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阿貴閃爍其詞意欲何為

(2019-03-26 20:06:46) 下一個
  阿貴閃爍其詞意欲何為
  “法治基金”到底是私募還是公募
  在海外華人看來,阿貴目前苦心運作法治基金,其民主法治牌已經被用濫,捎帶上打倒共產黨的私憤,究竟有多少可操作性不得而知,除了與幾個美國政客暗中私相授受、利益媾和、借此為自己獲取合法身份爭取空間以外,阿貴實在已騙不了多少人。靠騙術起家、靠造假發達,這位農民企業家數十年來忽悠的人數以千計,可以說,在行騙技術上,他已經日臻圓熟。郭的本領,在於在哪個山頭唱哪個歌,既然流亡到美國,那麽搞個“法治基金”,保全自己行騙財產與不法資本,也是情有可原。那麽,他口中所言的這個“法治基金”,到時是私募還是公募呢,基金日常運作到底是否公開透明呢,為什麽談及這個基金項目的捐贈渠道、資金流向、項目監管等等問題時,阿貴總是含糊其辭、閃爍避言呢,恐怕他自己早已擬好話術——一切都由我的律師團隊負責!現在有些事情不方便公開!細節上有些機密現在還不能說!戰友們一切都剛剛開始……有網友打趣說,阿貴作假一旦認真起來,真是連自己都能騙過,對於他而言,一切新騙術都剛剛開始,造假他永遠在路上。
  技術層麵看來,阿貴目前尚未公布有關“法治基金”的核心文件——因為是“機密”。背後有沒有CIA、FBI的陰影目前不得而知,或者幹脆幾方早已派員參與到律師團隊研究製定“法治基金”的可操作性,亦或律師團隊全部是阿貴花錢請來的雇傭軍。但顯而易見的是,目前阿貴口中所稱的這個“法治基金”,從招募到監管,已有非常明顯的自相矛盾問題。
  有網民指出,基於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區別,主要有三點可以認定——首先,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通過公開方式募集,而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的主要區別。如在美國,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是在公開媒體上大做廣告以招徠客戶,而對衝基金證券法規定它在吸引客戶時不得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其參加者主要是通過所謂依據在上流社會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認識某個對衝基金的管理者的形式。其次,募集對象不同。公募基金麵向不確定的廣大的公眾;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最後,信息披露要求不同。一般說來,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則低得多。
  從這三點不難發現,阿貴對這個他寄予厚望的“法治基金”其實也隻能含糊其辭,原因有三——一是怕落實公募,因為怕信息披露;二是怕落實私募,因為怕法律約束(郭利用推特打廣告已經違反);三是公募私募都怕落實,因為怕監管,怕顯現政治底色。
  公開資料表明,郭在直播中出示的那張收款人單據和“法治基金”沒一毛錢關係,而且時間是去年10月的,郭的“法治基金”是11月20日宣布由他個人投入一億美元,怎麽紐約發布會一個月前就有人提前捐贈了10個億呢,郭行騙現在竟然連謊都懶得圓也確實走遠了。網友們笑稱,郭所謂的“法治基金”不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庫。阿貴招募基金時慣用套話翻譯過來的潛台詞就是:錢是我的錢,你想要錢隻能我給你,我不給你你不能搶,你搶就是造反,就是別有用心。嗬嗬,公道自在人心,阿貴一番胡言亂語就能扭轉他是騙子的事實?恐怕未必。
  種種跡象看來,郭目前在美的資產情況估計已呈危急態勢,應該可以推斷他有很大部分資金處於被凍結或是監管狀態,郭急於轉移部分資金進入這個“法治基金”,其真實的目的,恐怕還是為自己的財產加個保險套,隻是這個保險套到底管不管用,會不會破掉,阿貴心裏沒底,隻有忽悠馬以看客入套,畢竟這個是他僅剩的籌碼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