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植九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
正文

“印太戰略” 蔡英文之救命稻草

(2019-03-22 08:16:18) 下一個

      3月20日蔡英文在《Facebook》發文,文章除提及自己將於次日出訪太平洋邦交國,還歸納三點成果。第一條就是“台美共同成立‘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機製’,美國在台協會(AIT)首次和台灣外交部共同舉行記者會宣布。”文尾還總結稱“台灣正式成為‘印太地區中最重要的民主夥伴之一’”。 

一、“印太戰略”台灣地位單一

台灣現有政治地位決定,在“印太戰略”中隻能是小夥伴,而非挑大梁。但台灣地理又決定,其在“印太戰略”中具不可替代性。

台灣地處大陸東側,將中國大陸海岸線一分為二,對整個中國南下或北上航線形成節製,台灣海峽處於台灣軍力有效控製範圍內。如果大陸海軍或航運船隻想擺脫這種困境,除非占領台灣,否則隻能繞道台灣以東洋麵後進入大陸港口。

如果“印太戰略”以遏製中國為主要目的,那麽台灣位置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軍事上對大陸的掣肘,該位置能夠分割大陸海軍三大艦隊,扼守解放軍海軍前出太平洋的航道。經濟上台灣可騷擾海峽內航行的商業船隻,遲滯大陸經濟發展,但大陸使用陸路(鐵路)運輸,直接破解台灣的阻撓。 所以,台灣除了對大陸軍事作用突出外,基本身無長物。

二、修正“新南向” 積極融入“印太戰略”

台灣為降低否認“九二共識”所帶來的的影響,積極融入以美國為主導的“印太戰略”。蔡英文執掌期間,製定了“新南向計劃”,該計劃是蔡英文競選以來,大力宣導、積極推進的規劃、戰略。以經濟援助為手段,建立不依賴大陸市場的台灣“新經濟模式”。同時蔡英文政府為配合“印太戰略”還對“新南向計劃”進行修正,以此更符合“印太戰略”的標準。

軍事上蔡英文在執政之初就強調“自主國防”,對內宣布“國艦國造”,對外向美方開出軍購清單,包括海軍用MK-41型垂直發射係統,陸軍用M1A2型數字化主戰坦克,空軍用第四代F-35隱形戰鬥機等等。

這些軍火大單在增強台軍實力外,也給蔡英文贏得了美國軍工集團的好口碑。

三、搶占製高點 勝選2020

2020年是台灣大選年,原台灣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近期表示將參加明年總統大選。蔡英文最大對手非國民黨,而是黨內大佬。蔡英文現在人氣新低,綠營城市高雄在中期選舉中丟失,民進黨上下對其頗為不滿。此次,賴清德參選,對蔡英文是一大挫折,但對民進黨來講卻未必不是最佳選擇。賴清德極善搞街頭政治,民運選舉,且為人圓滑,背景複雜。

蔡英文雖然民調較低,但身為台灣總統,手中資源比台下各參選人要豐富許多。出訪太平洋邦交國和盡快融入以美國為主導的“印太戰略”是其發起連任衝擊的第一步棋。在台灣選舉中,參選人對大陸的態度和美國對參選人的態度具有決定性作用。如果台灣在“印太戰略”中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或在阻礙大陸發展中起作用),那麽蔡英文勢必在美國方麵有所加分,如果在2020年大選之前做出看得見的成績,那麽美國方麵肯定支持辦事堅決且放心的蔡英文,而不會涉險扶持其他候選人,進行不必要的嚐試。

台灣屬於美國“印太戰略”中的一張“好牌”,蔡英文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在融入“印太戰略”中不惜餘力,以求挾洋自重,抬高身價。

至於加入“印太戰略”對台灣是好是壞,在所不問,畢竟2020就在眼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