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一張畢業照帶來的回憶 (修定稿) 1977年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是我共和國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大學招生。七七年——是“四人幫”垮台、文革結束的第二年,經過中央45天教委馬拉鬆會議,終
正文

金弢———春吃薺菜

(2019-04-11 10:36:38) 下一個
金弢———春吃薺菜
 
 
                          春吃薺菜
 
 
春遊來到了郊外無意中發現了薺菜。看見了薺菜,不免想起了年輕時侯的知青生活。中國農民當年過的日子真叫一個苦啊!如果沒去下鄉鍛煉過,哪來這種體會?什麽叫 “青黃不接”,過去聽人說過,書本裏讀過,直到有了親身體驗,才懂得了這句成語的真實含義。
 
漫長的冬天,大地不施恩惠,農民靠一年的熬熬省省,把全部的積存都拿出來過冬。陰曆新年是個消費的高潮,享用完了積蓄中最優美的食品,節後一開春便又是年複一年的艱難日子。六十年代的三年饑荒被我們趕上了,五、六歲的孩子已有了記憶,那種苦是苦得老百姓連飯都沒的吃,我的出生地在杭嘉湖平原,算是全國有名的魚米之鄉,但是在我讀小學時,頓頓白米飯是吃不上了。那時,一斤糧票可以買四斤六穀粉,北京人叫棒子麵;可以買七斤番薯。家裏孩子多,又都到了 “孩子上腰, 吃飯求饒” 的年紀,白米飯不夠吃,就拿雜糧充數。解決吃不飽的另一個辦法,就是拿胡蘿卜切成丁煮在飯裏一起吃。這種寡性很大的蔬菜,在那種缺油水的年代,吃久了真是會刮薄了腸子,打開飯鍋蓋聞得讓人惡心。
 
我們屬江南,有氣候地裏的優勢,農產品還算充足,但就是沒肉吃,匱缺蛋白質營養,差不多一個月才能吃上一回肉。每次到了買肉的那天,家裏的氣氛就特別好,想到晚飯有肉吃了,孩子們個個都歡天喜地的。我家五個孩子,當時還不算多子女家庭,還有七個、八個的,加上祖輩,八張嘴吃飯,光靠父親一人掙錢,日子過得很緊。後來文革結束讀到文章,才知道全國還有更苦的地方,在西部、西北地區,連樹皮草根都吃盡了,還聽說有人吃觀音土的,把人都吃死了。
 
正是長身體的年紀,沒肉吃,總覺得一天到晚饑腸轆轆的。身上沒有熱量,衣服又單薄,天氣一冷,日日饑寒交迫。但不管怎麽說,再苦再窮,一天一毛錢買一籃子青菜全家吃一天的生活標準還是有保障的,沒想到的是插隊到了農村,日子還要苦,到了青黃不接時,該是人吃的菜都沒有了,以前在城裏總覺得苦而老吃的青菜,現在到了農村連影子都見不著了。但人總得活下去,農民的自留地裏一無所有,於是他們就瞄準了本不該人吃的野菜。
 
我家的房東大媽一般不出工幹活,因房東大伯在城裏工作發工資,在村裏算生活條件優越的。她在家操持家務,養幾口豬,有較多的時間能把家裏的夥食搞得好一點,尤其是家裏有個知青,每月拿國家補貼的 10 元知青夥食費,生怕村裏鄰居說閑話,所以總是設法把夥食搞得像樣一些。然而,遇上了青黃不接,農民家家都吃野菜;大媽也不例外,但她有了時間,就可以去采擷上等而難得采到的野菜。
 
