任。劉寶老師不但不生氣,反倒更加樂嗬嗬的,笑著衝過來給你 “報以老拳”。他總是這麽開心,老說,人得想得開,想不開就是跟自己過不去,就是對不住自己,大家都不明白他為什麽重複說。據說 “劉寶” 這一雅號他在大學時就有人這麽叫他。

劉寶老師英語水平一流,頭一堂課就看出來了。他同其他老師不一樣,他直接用英語講課,這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極為鮮見且難能可貴的,這需要超常的外語水平,口語特別好的老師才做得到。建子是英語課代表,任務是幫助老師收發作業本,偶爾幫助布置作業,對劉寶老師的英語口語他一開始就被折服得五體投地。老師的英語發音不但標準,語調也很動聽,不往他那裏看,會有一種錯覺,就象在聽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英語教學節目。

建子從第一堂課起已經從心底裏喜歡上了這位老師,不僅佩服他的英語水平,尤其是他的隨和以及對同學們的友好。外語學校的學生一般住校,遇上用功的學生午飯後不會馬上回宿舍休息,會進教室或找的僻靜的地方去自學一段。有一回中午,建子躲進了健身房去背英語單詞,劉寶正好路過健身房想順便進去查看一下運動器械看到了建子,就大著嗓門遠遠地高聲開玩笑:哈哈,反正腦袋已經削尖了,就使勁兒地鑽吧。他就這樣平易近人、用幽默的口氣開著玩笑鼓勵自己的學生。

一天中午,建子從食堂出來,照例沒有直接去宿舍,他來到教室,想繼續閱讀狄更斯《霧都孤兒》的英文簡易本,書中主人公艱苦的童年生活跟自己有著那麽多的相似之處,生動的情節讓他難以釋懷。這天中午劉寶老師也在辦公室加班備課,為借用一下詞典,他來到教室看到建子獨自一人在看書,很愛惜地輕輕走到建子身邊,把手搭在建子肩上,笑眯眯輕聲地說:又在鑽了,在看什麽呀?……... 啊名著,是世界名著。說話間劉寶接過建子手裏的書,目光卻觸碰到了建子擱在課桌上的那串鑰匙鏈子,穿在鑰匙鏈裏的有一匹用電割線切割出來的不鏽鋼飛馬,造型優美,形象栩栩如生,讓劉寶老師喜歡得愛不釋手。這是姐姐送給建子的禮物,姐姐還是進廠不到兩年的學徒,被分在機修車間。建子崇拜劉寶,看他這麽喜歡這匹飛馬,便言出由衷地說:你喜歡就送給你,這是我姐姐做的。“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的!”  他手裏卻一直不停地擺弄欣賞著那匹飛馬,目不轉睛,讚不絕口。“真的,我說的是真的,你那麽喜歡就送給你,我讓姐姐再做一個”。劉寶憨憨地笑,收下了。道完謝回辦公室去了。沒想到這匹飛馬今天決定了他倆日後出乎尋常的友誼和關係。

劉寶回到辦公室,覺得就這麽拿了學生的東西心裏不踏實,繼而又折回教室對建子說:“你這麽喜歡讀書,我想送你幾本英語小說,今晚吃了飯你去我哪兒,我等你 ”。建子聽了異常興奮,想老師邀請他上自己的家,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他很是受寵若驚。

晚飯後建子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劉寶的住處。讓建子意外的是劉寶老師住的是單人宿舍。他把建子領到書架前,建子有生以來是第一次一下子看到這麽多書,而且還都是英語書。文革開始之前雖然有圖書館,但建子還小,才讀小學四年級,他沒去過圖書館,後來長大了,文革也開始了,不久就是 “破四舊,立四新” 的運動,除了那麽幾種書外,能見到的書都被燒掉毀掉了,連圖書館也被搗毀了,被封掉了,建子再也沒見過圖書館,今天對他來說是一次新的人生經曆。

劉寶一本又一本地介紹著那些小說,厚厚的,都是原版,建子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還很有限不敢要。劉寶這時手裏拿著一套四本的英語基礎讀物對建子說:這是倫敦出版的一套英語基礎教材《Essential English》,編的非常精美、有趣生動,對學習很有吸引力,把英國人的詼諧與幽默都編進去了。這套教材的特點是用的都是很簡單的詞匯,但能表達很深的意思,讀起來不難,誰都能看懂,但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就做不到。有人說,誰要能把這套叢書讀通背熟,英語就過關了,就象讀透了我們的 《古文觀止》一樣。建子看看老師,說:我還是要這個吧,先把英語基礎學好了,也對得起老師的厚望,原著以後再讀,說話間已急不可待地抽出一本,貪婪地翻閱起來。

書中夾著一張照片,這也許是劉寶老師的疏忽,一張姑娘的照片。“這是誰啊?那麽漂亮,” 建子問。一定是匆忙,也許是即興,借書時劉寶老師竟然忘了把書先翻檢一遍,這可是一幅他這些年來一直東掩西藏的照片。“ 她是小莉老師 ”,劉寶老師神色頓時黯然,心靈深處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死死揪住他:

一九六六年偉大領袖一張大字報,轟轟烈烈、史無前例、席卷神州大地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全國熊熊燃燒,劉寶老師和小莉老師跟廣大革命群眾、熱血知識分子一樣,全心全意忘我地投入了這場政治運動,他們起早貪黑、廢寢忘食,不計個人得失,把革命工作放在首位,把家人親情都置於了腦後。

大學期間,劉寶一直品學兼優,又紅又專,是外語係出了名的樣板,人還沒畢業,大學領導早已內定他去外語學校當主力教員,是未來的領導和接班人。劉寶後來的妻子是他不同班但同年級的同學,劉寶不僅是她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她熱烈追求的偶像。大學期間他倆確定了關係,一畢業便結了婚。六十年代大學生畢業分配是不照顧戀愛關係的,隻有各自分配了以後將來再慢慢想辦法調到一起。建子後來下鄉插隊時認識的一對英語老師,他們是上海外語學院 65 屆畢業生,學的是西班牙語專業,為了愛情,堅持要求分配在一起,結果被分去了山溝裏一個鎮中學當英語老師,四年大學專業學非所用,另起爐灶,半大不小地從頭開始學英語。劉寶舍不得那麽好的工作,也是為了服從黨的分配,服從領導的決定,過起了兩地分居的夫妻生活。妻子是被分配去了西安外語學校。

文革開始後劉寶和小莉老師在一個戰鬥隊,他們同是革命的造反派。小莉老師生得年輕俏麗,已是有夫之婦,丈夫是軍隊的團級幹部。三年前劉寶還讀大四時,小莉老師讀完中專已被分到了外語學校。那麽漂亮的單身女教師,就是自己不著急,旁人也不會讓她閑著。那時,學校對門是第五野戰軍十二師,熱心的媒人把小莉老師介紹給了對門的一個團長,據說這最初是軍隊領導的意思,為了穩定軍心,安居樂業,早早成個家。學校領導向小莉老師介紹對象的情況時,還強調了這是一項政治任務,說是區教育局交代下來的。兩人見過兩次麵,便領了證,聽說除了雙方分了喜糖連酒都沒有辦,這是革命性的婚禮,是無產階級的本色,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尚。沒想到命運捉弄人,新婚還沒有兩個月,軍隊下了調令,十二師開拔鄭州,小莉老師舍不得山青水秀的江南天堂,放不下自己心儀的工作,沒有馬上隨丈夫調離,一對新人勞燕分飛,不得不又重新開始恪守各自的單身爐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