薺菜便是大家特別喜愛、吃得順口的野菜,與之可以相媲美的就是馬蘭頭。這兩種菜在德國超市裏都有的賣。薺菜名下的其中一種就是常人所說的 “Rucola”,她是薺菜的變異。其實薺菜品種很多,在這一大科類的名目下,有各式各樣、形狀相似的野菜,我們那地方統稱 “薺菜”,同時世界各國、國內各地都有不同的稱謂叫法雖不一,但同是一類的草本。尤其今天成了人工培植,名目變化就更大了,當時就我們那個村就有 “肉薺菜”和 “草薺菜”之分,林中窪地 “肉薺菜”見多,田埂地頭一般長 “草薺菜”,筆者在圖片裏展示的即是 “肉薺菜,生長時呈豎立狀,食用時有肉感,更入味,為難得珍品。在德國,所見到更多的是趴地的“草薺菜”。不像蒲公英 (Löwenzahn)開黃花,薺菜開的是白花; 馬蘭頭即是他們的 “Feldsalat”。所不同的是,超市裏的因人工養植,質地單薄,水分多 ,雖口感細嫩,但營養成分有限,比起野生的大為失色。店裏的這類色拉,隻能涼拌,如若按中國式的焯炒製作,水一出,那將所剩無幾。筆者有過體驗。
 
而野生薺菜,不但質地渾厚,營養成分敦實,而是天然食材,絕對的綠色產品。隻要遠離機動車道的曠野,保質保健保天然就盡如人意。
 
野生的薺菜如果拿來涼拌,首先纖維太粗,並不適合中國人的腸胃,而且味道無法滿足我們的要求,加之生吃食量有限,如此,我們的營養獲取就會打折扣。我們可以采用熱吃的方法:采到薺菜後,若有幸采集了大數量的最理想,因為這種野性超大的植物,如野韭菜,其生命力極強,很能搶營養,要麽沒有,要有就是長一片。正是因為生命力強會搶營養,所以這種野菜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極有益處,尤其在經濟發達的現在和對高熱量飲食過度的群族,更是求之不得的理想食品。
 
薺菜形屬十字花科,為草本植物,年年生衰。別名護生草、地米菜、花紫菜等,有些地方稱香薺,北方謂之白花黑心菜,有些省份叫地菜,是人們食之不厭的野菜。因為此種野生植物瀉勁大、寡性強,在落後貧困、營養短缺的年代,農民或郊區市民挖來隻為添肚充饑,而到了今日富人營養過剩,“三高” 肆虐,卻成了理想的保健食品。薺菜性寒,敗火功能突出;去膘減肥化肝火,瀉疾排毒潤心肺,久食避恙,對煙酒愛好者尤為首薦。此外對感冒發熱、目赤耳疼等症,尤其是治腿部水腫,療效甚佳。

薺菜雖不起眼卻不能小覷,其曆史悠久,有來頭。據考證,薺菜始源歐州大陸 但日下已瘋衍全球,各地隨處可見。她除了營養豐富,因為她搶營養的能力獨占鼇頭,所以極具價值,食用時可因人而異,自擇烹飪方式。她不僅味道鮮美,雖是植物,食時卻有一種糯糯的肉感,在此薦舉兩種吃法:

六十年代家境貧寒,時而菜錢短缺,我兒時無聊,便隨大孩子去城郊摘野菜。馬蘭頭雖好吃,但不好吊,很難吊滿一籃子,焯水後又不出數,於是采薺菜比較理想。回家看大人怎麽弄來吃,尤其下鄉落戶大媽家,耳濡目染,對此烹飪法略知一二。先說炒來吃:采來薺菜後,趁落水前把菜清理幹淨,去盡雜葉,然後泡水兩小時,使泥土浸透,然後少批量漂洗數遍,再浸泡二十分鍾,幾度漂洗,直至盆地確信摸不到沙塵為止,然後撈起瀝幹;取一無油鋼鍋,水容量與自己兩天飲量相吻,分批焯水,不蓋鍋,將菜勻攪,鍋水微微起沸即起鍋以保色質,瀝水,下第二批;完畢,湯水留住,用作自己兩天的飲料,懼冷飲者,喝時微波爐打熱,此湯水為清肺、祛濕、去火、護肝佳品。等菜冷卻後,用力捏幹,濃汁留回湯水。

將菜細切,橫豎刀。粗到入味,細到不爛。有香幹最理想,若無,取林豆腐一塊,切成細丁,大小如筷頭一般,浸冷水半小時,瀝幹,灑入些許食鹽醃製一刻鍾。一立升素油,油可重用,油燒熱,置入豆腐丁,沸炸至焦黃起鍋;繼續用此熱鍋,油量酌情,燒燙,先下些蒜碎,微煸,下菜,下豆腐,拌炒十幾分鍾至炒透,置鹽、胡椒粉、辣隨口味,起鍋,小許香菜蓋麵。健康又好吃。薺菜中的極品——紅嘴綠鸚哥(如圖)。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遊迷了路,在天目山裏沒飯吃——乾隆吃菠菜,其實吃的是薺菜。

二是涼拌: 不下油鍋,直接涼拌,適當色拉油、鹽、些許Maggi、胡椒粉、麻油,辣隨口味,香菜蓋頂。

生命的輪回: 

過去窮,沒錢買菜,拿野菜充饑;後來有錢了,忘掉了野菜,喝酒吃肉;後來更有錢了,為保養身體,又想起了野菜,巨富出高價吃野菜席;

過去窮,沒錢好吃好喝的,造成營養不良;後來有錢了,補油水,大吃猛喝吃壞了身體;再後來聽說了 “健康” 二字,為了養生長壽而控製飲食又導致大批城裏老人的營養不良;

嬰兒生下來不會走,在地上爬;後來會走了,站直了身子生活了幾十年後又彎了身子,往下彎,彎到後來入了土。

一:如果有誰采到了大批野菜,可以一次焯水加工出來,把不能吃完的部分冰凍起來,以後需要烹製時,放在冰箱冷藏處讓其自然化凍, 不失營養,口感如初。 

2019年4月11日德國慕尼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驚濤駭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生活著' 的評論 : 拜讀了你優美的文字!很讚!
驚濤駭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這麽說真是不合理,當時的政策這麽製定不知有什麽道理和依據。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北糧南運,北大荒的小麥大豆進關,可供應全國的城鎮人口的商品糧。可東北城市隻吃粗糧,陳糧。
說道煤,東北內蒙煤炭公司產量占全國產量的40%以上,比山西煤產量高得多。撫順是煤都,大同不是。撫順,阜新,北票,南票,鶴崗,雙鴨山,雞西等都是煤礦城市。
遼寧大連水產公司是全國最大的,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遠洋漁船公司,到非洲象牙海岸打魚,魚產品全國分配,大連隻能吃小雜魚。
驚濤駭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老生常談”: “老生”兄,不好意思,點錯了地方,不小心把你的評論給刪了,非常抱歉!
驚濤駭浪 回複 悄悄話 “老生”兄言之極是! 當年盡管有 “南糧北調”、“北煤南運” 的國策,那怎麽也調不去東三省。南方盡管農副產品豐富,但當年冷藏和運輸均是一大問題。天一熱,鮮菜下來時,便宜得要命,大顆肥碩的油菜2分錢、1分錢一斤,到後來白拿都沒人要。也是因為沒有冷藏設備,本地儲存也是一個問題,到了冬天,江南人自己吃菜也成困難。而且也不允許有倒爺,否則,一個省一個省地連軸倒,或能解決部份問題。玉米粉江南人是從來不當主食的。糧店賣不出去所以處理銷售,現在卻又被視為健康養生珍品。祝你健康、快樂! 金弢
驚濤駭浪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生活著' 的評論 : 我們又在此相遇,感謝你的垂閱,感謝你發表評論!你說得沒錯,因為吃過苦,有親身的體驗,會沒齒難忘。吃苦的當時是不好受,但克服過來了,就成了人生的一種資本。有了這一墊底,往後的生活,人會堅強得多! 祝好! 金弢
我生活著 回複 悄悄話 所有的苦難都成了美好的回憶!因為中國人餓過肚子,所以對野果野菜情有獨鍾。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